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监测工作模式现状调查与探讨

2021-11-28 02:14赵志强王荫红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卫生室淄博市食源性

赵志强,王荫红,高 慧

(1.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 255026;2.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 255026)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总体趋向良好[1],但是目前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对食品中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进行监测。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3]。淄博市自2012年开始对食源性疾病进行监测,目前监测范围覆盖至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县乡村一体化监测效果显著。本文以淄博市为例,以食源性疾病监测为切入点,对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监测工作模式进行研究探讨,提出政策建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淄博市5区3县和3个功能区的疾控中心和哨点医院,包括市及各区县疾控中心、二级及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所管理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1.2 调查方式

采取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现场访问的方式进行。

(1)问卷调查。向监测机构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人员基本情况、监测设施设备、项目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技术培训、质量控制、信息化改造利用等。

(2)人员访谈。选择37家哨点医院重点科室、市及区县疾控中心相关业务科室人员进行访谈,医院包括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急诊、消化内科、肠道门诊及儿科等科室,疾控机构内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相关科室。重点对村卫生室的人员配置、硬件设施和接诊情况进行调查。

(3)现场访问。现场了解食源性疾病监测流程,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知晓率进行现场访问,调查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报告、审核方式,重点查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和门诊登记簿病例信息登记情况。

(4)统计分析。用EXCEL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机构情况

淄博市共有124家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工作的二级及以上监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病例信息由其所属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为填报。

2.2 科室人员配备情况

各级监测医院均有专门科室和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审核、上报食源性疾病,村卫生室大部分仅有1名村医负责该项工作。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占比89.20%;学历以大学本科为主,占比60.36%;从业时间多为2年以上,占比96.40%;年龄多在50岁以下,占比87.16%。市及区县疾控中心均有专门科室负责监测工作。

2.3 人员培训情况

各级监测医院和疾控机构能够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市级疾控中心负责全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通过随机访问,大部分受访者了解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和监测流程,知晓率调查满意。

2.4 信息化改造升级情况

淄博市开展食源性疾病诊疗工作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均已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化改造升级工作,在院内HIS等相关系统增加或嵌入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模块。正在大力推动乡镇卫生院级别的信息化改造升级工作。

2.5 监测工作流程

二级及以上监测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临床科室首诊医生发现食源性疾病病例做好登记并及时手工填写或通过HIS填报病例信息,公共卫生科负责病例信息的收集、审核、填写和上报等工作。疑似食源性疾病发生事件,应立即报告事件信息,及早留存病例标本。

村卫生室医生负责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报送至当地卫生院。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每天自行登录“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填报病例信息。乡镇卫生院及时通过系统报送辖区内村卫生室报送的病例信息,并注明村卫生室名称。确认村卫生室报告的疑似食源性疾病发生事件属实,立即电话上报所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控中心。区县疾控中心负责及时审核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并逐级上报。

3 讨论

3.1 县乡村一体化监测网络构建

食源性疾病监测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机构、跨多学科的一项技术工作[4]。监测医院是发现食源性病例的第一关,要不断夯实食源性疾病监测县乡村一体化监测基底,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监测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监测机构效能,提高监测数据质量和利用率,提高食源性疾病响应灵敏性。

3.2 经费来源

食源性疾病及相关信息报告是《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中规定的工作内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充分合理使用经费,加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这一“惠民钱”的认识,健全经费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工作绩效[5]。

3.3 人员配置

各级监测医院基本能有专人负责食源性疾病监测上报工作,但各级监测医院间人员职称和工作水平有明显差距,尤其是村医年龄大、学历低、变动多现象依然存在,基层人力资源的缺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6]。各级疾控中心尤其是县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同时承担其他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工作精力有限,存在失职失责隐患。

3.4 培训效果评价

现场访问随机抽取监测工作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大部分能够较为准确的回答食源性疾病监测相关概念和要求,对监测流程也能清楚描述,培训效果较为理想。但也有部分人员由于刚刚接触该项工作,存在对该项工作概念不清、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如传染病监测的现象,需要增加培训频次,加大培训力度。此外需加强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向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控烟等健康知识宣教看齐[7-8]。

3.5 信息化改造利用

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利用,对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8]。经过调查,实现信息化上报后较之前上报病例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升,信息化改造升级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有积极意义。

4 结论

随着县乡村一体化监测的不断推进,淄博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水平逐年提高,病例上报数量提升明显,究其原因是把更多村卫生室纳入监测范畴,监测敏感性大幅提高,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对发现新冠肺炎病例也有帮助。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为基层单位开展监测工作提供支持,优化资源配置,运用好考核武器,强化监测能力。各监测医院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尤其是对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确保及时发现病例。各级疾控机构要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管理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利用周报、月报、年报等手段,调度工作进程,及时审核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对构成暴发事件的规范处置上报。

猜你喜欢
卫生室淄博市食源性
《欢庆》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山东省淄博市鹏翼美术教育作品展示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村卫生室设备“一配了之”可不行
淄博市工程咨询院
资金落地 村卫生室脱胎换骨
强行合并村卫生室带来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