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三孩了吗?

2021-11-27 20:59小舟
风采童装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育政策妈妈

小舟

三孩时代来了

我们先来捋捋新生育政策的时间线,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7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开放三孩,经过十几年循序渐进的调整,生育孩子的权利正逐步回归家庭。据统计,近年来,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9,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面对老龄化或为全球性人口发展的大趋势,也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对于持续低迷的人口出生率,辽宁、湖北、新疆等地先后出台了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包括延长产假时间、提高生育补助等“真金白银”的政策相继实施。

然而,“骨感”的现实生活让人们对生孩子这件事儿不得不思考再三……

生与不生选择而已

对三孩的态度,很多人认为这是为有钱人准备的政策,作为普通“七零”“八零”“九零”“零零”后们飘过就好,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和态度,这里显然都明示着他们的成长背景,无论他们吐槽还是排斥或是叫好,这都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产物。网络上,一组表情包时常被朋友圈讨论三孩儿的朋友们拿来相互调侃:

但是,三孩的现实真的会让你如此不堪吗?作为“70后”代表,真的很怀念小时候兄弟姐妹间的嬉笑打闹,有哥哥保护时的傲视群雄:而孤单的“80后”们,他们孤单的童年里往往挥之不去一个人在家时的寂寞与困惑:到了“90后”和“00后”,或许有电子产品的陪伴可以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称王称霸,却早已忘记了亲情的可贵,在他们眼里,二姨、小叔、大伯都是奇怪的名词。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倒退和悲哀。

那么,到底要不要为家里迎来三孩儿?有的人就算只带一个娃照样焦头烂额,蓬头垢面焦躁地怀疑人生:有的人一拖俩或仨的时候,也没耽误臭美、泡咖啡馆整点生活小矫情。仔细想想或许无论生二孩还是三孩,大多存在于教育成本高昂、教育内卷严重的一、二线城市。“鸡娃”教育造就了无数的“虎妈”和“狼爸”,这种焦虑正在成为社会现象影响我国的教育系统。

对于如伺鼓励三孩,政策上可谓释放出了满满诚意。一是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存在几十年的“超生罚款”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二是积极推出生育支持措施,这是立足于提升民众生育意愿,从政策开闸的“能生”向“愿生、敢生”的过渡。具体来看,包括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三是医疗领域,将作为医改样板的福建“三明医改”推向全国。

讨论政策似乎让随性的生活变得有点严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归根究底孩子生与不生只是个人选择的问题,任伺选择不就是让生活变得更好、更有希望,没有那么复杂。

为了你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宝妈:樱子

年龄:33岁

当全网都被“国家开放三孩”政策霸屏的时候,我的手机也被这个消息侵占了。朋友们纷纷发来祝贺:“恭喜樱予,提前完成了国家任务!”

不曾想过有一天,我真的成为一个三个孩子的妈。当我每天晚上下班回来左手抱着姐姐,右手抱着妹妹,身后还有哥哥拉着我衣角在家里跟孩子们疯闹的时候,早己忘记20岁那年想要独行天下的豪言壮语。

2016年11月5日,Cheng哥不紧不慢地出生了,看到他的第一眼我就和护士说:“真好,像他爸白一些,不像我这么黑。”那个时候我还在庆幸,真好啊,第一胎就生了个儿子,以后有了妹妹一定是家里的超级宝贝。

没想到我们的二胎不仅是女孩,还是买一送一的“双胞胎”。当时知道是双胞胎的时候,我和爸爸是懵的,虽然紧张却也在窃喜,幸亏是女孩,如果家中三个男孩怕是我要立刻崩溃。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她们选择了我们做爸爸妈妈,选择了我们这个家庭,我们就必须要负起责任,担得起这份美好。

妹妹们出生的时候,恰逢武汉疫情爆发最初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早产近两个月的妹妹們在住院保温箱观察的40几天里,我们不得有任何探视,也更没有任何渠道观察她们的状况,只能期盼每日和医生的电话询问。熬过了医院的等待期,又迎来了她们的初长期。早产低重儿的带法不同于常规宝宝,要使用早产儿奶瓶喂养早产儿专用奶粉,如果是母乳又必须加入母乳强化剂,人手不够育儿师和表姐均来凑,那是一段相当难熬的时期。所幸,我们挺过去了,终于迎来妹妹们会爬、会走路,然后满屋跑。又过了几个月,瞧,她们马上2岁了!

虽然在三个娃娃同时成长的日子里。个中酸楚只有我和爸爸以及帮我带娃娃们的外公外婆最清楚,但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带给我们的快乐更多,他们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具目标。

为了孩子们,我和爸爸没有一天不在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年年初,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又洋洋洒洒的举家从北方搬迁至南方,周围亲人朋友无不佩服我们的勇气和果断。我们在新城市新生活中有了新的朋友。最喜欢别人对我说:天呐,你的样子一点都不像三个孩子的妈妈,好年轻啊!每每这时,我都是假意谦虚地讲:“哪有哪有,然后侧脸偷笑。”

现在的我们家每天晚上都充斥着哥哥和妹妹们的吵闹声音,但又谁会说这不是人间最温暖、最真实的烟火气呢?

做二宝妈足矣!

当妈妈五年了,而且是两个宝贝的妈妈。很多人都说当了妈妈以后就没有了自我,而我想说的是,这五年的生活我不想用累和辛苦形容,正是妈妈这个身份才成就了现在这个完整幸福的我。

当初,要二胎的动力,完全是在自己经历了人生的一些变故后决定的,在经历人生很多痛苦的时刻需要一个可以陪伴自己的人,这些时刻只能是跟自己有血缘的兄弟姐妹在一起。

如今,二宝已经一岁了,工作、带娃、健身、旅行、聚会,忙忙碌碌的生活已经活脱脱地把我训练成了一个时间管理大师,且享受其中。

自从三孩政策出来,很多朋友都会问我还要三孩吗?虽然嘴上立马拒绝,但这个问题却在心里还是认真地问了问自己:我爱孩子们,我喜欢当妈妈,感觉自己的爱没有边界,多一个孩子好像并不会分走对其他孩子的爱,以至于时常会幻想一下那个未来的三宝是什么样子……

可是,还有一个声音在拒绝:我想给孩子们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我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关注精力陪伴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作为二孩妈妈,如何平衡两个孩子的爱,是需要技巧和高情商的。记得有一次,姐姐和弟弟玩闹时撞在了一起,都哭了,两个人都眼巴巴地望着我想要妈妈抱,都想要妈妈安慰,姐姐马上冲到了我怀里,而且不准我抱弟弟,弟弟就坐在地方哭得撕心裂肺,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可以分身多好啊,就可以给每个孩子自己全部的怀抱,如果有三个孩子,再碰到类似的场景,我的玻璃心肯定会碎的满地都是。

我希望,自己的宝宝们可以在相互陪伴、相互扶持中成长,对于现在的生活养两个娃,于我足矣。

生活如我知

宝妈:阿加龙十

年龄:32岁

我是个标准的1980年代的普通妈妈。有自己的工作,还有三个可爱的宝贝,父母健在、家庭和睦,日子普普通通却也算是美满顺意。

记得生老大那年,国家二孩生育政策刚开放,生二孩的实在太多,医院妇产科的床位简直一床难求。怀二孩的时侯,大儿子还不到一岁,所有人都劝我放弃,可我坚持和小孩之间的这段缘分,家人虽然担心,但最终还是遵从我的意愿,生!

可没想到,这个二孩居然是个双胞胎,给了我和我的家庭一个大大的惊喜,同时也是成倍的担忧。惊喜过后的孕反让我整整两个半月没下床,体重掉了15斤。当一番折腾后一对龙凤胎宝宝顺利来到我们面前时,才终于让我歇了口气,我的三娃生活也随之开始了。

三娃生活首当其冲的便是带孩子分配的问题,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有各自的事情,爱人因为工作原因,只有周末的时间能回到家里。我只能选择月嫂或阿姨帮忙带娃,但找到一个靠谱阿姨实在是很难的事情,光是月嫂少说也换了十来个。家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两个育儿嫂一个保姆加上我,我们四个大人围着三个孩子转。

半年后,除了每天接送两岁多的哥哥去了幼儿园,我开始慢慢抽身投入工作,和小伙伴一起创办了个小公司,顺便帮着打理家里的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我和愛人也会每周抽时间带着三小只出去玩玩,望望风,“见见世面”。只是每次出去我们一家都是一个小型的“旅行团”。朋友见了都会调侃,我们是他们不生二孩的反面教材,见了我们家他们更不想生二孩了。但我们自己其实很适应也很享受带着他们,陪着他们慢慢成长的这个过程。

关于三孩可能会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老实说,三个孩子的家庭与独生子家庭相比,确实需要牺牲的更多,时间、精力、金钱、工作等等。确实,自从有了龙凤胎宝宝,我爱人便没有了太多个人空间,基本省掉了所有的社交,一有时间都会陪着孩子们,就连加班都是先哄睡了孩子后,自己默默工作到凌晨,常常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这一点上我也十分庆幸与感激他对孩子们和家庭的付出。

如今大儿子四岁多了,龙凤胎宝宝也两岁多,在同一所幼儿园上学。老公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很忙,我的事情也慢慢的变得多了起来,但我每天依然坚持自己接送孩子。养三娃的路上,虽有艰辛、有焦虑、有困惑,但我在这些琐碎之中慢慢学会了平衡与管理时间。人生总有得有失,对我来说,那些生活中的琐碎比起这一路收获的幸福真的很微不足道。

猜你喜欢
生育政策妈妈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近三年,中国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一岁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