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途径

2021-11-28 12:41张宏熙齐鲁师范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品牌化过程建设

文/张宏熙(齐鲁师范学院)

有效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品牌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党建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加,积极创新是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定义和作用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定义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是指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融入企业品牌化经营方面的内容,并将党建工作与高校的发展现状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应用品牌化思想,进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品牌化发展。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转型的过程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素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可以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并且高校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开展党建工作也是高校的必要工作内容之一,品牌化建设对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进行品牌化建设,建设过程中积极探寻高校发展以及政治工作之间的平衡点,通过对二者有效协调,进一步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的作用

第一,推进高校改革进程。通过将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作为引导高校发展的内容,可以实现高校教学内容具体化,通过实际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第二,提升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因为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样,通过其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建设,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进行指引,调动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三,为高校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因为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号召力相对较强,所以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党建工作当中,为高校党组织补充新生力量,促进高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发挥党建工作的号召力可以强化高校人员对党建工作的认可,进一步提升其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二、当前高校党建的基本现状

虽然当前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但是高校在实际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下文将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高校党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内涵

在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对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内涵理解不足是导致党建工作实效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工作人员不能透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并且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将某一次活动当作党建工作的品牌,没有合理、科学、系统地对党建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而开展党建工作。除此之外,由于对党建工作的内涵理解不足,导致高校部分专业无法将相应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使党建工作与日常的教学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参与党建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受到严重影响,该种情况不利于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建设、快速成长和进步。

(二)高校党建工作同质化严重

一般来讲,高校内部开展党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管理、提供服务、传播文化以及学分拓展。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围绕以上四个目的对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模式进行规划,紧密围绕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结合高校的根本任务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准确找出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高校各个学院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准确找出该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仅仅是在一片狭窄的党建范围内探寻党建工作的内容,导致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想要敷衍了事,没有明确高校党建工作四个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有效结合高校的发展目标和根本任务,导致高校党建工作同质化严重,所具有的实效性也相对较低。例如,当前很多高校所开展的“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选活动就是党建工作同质化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三)党建工作宣传效率较低

开展党建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高校大学生共同参与到党建工作当中,接受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进而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对工作内容进行宣传。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党建工作的宣传并没有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党建工作的宣传方式依旧相对单一,只是通过线下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工作。该种宣传方式效率非常低,与学生之间也难以建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丰富党建工作的宣传方式,强化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非常必要。

三、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途径

(一)转变观念

在进行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转变对党建工作的观念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保证高校师生具有相应的品牌意识,培养高校师生的品牌意识也将成为未来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转变对党建工作管理以及培养相应品牌意识的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开展相应的专题活动,聘请一些党建工作的专家学者,通过讲座的形式向高校师生普及党建知识。其次,在培养品牌意识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积极汲取其他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与优秀高校建立联系,依托互联网合力搭建党建交流平台,定期在线上和线下开展联谊活动,增进双方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强化高校师生对于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参与程度,真正、有效地转变高校师生对于党建工作的观念。

(二)立足实际

在进行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立足实际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原则,在高校党组织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围绕高效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争取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组织以及贴近学生。根据学院的实际教学内容,对该学院的党建工作内容进行建设,并不断总结过去开展党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从而真正做到党建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使高校党建工作可以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增添高校党建工作的特色与活力。在实际进行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明确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找准出发点,使高校党组织成员快速明确品牌化建设的内容和意义,进而提升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效率。找准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落脚点,可以进一步加深党建工作与高校实际发展相结合的程度,从而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进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

(三)完善机制

由于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一项规模较大,并且相对复杂的工作,因此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十分必要。因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涉及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学生,并且党建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也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组织文化建设、高校服务管理、高校环境建设以及安全建设等方面。在进行品牌化建设工作之前,相关人员就应当理顺学院与学院之间党建工作的联系,制定完善的党建工作开展机制,进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可以规范、有序开展。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种类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学院为单位开展的党建工作;另一种是高校党组织统一开展的党建工作,为了保证两种党建工作互不干涉,应当针对两项工作的实际发展情况,建设相应的党建工作网络,有效规划两种党建工作的实际内容,有序建设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在对党建工作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建设以校领导为主导的党建领导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对各学院党建工作和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协调,确保每个组织都能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为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提供充分保障。

(四)强化宣传

以上三项内容对于实现高校党建品牌化建设还不够全面,因为当前高校内部还有很大一部分师生对于党建工作的了解不够透彻、认知不够明确,因此,在进行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对党建工作品牌的宣传,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党建工作的宣传渠道、丰富党建工作的宣传方式,转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宣传模式,通过微信、QQ、微博以及高校党建平台共同对党建品牌进行宣传,保证宣传工作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在对党建工作品牌进行宣传的过程中,还应当依托品牌建设开展相应的校园活动,例如演讲比赛、问答竞赛、辩论赛等,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品牌效应,提升党建工作品牌在高校内部的宣传力度,从而保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可以高效开展,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在党建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在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其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进而有效保证党建工作内容可以与高校发展相适应,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品牌化过程建设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