《窦娥冤》悲剧价值新论

2021-11-27 11:02陈冬梅
魅力中国 2021年31期
关键词:窦娥冤窦娥张氏

陈冬梅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悲剧为我们提供了社会规范内化为情感结构的样本,因此把具有悲剧性的成分移植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以文字和舞台演出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吸引尽可能多的受众,悲剧通过内蕴的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相应的生活实践智慧,并使之内化为人们的情感结构和价值标准,规范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选择和价值评判。《窦娥冤》就是这样一部受到人们极大喜爱、影响深远的悲剧作品。

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之中,其相应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亦会产生差异,将社会地位、性格特征、利益诉求不同的人置于相同境遇之下,则因价值标准不同、所欲所求不同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展示社会和人性的复杂,而悲剧则是矛盾冲突的产物,它给我们提供一个了解社会和人性复杂性的绝佳样本。

纵观《窦娥冤》全剧,贞节和孝道既是窦娥生活的准则,也是她抵御辱的武器,最终也是造成她悲剧的原因之一。因为夫亡守贞和持守孝道是当时社会价值体系公认的“美德”,践行者可以被称为“好女人”,然而这样的“好女人”,为了践行“美德”则需牺牲个人生活的幸福。从窦娥出场唱词中的“问那黄昏白昼”、“忘餐废寝几时休”、“催人泪”、“断人肠”、“急煎煎”、“闷沉沉”等词句,可以明显见出她内心的痛苦;而唱词“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撇的俺婆妇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揪?”又透露出窦娥内心的无法排解的寂寞和无人理解的委屈,所以她自叹“你这命好苦也啊”、“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然而她将不幸归为“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前世的功德不够,因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对她而言,生活的意义已不在今生而在来世,为了来世生活得好,她得完成今世的修行,而修行途径则是奉行孝道,正如她说“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虽然守贞的生活并没有让窦娥内心感到幸福,但她却要克服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将守贞和敬孝当作修行,并绝对化守贞的意义,由此使其成为礼教的代言人,自觉地与人之常情疏离。窦娥到蔡婆婆家十三年,丈夫亡故之后,作为儿媳她谨遵孝道,当婆婆讨债未归,她有牵挂有担心,婆婆回家里来情绪不对,她也有表现出很关心,由当婆婆生病卧床,即便心中对婆婆招赘一事十分不满,她依然做羊肉汤让婆婆吃;在公堂之上,她怕年迈的婆婆受刑,才屈招药死了张父;赴刑场的路上,怕婆婆看见心里难受,她要求绕道走;最后鬼魂告状,冤屈得伸后,她又让父亲安顿好婆婆,这一系列的行为均与孝道相合。假如能够继续波平浪静的生活,窦娥在日常生活中则会成为人们眼里持孝道、守贞节的典范。可是生活突然打破既定的方向,违背了其所秉持的生活信念,如当蔡婆因向赛卢医讨债不得又差点遭他毒手,被张驴儿父子所救,不得已,答应了张驴儿父子招夫的要求,回到家里来,向窦娥述说了自己的危险遭遇和无奈之下所做出了招夫的决定时,窦娥的反应相当激烈,她不是安慰、劝解正处在烦恼和惊恐中的婆婆,共同想办法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是指责她招夫,忽略这是情急之下老迈之人为保性命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表现出的人性冷漠也令人惊异。如果窦娥具有生活的智慧和实践的理性,她应该先安慰蔡婆,再从长计议。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为了守贞而代表男人行使指责权利的烈女。

在此,此时守贞和敬孝的目的已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赢得“荣誉”,当为了荣誉可以舍弃生命时,“荣誉”则被抬升到了“义”的位置,舍生而取“义”便是理所当然。这时窦娥的行为并不是受到个人之爱的驱使,而是受到了遵守礼教信念的驱使,即为了持守贞节和遵循孝道,她必须承受情感的空虚和孤寂。窦娥将贞节和孝道的理念变成现实生活中完全践行的信念,因此她甘愿承受精神上的苦以赢得荣耀的声名。可见,窦娥将守贞的意义简单化了,女性守贞本身是为了守住丈夫留下的财产,以赡养孩子孝敬老人,然而窦娥却自觉地按照男性的标准将守贞“荣誉”化了,在她眼里守住贞节比生命重要,街坊的看法比生命重要。年迈的蔡婆招赘一事,严重侵犯了她的“荣誉”和财产,与她的生活信念违和,她本能地以加以抵制,潜在的矛盾冲突必然会在她和蔡婆两个相依为命的人之间瞬间爆发。孝道和守贞在悄悄在她心里排了序,对婆婆的不遵从和语言责难意味着不孝,当两者有冲突时,守贞优先孝道,因此为了持守贞节,可以违背孝道,这样窦娥的行为可以在其思想上得到解释。她不仅自己坚持践行贞节和孝道,而且将之视为女性应该遵循的社会准则和价值标准,并套用在蔡婆招夫的行为上,对之加以道德评判和谴责,此时的窦娥已经不是那种日常意义上的、具有的常情的人,而成为一个将社会规范内化为情感结构的道德裁判。如此以来,既导致她的自我矛盾和冲突,也导致了一种奇特的与其他人的冷漠关系,从而表现出实践理性即生活智慧的缺乏,将自身置于亲情疏离的困境之中。

二、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同一个命题涉及的施受方不同,民间逻辑常识提供的可参考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也不同,如果理解错位,在处置问题时颠倒了主体和对象,则会各种矛盾冲突、使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而困境中的行为选择则映衬出不同的社会阶层、生活境遇的人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由此产生矛盾冲突,张显人性的复杂。《窦娥冤》则通过窦娥和张驴儿对看似正确的社会规范的理解错位,产生矛盾冲突,展现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

在剧中,就“救命之恩如何回”这一命题的不同理解,窦娥和张驴儿站在各自的立场,互不相让,激化了矛盾、产生了冲突,与蔡婆未达成和解,无法认同自诩为“救命恩人”张驴儿父子,更无法答应他们入赘的强迫要求,使窦娥陷入到孤立无援困境之中。

张氏父子无意中救了蔡婆之后,逼迫蔡婆招夫,在他们看来这是合情合理的,他们认为“滴水之恩当涌泉之报”何况我与你是“救命之恩”?这个观点蔡婆虽然不情愿,应该也是认同的,所以她对于招夫一事虽属无奈,但也不反对。但窦娥坚决反对,甚至无视张氏父子对婆婆的“救命之恩”,将其内心深处的无法认同直接表现为态度上的不屑和语言上的暴力。窦娥的表现,在张驴儿看来这是违背常情的,俗语说“知恩不报非君子”,他认为我们是你婆婆的救命恩人,也就是你的恩人,你应该报答我们,而窦娥的做法却与张氏父子认同常情常理相违背,于是激起了她与张父子激烈的矛盾并产生强烈的对立。

先看她对蔡婆的指责:“我想这妇人每休信那男儿口,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窦娥使用“村老子”、“半死囚”的表述,说明她内心对张氏父子身份的强烈不认同,而这种的措词中又彰显着身份的优越感,或者对窦娥而言,张氏父子施恩图报非君子,而张驴儿父子确实不是君子,他们是社会底层的流民,内心极其自卑和敏感,窦娥的言行很容易一种精神暴力,使张驴儿情绪失控,反过来将窦娥施加给他的无形压力转化为对窦娥的有形的伤害,可是窦娥却浑然不觉此时也已经陷入到了生命堪忧的境地了。

窦娥之所以这样做,应该与实践理性不足,实践智慧的缺失有关。窦娥生活在放高利贷的家庭,尽管有精神上的苦闷,物质生活并不匮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有产者,他们认同并遵守窦娥秉持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但张氏父子是社会中一无所有的流民阶层,是曾被孟子描述为“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低层,居无定所,他们用一种无赖的生活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是社会的不稳定的因素,渴望有稳定的生活。现在他们是蔡婆的“救命恩人”,而蔡婆有钱又有恒产,眼见可通过正当理由得来的稳定生活,岂肯轻易放手?且张驴儿的性格正如他的姓名一样倔犟急躁燥、易怒,想法简单、做事不计后果。因此,窦娥的言行刺激张驴儿,使他表现出了流氓本性,他认为“我救了你老性命死里重生”,你就得“把肉身陪待”,可他基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想报”的价值标准所做的要求,却发生了理解上的错位,在这句话里,报恩是受恩者的自愿,而他们父子强迫蔡婆和窦娥报恩的行为和方式完全没有建立在受恩者自愿的基础上。

在两人的冲突中,我们也没有看到窦娥知恩图报的自觉,却见张氏父子施恩图报的强烈要求,而他们入赘的要求与窦娥守贞志向冲突了。此时的窦娥如果有应对他们的实践智慧,为了守贞节,可以不答应招赘,让张氏父子知道,她有知恩图报的态度,或许事情也有转机,因为我们从张驴儿的赌誓可以看出,他自己心里对招赘的事完全没有把握,也只是处于一种试探的阶段,目的就是想要有安定的生活。但她没有报恩的想法,她既不想招夫,也不想安顿张氏父子在家中,她认为这会使她的名节受污,她拒人千里之外刚直和决绝,是因为她相信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一种“永恒正义”—贞节和孝道。为了维护自己的“永恒正义”可以将抛却所有的情分,由此可看出这种贞节和孝道的理念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所以当对种理念固守时,张驴儿父子提出的入赘要求在她面前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可能,于是一个一心想把张氏父子赶走,一个无论如何不会走。窦娥和张驴儿均站在自己的立场将对施恩和知恩之人自律行为变成他律行为,成为一种按照自己的意愿必须要实施的社会规范,于是矛盾冲突则被激化。

与悲剧人物产生共情,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把我们潜在的价值判断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不知不觉地激发出来,感受与我们生存境遇相似的人物的悲惨命运,通过悲剧人物带给我们的惊恐体验,宣泄内心情绪,产生理性反思,逐渐形成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价值体系和情感结构,以保证社会机制的良性运行。人所处的特定境遇不同,人的内在情感结构和价值标准与社会规范存在偏差,面对人生困境时因各人秉持的价值体系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矛盾冲突,发生悲剧事件,关汉卿真不愧是一位高超的心理学家,他通过窦娥、蔡婆和张驴儿的言行,将其不同的价值标准、性格特征、心理变化过程清楚地展现出来,为进一步发生悲剧的冲突做好了铺垫。

三、王富仁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悲剧“通过反抗不道德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而表现出自己的悲剧精神”,悲剧主人公“渴望的是社会的公平”、要求“个人生活命运的平静”,他们的挣扎和反抗“关系到自己的命运或当下的事件”[1],因此,中国悲剧能够揭示出中国百姓内心最真切的渴求,反映出中国普通大众最真实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能引起更深刻的反思。

在《窦娥冤》中,窦娥完全回避张氏父子对婆婆的救命之恩,她为什么如此无视张氏父子对蔡婆有救命之恩这一情节?从当时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而言,一则可以避免守贞与孝道的矛盾,这样她对婆婆的指责甚至侮辱,成为由当时的社会规范所形成的道德律令对违背这一律令的行为的指责,即守贞节者对不守贞节者的指责,而不是媳妇对婆婆的指责,从而使得窦娥对婆婆的指责具有“正义性”和“合法性”;二则张驴儿父子的逼婚违背了窦娥心中的“永恒正义”,致使个人生活的平静的被打破,是无赖的行径。结合文化习俗,对窦娥的心理做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在她坚持的“永恒正义”的逻辑思维之下,也脱不了内心的自私,如她指责婆婆的招夫行为是“不知羞”,公公置就的家财,“教张驴儿情受”,此时,在窦娥情感结构所呈现出的社会规范则是“招接脚是伤风败俗的表现,更重要的使外人继承了自家的财产”,[2]基于对个人财产保护的心理,她刻意回避张驴儿父子对婆婆的救命之恩,则可以在钱财上不做任何考量,因此我们在同情窦娥冤的悲惨命运时,也要反思窦娥的做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无效性。窦娥表面上捍卫了她心里的“永恒正义”,拒绝招夫,拒绝施以钱财,不仅于张氏父子而言,是知恩不报的行为,大多数人也会持有同样的看法。如果窦娥被张驴儿所害,使人们不忍再直面窦娥本身所持有的社会规划和价值标准,接受窦娥把守贞当作“永恒正义”行为,并大加赞赏和宣扬,而回避揭示受害者的人格缺陷和行为过失,则会遮蔽观众的智慧,虽然能够达到复仇后的快感,却缺乏悲剧震撼之后的反思和进步。

《窦娥冤》这部悲情剧以窦娥的冤情平反昭血结束,属于“大团圆”结局,但是窦娥的悲惨命运依然给我们留下了反思苦难和悲情的内在原因,它让我们思索如何智慧地面对困境,既不是对困境的妥协,也不是飞蛾扑火似的奋不顾身,而是在斗争中做出最有利于生命本身的选择。悲剧以理性实践的方式教会人们反思自我,智慧地面对现实立身处事。一味地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社会和他人,将自己置于弱者的地位以博取同情,弱化自己的能力,减少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是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尤其对于身处困境的人,运用实践智慧,认清形势,通过个人努力提高和激发自救的能力和自救意识才是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过多地依赖心理会导致思维的惰性,产生意识麻痹,使我们缺乏面对现实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行事能力,不能智慧地处置周身事件,出现理想情境和实际状况的偏差。窦娥的处事方式和悲惨命运给我们提供了思考在坚持“永恒正义”的前提下,如何智慧地面对生活的范例。

关于《窦娥冤》研究成果众多,因应着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对其主题和人物形象分析也是多样的,如该剧“热情地歌颂被压迫人民的斗争”[3],“有力地击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4]、窦娥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形象[5]、“恪守自身信念,是窦娥悲剧的重要成因 ”[6]、“窦娥的行为模式在现实境遇下必然发生悲剧”[7]。这些结论大都是具体时代的社会规范在我们的情感结构内化程度的体现,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是无论身处在哪个时代,大多数人对窦娥所持的情感都是同情。

这正是悲剧想传达给我们的价值所在,因为在同情中我们认识到了社会规范内化的情感结构中而生成的人性之善。我们怜悯窦娥,因为选择守贞的生活事实上剥夺了使她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一切人际关系。通过对怜悯的回应,我们就可以靠自己明确地认识到我们对生活中重要事情的不言而喻的看法,认识到我们自己最深的承诺的脆弱性。[8]这种脆弱性通过自我愿望的破碎体现出来,让人认识到生活的残酷,珍惜生活的幸福。悲剧之所以引起人的怜悯和同情,在于其发生的偶然性,我们应该透过这些偶然事件,一方面让人认识到“缺乏自制的人因为欲望或愤怒的左右而对其稳定品格的背离”,慢慢学会理智的控制情绪,一方面学会找出避免悲剧发生的方法,及早预以防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窦娥的悲剧本质上是一部实践理性的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了正是那些貌似确定的无疑的真理共同促成了窦娥的悲剧命运。虽然窦娥根本没有错,但她突然身陷绝境,将人常态下所压抑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激发出来,通过有序的方式得以宣泄,使人的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得以缓和净化,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稳定的人格品性。悲剧的价值和意义由此体现出精神世界获得自由、净化而臻于澄澈,陶冶了人的情操,实现了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窦娥的悲惨命运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尽可能避免陷入这样的处境,回避这样的厄运,利用我们的实践智慧,仔细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承诺,尽量简化价值承诺,使自己不再纠缠于经常或者只是偶尔会引发冲突的那些承诺,使日常生活远离严肃的冲突。

因此,《窦娥冤》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认识实践智慧的转向:小心谨慎的智慧只能慢慢地学。它使我们能够改变对世界的看法,放弃貌似确定无疑的真理,去掌握一种能够提供自我确证能力的生存智慧,让我们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
窦娥冤窦娥张氏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窦娥冤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谁杀死了窦娥
“妻管严”沈括
绸缎庄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