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红点鲑和花羔红点鲑种间单列杂交育种技术

2021-11-27 22:18王秀兰肖志国高春山陈伟强张大彪郎奎宇陈婵娟李冠颖
河北渔业 2021年11期

王秀兰 肖志国 高春山 陈伟强 张大彪 郎奎宇 陈婵娟 李冠颖

摘 要:为培育出冷水鱼新品种,开展了以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为母本、花羔红点鲑(S. malma)为父本的种间单列杂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种间杂交的受精率为97.9%;发眼积温190~214.8 ℃·d,发眼率95.6%;出苗积温393.3~466.1 ℃·d,孵化率90%,出苗26.8万尾;畸形率2‰,存活率95.8%,获得杂交种仔鱼25.5万尾。在室内利用玻璃钢水槽对稚鱼进行培育,养殖成活率98%,利用水泥池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幼鱼培育,养殖成活率96.1%。杂交子代不仅具有部分花羔红点鲑的生物性状,而且生长速度是花羔红点鲑的2.3倍,抗病力比花羔红点鲑高70%。

关键词:美洲红点鲑(Salvelinus fontinalis);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杂交育种

花羔红点鲑(Salvelinus malma)为中小型冷水性稀有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绥芬河、图们江和鸭绿江上游支流里[1],珍稀名贵,市场售价高,供不应求,但生长速度较慢;美洲红点鲑(S. fontinalis)是冷水鱼产业广泛养殖的鱼类,生长速度快,但繁殖期易患疖疮病和水霉病,死亡率高[2],市場售价低,滞销。杂交育种周期短,效果明显,一般在子代即可表现出杂种优势[3],鲑科鱼类的属间和属内杂交已有报道[4-8], 本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旨在通过以美洲红点鲑为母本、花羔红点鲑为父本的种间杂交,培育出具有部分花羔红点鲑形态特征,受市场欢迎,比花羔红点鲑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新的养殖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2020年1月10日至2021年1月19日,试验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福顺祥冷水鱼有限公司进行,水源为山泉水,水质清澈, pH值6.7~7.5,溶解氧8~10 mg/L。

1.2 亲本来源

美洲红点鲑雌鱼来自渔场自繁体系,年龄3+龄;花羔红点鲑雄鱼采自鸭绿江上游长白江段,经渔场培育至3+龄。

1.3 亲本放养

培育池为30 m2的水泥池,规格为长10 m×宽3 m×深0.8 m,水深0.5~0.6 m;进出水口设置拦鱼网栅,出水口闸板控制水位。2020年1月10日进行亲鱼放养,且雌、雄分养,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1.4 亲本培育

根据美洲红点鲑比花羔红点鲑性成熟季节早的规律,将花羔红点鲑雄鱼和美洲红点鲑雌鱼分别放养在渔场的上游和下游的鱼池进行培育,每天11∶00点进行水温监测,记录水温数据,花羔红点鲑培育水温1~10 ℃,美洲红点鲑的培育水温1~13 ℃。饲料采用鲑鳟鱼配合饲料,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按鱼体重的0.5%~1.5%投喂。及时清刷进、出水口拦鱼栅和鱼池。池水每2~3 h交换一次,溶解氧不低于6 mg/L。每天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观察有无疾病发生。

1.5 杂交育种

1.5.1 亲本性成熟的判断 在亲本培育过程中,随着繁殖期的到来,亲本会随着性腺的成熟出现食欲显著减退,个别成熟个体会发生水霉病,据此初步判断亲本的成熟情况。

1.5.2 亲本的成熟度检查 性成熟的美洲红点鲑雌鱼,用手轻压腹部会有橙色或橘红色的卵粒流出。性成熟的花羔红点鲑雄鱼,用手轻压泄殖腔会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1.5.3 杂交亲本挑选 2020年10月12日上午,对美洲红点鲑的雌鱼和花羔红点鲑的雄鱼进行成熟度检查,并挑选美洲红点鲑雌鱼92尾、花羔红点鲑雄鱼31尾。

1.5.4 等渗液配制 等渗液须现用现配,配制方法:用塑料桶取10 L蒸馏水,称取2.4 g氯化钾、2.6 g无水氯化钙、90.4 g氯化钠,充分溶解于蒸馏水中。

1.5.5 采卵、采精及人工授精 10月12日下午进行杂交试验,繁殖水温7.3 ℃,雌雄比3:1。采卵、采精及人工授精均在避光、防水的条件下进行。先将采卵盆擦干,盛入0.5 L等渗液,采用挤腹采卵法将6尾或9尾雌鱼卵挤入,搅拌10~15 s,充分溶解挤破卵的卵黄蛋白,迅即挤入2尾或3尾雄鱼的精液,再充分搅拌10~15 s,静置5~10 min,使卵受精。

1.5.6 受精卵孵化 10月12日至11月24日进行受精卵孵化。将受精卵用清水反复清洗8~10次,洗去剩余的精液和污物,计数后盛入3个孵化桶,盛卵密度9 452粒/L;孵化水流量控制在1~2 L/min,孵化水温5.1~5.8 ℃,溶解氧不低于6 mg/L;受精卵每天用溴硝丙二醇流水消毒30~40 min,消毒浓度为0.35~0.4 mg/L,至受精卵全部发眼。

1.5.7 发眼卵孵化 2020年11月25日至2021年1月19日进行发眼卵孵化。受精卵发眼后,挑除死卵和未发眼的卵,采用3组玻璃钢平列槽孵化。盛卵密度约10万粒/m2,孵化水温4.7~5.1 ℃,孵化水流量4~5 L/min,溶解氧不低于6 mg/L。每天及时挑出死卵、死苗,并旋水4~5次,保证水流畅通,至完全出苗。

1.5.8 育种 2021年3月8日至5月22日,在室内利用4个玻璃钢水槽进行稚鱼培育,鱼苗规格0.057 g/尾,放养密度5万尾/m2,培育水温5.5 ℃,溶解氧不低于6 mg/L,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丰年虾无节幼体1次、配合饲料3次、冰鲜海蚤1次。5月23日至7月25日,在室内利用2个16 m2的圆形水泥池进行前期幼鱼培育,放养密度7 813尾/m2,每天上、下午各投喂海蚤1次、配合饲料3次。7月26日至8月29日,在室外利用2个20 m2的水泥池进行幼鱼后期培育,放养密度5 975尾/m2,培育水温8~12 ℃,溶解氧不低于6 mg/L,每天投喂配合饲料4次。

2 试验结果

本试验种间杂交的雌雄比3∶1,共获得受精卵31.9万粒,受精率97.9%。孵化积温100~110 ℃·d时测得的受精率为97.9%;发眼积温190~214.8 ℃·d,发眼率95.6%,获得发眼卵29.8万粒。

出苗积温393.3~466.1 ℃·d,出苗26.8万尾,孵化率90%,畸形率2‰,存活率95%,获得杂交种仔鱼25.5万尾。

培育规格0.5 g/尾的稚鱼25万尾,成活率98%;培育规格3.4 g/尾的前期幼鱼23.9万尾,成活率95.5%;培育规格6.8 g/尾的后期幼鱼23.1万尾,成活率96.7%。

3 讨论

3.1 通过不同水温的亲本培育,美洲红点鲑和花羔红点鲑能同步成熟,实现种间杂交

美洲红点鲑和花羔红点鲑是隶属鲑科,鲑亚科,红点鲑属的不同种类,吉林省花羔红点鲑的繁殖季节一般为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而美洲红点鲑的繁殖季节一般为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将培育花羔红点鲑雄鱼、美洲红点鲑雌鱼的鱼池,分别选择在近水源处和远水源处,在培育水温分别为1~10 ℃、1~13 ℃下进行培育,通过降低花羔红点鲑雄鱼的性腺发育积温,增加美洲红点鲑雌鱼的性腺发育积温,使繁殖期不同的两种鱼类,性腺同步成熟,实现种间杂交。特别是花羔红点鲑雄鱼在低温下培育,不仅延长了成熟期,而且低温下其精液质量好、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种间杂交。本研究受孵化设备限制,只进行了一个批次的种间杂交,事实上,随着美洲红点鲑的陆续成熟,至少可进行三个批次的种间杂交,进而实现规模化繁育。

3.2 美洲红点鲑和花羔红点鲑种间单列杂交效果分析

将卵采入等渗液中,避免其与空气的接触,同时,通过搅拌,能够充分溶解破碎卵的卵黄蛋白,防止吸附精子,提高种间杂交的受精率。从试验结果来看,种间杂交的受精率97.9%、发眼率95.6%、孵化率90%、畸形率2‰、存活率95%,说明以美洲红点鲑为母本、花羔红点鲑为父本的种间杂交是可行的,种间杂交效果良好。

3.3 为冷水鱼产业提供了新的养殖品种

吉林省冷水鱼产业养殖鱼类较少,养殖结构较为单一,极大地限制了冷水鱼产业的发展。杂交在鱼类育种工作中对增强子代生存力、丰富遗传结构、获得杂种优势有重要作用[9],在生产中,红点鲑种间杂交育种可获得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10]。目前,经过我们培育,杂交种不仅具有部分花羔红点鲑的生物性状,而且生长速度比花羔红点鲑快2.3倍,养殖成活率高达97%,比花羔红点鲑高70%,充分体现了杂交种的生长优势和抗病优势。

美洲红点鲑养殖广泛,易获得,怀卵量相对较大,花羔红点鲑为吉林省稀缺名贵种质资源,本研究立足资源优势,以美洲红点鲑为母本、以花羔红点鲑为父本,成功培育出新的养殖品种,有利于冷水鱼产业调整养殖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养殖效益,前景十分远大。

参考文献:

[1]

解玉浩.東北地区淡水鱼类[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7:307-310.

[2] 孙大江,王炳谦.鲑科鱼类及其养殖状况[J].水产学杂志,2010,23(2):56-63.

[3] 李炎璐,陈超,翟介明,等.鱼类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在石斑鱼类中的应用[J].海洋渔业,2012,34(1):102-109.

[4] 张玉勇,白庆利,贾钟贺,等.山女鳟和虹鳟的杂交子代与其亲本后代早期生产性能的比较[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24(4):362-365.

[5] 陈术强,张玉勇,贾智英,等.虹鳟(♀)×山女鳟(♂)杂交种胚胎及仔鱼发育的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6):756-762.

[6] 张玉勇,贾智英,池喜峰,等.虹鳟(♀)×山女鳟(♂)杂交F1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质地的比较[J].动物学杂志,2009,44(6):89-95.

[7] 张玉勇,白庆利,贾智英,等.虹鳟、山女鳟及其杂交子代(虹鳟(♀)×山女鳟(♂))的微卫星分析[J].水产学报,2009,33(2):188-195.

[8] 徐革锋,尹家胜,刘洋,等.哲罗鲑与细鳞鲑属间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2009,16(6):959-966.

[9] 楼允东,李小勤.中国鱼类远缘杂交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151-158.

[10] 谷伟,郭媛,户国,等.美洲红点鲑、白斑红点鲑及杂交后代遗传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47(7):48-55.

(收稿日期: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