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与污染防治办法的研究

2021-11-28 09:29陈永春覃洪森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样遥感技术水体

陈永春,覃洪森

(1.防城港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广西 防城港 538001;2.防城港市园区生态环境保护站,广西 防城港 538001)

为了保障水处理的有效性,获得更好的工作质量,需要对水污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了解污染源情况,并使用环境监测手段,防治污染问题,以免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范围越来越大。工作人员需要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和概念,理性看待和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价值,保障水处理效果。应投入更多资源研究水污染技术处理手段,让水处理工作更加顺利,获得技术层面支持,提高工作效果,达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1 水处理过程概述

为了顺利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提前按照水资源情况,制定合理且科学的防治污染办法。应深入了解水污染技术和内容,概括总结包括下述几点。第一点,应深入了解,掌握水处理概念、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制度。按照情况,制定合理且科学的处理方案,保障水处理质量。第二点做好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合理科学使用技术,落实污染处理手段和方案,减少水问题出现概率,推动生态文明的顺利建设。

2 水质自动监测与其他监测技术区别

2.1 采集确定采样点的位置不同

常规情况下,水环境监测追求的是对水样采集。国内在污水监测中,技术规范明确规定了监测标准和采样要点。监测期间,应按照水体情况确定采样的垂线[1]。随后确定采样点的位置情况。不同于常规监测手段,使用自动监测时候,有着固定的采样点。并不会按照水样情况确定位置,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水样没有代表性情况。

2.2 监测技术的原理不同

自动监测采样和常规监测采样使用的技术原理大不相同,结果往往并不一致。为了保障监测质量和效果,自动监测中,应尽量保持和常规监测一样的内容和方法,以此减少二者结果误差的大小。自动监测水质过程中,顺利完成高锰酸钾、氨氮指标监测,保障监测准确度。需要说明的是,在自动监测中,需要做好监测试剂使用量和种类的控制,尽量使用多样化监测手段自动化监测。比如在重金属含量的测定中,电化学法是很好的方式。水样大肠杆菌群的监测,可以使用酶底物测定。需要留意的是,虽然自动监测法尽量靠近常规监测法,但因为使用了不同的监测原理,所以最后的结果仍会有一定差距。

2.3 监测技术的灵敏度不同

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二者灵敏度差异非常大。环境对于监测影响很大[2]。在环境作用下,常规的监测手段和技术灵敏度往往比自动监测要高出许多。常规监测在实验室操作,能够得到准确水样数据,灵敏度高,误差也很小。自动监测使用简单的水处理技术,水样干扰物无法完全去除,无法敏感地了解外界影响,所以水样的监测结果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3 国内水处理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3.1 遥感技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遥感技术,使用远距离感知红外线和电磁波的方法探测目标。遥感技术的使用,需要配合使用一些特定技术设备,包括处理装置、信息传输平台和遥感器,完成目标监测。操作中,科学使用遥感技术,才能有效完成水环境的处理。为保障使用效果,减少监测误差,需要工作人员对遥感技术足够重视。首先使用遥感技术的红外线功能,了解水中有哪些干扰物。这样就能更科学合理地判断水样状况,顺利完成水样的处理。使用红外线感知技术的时,工作人员必须对光学知识有足够多的了解,可以判断固体悬浮物有哪些性质,让结果可靠与真实。使用遥感技术数据综合处理分析水质情况和问题,了解水样状况。其次合理科学地使用遥感技术,按照电磁波的反射特征,获知水样的含氧量情况,保障自动监测的工作效果和质量。该技术可以遥感监测悬浮的固体废弃物,也能监测水体是否有富营养化问题。使用遥感监测,就能判定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使用可见光波段、红外光波段,有效判断水体的富氧量情况[3]。水质发生变化,会导致水体出现大量浮游的动植物,此时使用红外光波就能产生陡坡效应,了解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情况,按照叶绿素的增加情况进行判断。最后该技术还能监测水体有污染状况。遥感技术能够监测油污染情况,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源,甚至估算油含量情况。使用连续监测,就能确定溢油扩散方向和速度,预测哪些区域可能受到影响。

3.2 生物技术

为保障水处理工作有序进行,充分获知水体当前的污染问题和状况,就需要重视水体监测这个技术的使用。工作人员表现出生物技术使用重视度。水中的生物个体生存状况往往和水质关系非常密切。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水质情况,就需要使用生物技术手段,了解水中的生物状况。为确定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奠定基础,确保后续水处理监测工作有序进行。此外水中生物有着很大的区别和差异,需要监测人员表现出足够重视度认真的研究与分析,让水污染的处理工作能够拥有准确丰富数据可以用于参考,提高生物技术使用效果。在使用生物技术中,底栖动物监测属于很重要的内容。根据底栖生物情况,就能了解水质状况,判断点位群落多样性指标。对水质进行合理评价,需要使用这项技术,不过目前国内没有细致性规范。按照两栖动物与底栖动物水质敏感和水质变化因素,就可以监测水体污染状况。鱼类环境的监测同样不容忽视,是最常用指示生物。靠着鱼类生存情况,就能反应水体是否受到了污染,是污染判断参考点,可以了解浓度情况。斑马鱼属于水质非常敏感的鱼类,假设发生水环境变化,这种鱼类就会及时反映。只要观测斑马鱼,就能了解水质污染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判断和处理。

3.3 其他监测技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市面中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新颖的水样监测手段和技术。水样监测工作人员,需要先了解各种监测技术特征和要点,予以各种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足够重视度。计算机网络处理系统和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使用[4]。监测水质期间,这些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获得精准信息和数据,短时间完成数据搜集和处理,保障了水处理效率和效果。

4 水处理污染防治办法

水处理不仅需要使用高新科技,同时也要制定完善的措施预防水污染问题,提高水污染治理效果和质量。

4.1 创建完善防治机制

水体污染的防治效果和水处理效率、污染防治的制度有很大关系。为了保障水污染问题的处理质量和效果,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技术优化、方式研究,创建完善合理的工作制度和体系,提高水处理质量和效果。水处理期间,应做好过往经验总结和分析,创新水处理技术和理念,完善处理机制。为了有效落实水处理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水处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奖惩体系,提高工作人员防治手段认同度,更积极主动参与工作。

水处理单位,需要按照国家发展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做好水处理制度的完善与改进,让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质量保持稳定。

4.2 优化污染防治手段

为保障水处理工作效果和质量,提高水处理工作水平,工作人员要做好污染防治技术的优化工作。首先需要提高信息技术使用重视度,依靠高科技做好所有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技术处理办法和方式,创建体系完整的防治制度,顺利推进水处理工作。此外还要充分结合传统监测和新型监测手段。定时检修监测设备,让设备时刻保持稳定性。唯有做好技术水平优化,创新核心技术,才能顺利完成水处理工作,构建现代化生态文明社会。

4.3 重点跟踪排污项目

居民住宅区、工业生产区是水环境治理重点对象。监管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监督系统,做好重点区域污水排放模式和排放量管理。监测期间,如果发现有企业或是项目的排放超标,及时上报,制作完整电子材料和书面材料,为后续的跟踪提供参考。

5 结论

新时期背景下,必须做好环境监测技术优化工作。根据使用需求,创建健全的防治系统和制度,制定合理科学防治污染的办法和制度。依靠高科技设备和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水处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处理期间,应当重视监督工作,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水处理能力和水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猜你喜欢
水样遥感技术水体
山西大同大学“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应用”大同市重点实验室
利用遥感技术解析地理试题的研究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磁性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磁性固相萃取测定水样中的6种醛酮化合物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Fenton与超声空化联合技术深度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测绘工作中测绘遥感的应用
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