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的途径初探

2021-11-28 02:14陈德龙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准确性仪器食品

陈德龙,魏 肖

(濮阳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河南濮阳 457100)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众多人口的大国,若想成功建设优质的民生工程,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影响该项工作的关键性环节是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应对该环节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检验检测途径,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食品检验检测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该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免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应对其加以针对性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1 增强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的意义所在

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向社会提供各项具有公正性、真实性、准确性的数据,其中,准确性成为了机构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往往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验证视为一种有效途径。当时代中,人们愈发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此,相关机构人员为了防范含有农药残留或品质不合格的食品进入市场,需提前做好质检工作。总体来看,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在确保食品安全性方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只有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该项工作的准确性,确保饮食安全[1]。

2 影响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2.1 抽取与制备样品

抽取与制备样品的环节是整体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流程中的基础性环节。若检测人员未能事先对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有效分析,抽样结果无法具备应有的代表性。检测人员只有对样品使用正确的制样与存储方法,才会避免样品出现变质的情况,否则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仪器与试剂

各类仪器与化学试剂提供的有效支持,将会成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得以实现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仪器来说,其自身能否保证较好的精准性,会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相对应的影响,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仪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仪器出现某方面的失灵。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科学的养护与校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进行;从化学试剂方面来看,基于最优效果的考量,应当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对其加以正确使用。

2.3 检验方法

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同样会受到检测方法自身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影响,一旦缺失二者之一,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

2.4 环境因素

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会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外,检测环境的整体温度或湿度等条件亦会影响检测仪器、检测反应等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反应结果[2]。

3 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准确性的途径探究

3.1 改进样品抽取与制备工作

3.1.1 实行科学抽样

由于抽样过程会影响食品检验检测的最终结果,因此,基于获得具备良好准确性结果的考量,需参照待测食品的不同类型选取相对应的抽样方法,且整体流程务必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的规定进行。如以小麦、大米等一类颗粒小且均匀的物质作为待测食品时,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适当选择对应的取样器对整体待测食品实行分区、分层抽样。若是花生等不均匀颗粒食品为待测食品,需要在整体区域内实行分区抽样,对样品使用四分法予以取样后,进行检测[3]。

3.1.2 快速制样

考虑到食品自身的保质期普遍较短,一旦完成了取样工作,为了避免食品出现变质的情况,务必要及时进行制样。与此同时,在制样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类要求及行业准则。

3.1.3 制备样品维持均匀性

在正式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前,需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预先摇匀各个样本(除可溶性无盐固形物项目检测外),完成振摇工作后,需在盛放样本的容器瓶口放置滤纸,对其加以过滤。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观察检测样本的类型,若是大米、挂面一类的固体样本,需要对样本实行粉碎后再摇匀,实施取样。

3.2 合理化使用食品检验仪器与试剂

3.2.1 使用仪器

检测人员为了确保仪器的精度始终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从而收获较好的仪器精度,在挑选仪器时,需要优先选择具备自校功能的仪器。同时,检测人员针对仪器的自校时间间隔,需予以科学设定,以此避免间隔过长或过短而造成的诸多不便。检测人员不仅需要定期校准仪器,还要在正式进行检验检测工作之前,再次明确仪器的校对工作是否已经完成。除此之外,考虑到各类仪器所具备的特点和功能性,还要对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维护工作。以蒸馏装置为例,要保证其自身良好的气密性不受到破坏,从而避免仪器中出现任何外界媒介,考虑到残留杂质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在开展有关工作之前,全面清洁样品所用的盛放器皿[4]。

3.2.2 正确使用试剂

能否做出科学使用化学试剂的举措,会影响到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合理选择试剂。①参照各个样本的特点,选取适宜的化学试剂。②重点观察试剂是否处在可使用保质期限以内。③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该项工作具有高度的准确性,还要依据有关要求进行溶液滴定。

3.3 选用适宜的食品检验方法

当待测食品的样品类型不一致时,考虑到各自属性的不同,不能沿用统一的检验方法。因而,需要适时调整食品检验检测方法,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遇到不一致的检测目标项目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除此之外,可以选用多种检测方法、实行多次检测的方式,达到有效提高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目的。

3.4 选择合理化的检验检测环境

在实际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待测食品、检测方法对实验室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其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若未能使样品处于具有针对性、可变化的检测环境条件中,将会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而,需要根据样品的类型和具体的检验方法,对检验检测环境加以合理化调整。以控制温度因素的影响为例,针对可选用容量法进行检测的样品,应当确保其所处的检测环境温度维持在20 ℃左右,设定矫正值为0[5]。

3.5 其他因素

出于提升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考量,除了要采用上述的各项具体途径,还要做好下述内容。①实施“双随机”抽样原则,在不改变问题导向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借助可进行“双随机”摇号的摇号系统,明确参与具体抽样工作的抽样人员人选和抽样场所。②抽样人员在进行现场抽样时,需以随机原则作为挑选抽样对象的首要原则。③保证“三真”。抽样人员在开展具体的检验检测工作时,应当使用执法记录仪记录全程操作,同时,检验机构还要在自身内部的重点位置安装监控设备,有助于确保样品符合“三真”原则,即真样品、真检验、真数据。在整体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需要凸显的三个核心环节为抽、检、处,应当切实做好抽检分离、开展质量提高、实行数字化转型3方面相结合的工作,以期逐步完善现有的抽检工作流程,继而实现提高抽检工作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具有确保食品安全的意义,因此,应当积极采取上文所述的各项途径,有效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效率,保证饮食安全,推动食品检测行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准确性仪器食品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