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食品营养增补的意义与营养强化的方法

2021-11-28 02:14王筠凝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强化剂营养素维生素

姚 红,王筠凝

(道外区太平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50)

食品营养管理是指在食品中添加强化剂、增补剂,改善食品的营养成分构成,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营养需求,对提升国民身体素质、促进食品供应产业现代化发展有积极作用[1]。在运用营养强化食品加工方法时,需相关企业与技术单位在深入掌握增补剂、强化剂等营养素运用特点的基础上,以公众营养需求为导向,按照主食、副食品等产品营养成分需求的不同,选择具体的强化加工模式。

1 对食品进行营养增补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与发展理念的影响下,食品生产与加工行业迈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在食品中适当添加营养物质,不仅能全面提升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人体吸收效率,更好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能量供应需求,还可科学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控制食品价格,促进食品相关生产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通过人工添加营养素的方式,增补、强化食品营养,在改善食品营养结构的同时,对一些常见疾病进行预防、控制,已成为全面增强我国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

2 食品市场营养增补与强化剂的具体应用

2.1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要求与具体应用情况

营养强化剂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生产与加工相关企业,为增加食物营养价值而添加的天然营养素。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含氮化合物是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主要组成成分,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人群具体需求适量添加[2]。根据不同群体的强化需求差异,可选择在原料处理、加工过程、成品完成后3个环节添加,添加方式包括生物添加与物理添加等。强化剂作为一种营养素补充剂,可改善天然食品原料中的营养构成,进一步增强食用群体的身体素质。如以精米、精面为主食的地区,普遍维生素B1的摄入不足;果蔬生产匮乏、价格较高的地区,维生素C的摄入相对不足;西部偏远地区缺碘情况较为普遍等。

2.2 营养增补剂的使用要求与具体应用情况

食品加工中,营养素增补与强化剂的具体使用要求有所不同,主要是针对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需要特殊营养补充的群体,也可视为营养保健类食品或膳食补充剂。营养增补剂通常是由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或植物元素、肉食元素、草本植物等物质搭配构成的,不能在常规食品中添加,主要制作成片剂、冲剂、口服液、胶囊和丸剂的形式。营养增补剂的使用需听从营养专家、健康管理相关人员的建议,按照个体新陈代谢规律与营养素检测情况,单独服用,当个体检测营养素达到医学标准时,应停止增补,避免摄入营养过高导致代谢问题。

3 营养强化的主要方法

3.1 食品原料强化

水稻作为食品供应市场比重较高的主食类食品,其营养素含量的调整与强化是加工生产领域最早研究的项目之一,也是原料营养强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水稻加工环节,为提升食品的口感需事先对其进行砻谷、碾米等处理,易造成营养(赖氨酸、甲硫氨酸、维生素B1与B2、叶酸)物质过量损失[3]。因此,需对其进行强化加工处理,强化处理方式包括2方面:①采用物理喷洒强化剂,经过干燥处理,在市场上供应;②将大米碾碎后按照国家营养强化规定配比方法,与米粉相混合后,加工成大米的形状。小麦与玉米原料的强化方式相对一致,主要是在小麦、玉米粉中添加钙、铁及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改善营养结构。近几年,相关食品产业逐步创新了营养强化技术的实践应用,采用与增补剂混合使用的方式,在玉米与小麦粉中添加赖氨酸、甲硫氨酸等成分,与蛋白质互相补充,有效增强了食物的营养价值。

3.2 副食品强化加工

在副食品生产领域,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包括调味料、饮品及甜点等方面。如人造奶油的强化剂主要使用维生素A,将其运用到饼干、蛋糕、奶茶等副食品的制作中,能提升甜品营养素含量的,提升食品风味;盐的强化加工主要是通过人工添加的形式,按照0.1~0.2 g/kg的配比添加碘化钾,作为日常副食品生产加工,保证人体每天碘元素的摄入量;果蔬汁饮品的强化加工是指在果汁、蔬菜汁中添加天然营养素,通过饮品摄入补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益生菌与各种矿物质等。如番茄汁、橘子汁等果汁中添加的维生素C含量通常为30~50 mg/100 g,可有效提升果汁抗氧化等方面的作用[4]。强化剂选择乳酸菌、双歧杆菌或生物治疗剂等,可针对性的抑制细菌繁殖,起到帮助消化、调节血脂与乳糖代谢的作用。

3.3 特殊营养品的强化方法

3.3.1 婴幼儿奶粉强化

婴幼儿配方奶粉是针对婴儿、幼儿年龄阶段的群体,研发出的特殊营养品,其营养物质的材料配比需严格地把控。奶粉的主要材料为鲜牛奶或羊奶,应科学添加生物活性因子、乳清蛋白、核酸、脂肪及免疫因子等物质,严格控制无机盐的含量。营养素强化是使奶粉的成分、功能、构成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预防牛乳可能会引起的消化不良、营养不均衡、肾脏负担过重等问题。如以大豆为原料的豆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且易被幼儿吸收,在豆奶生产过程中,通过添加锌、钙等物质,可有效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调节机体免疫力、保护骨骼与牙齿,达到补充、强化营养的目的。

3.3.2 混合型食品的强化加工

混合型的食品强化加工属于特殊营养品加工领域,具有特殊性、针对性、地域性的特点。混合型营养强化主要是将不同天然食物按照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的不同,进行科学配比混合,保证食品营养构成的合理性、稳定性。如EDTA-铁钠强化酱油,是铁与EDTA混合强化的食品种类,人体的吸收率较高,且不会影响酱油的口感与物理性质[5]。

4 结语

针对部分居民营养物质摄取不足、饮食习惯不合理、免疫力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食品生产与加工相关产业通过添加强化剂、补充剂的方式,改善食品中的营养结构,加强身体健康管理,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为进一步发挥营养强化与增补食品处理技术的优势,相关企业与管理单位应在全面了解食品自然强化营养素与补充剂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在原料、半成品与成品食品中进行添加,规范技术应用流程,推进食品生产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强化剂营养素维生素
两性离子聚合物/多元醇复合井壁强化剂的研制与作用机理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早产儿母乳喂养可添加母乳强化剂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