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视角下技工院校学生培养初探

2021-11-28 12:41牛婉宜郑州商业技师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心理

文/牛婉宜(郑州商业技师学院)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1)认知特点。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为初中生,有些甚至初中没上完就辍学在家,整体知识储备不多,知识面也比较窄,综合素质各方面相对来说不高。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此阶段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做事容易冲动。

(2)心理特点。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这就使得他们具有自己群体的心理特点:学习动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容易被各种有诱惑的事情吸引、不能专心学习。他们有时候过分自信,不愿意为了考试努力学习。而考试的失利,又造成他们自卑、虚荣等一些心理问题。

(3)环境特点。在一些技工院校当中,道德素质教育没有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老师在课堂上也是一笔带过。不成体系的素养教育,往往使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社会。有些学生自制力不强,走入工作岗位后,不脚踏实地地工作,甚至破罐子破摔;有些人眼高手低,在工作岗位上稍有不顺利便要跳槽。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家庭、学校和学校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二、技工院校的管理特点

(1)管理理念欠佳。作为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这些学生往往受到的关怀不足,他们对文化课的兴趣不高,在技工学校中,延续了不爱学习的习惯。目前有些技工院校教育管理理念落后,过分追求教育工作的成绩,没有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自顾自地教学,降低德育、美育、体育、劳育教育的分量,过分集中学校的权威从而实施刚性管理,对学生缺少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只会束缚作为“00后”学生的能力,制约其发展。

(2)教育实施过程不科学。有些技工院校,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式,片面地管理学生。这样,学生无法形成全面科学的世界观。传统教育方式,制约着技工院校管理水平的发展,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些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例如训斥等,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尊自信,并与学生之间产生鸿沟甚至是矛盾。有些单一形式的教育过程,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也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学习及学校更加排斥。

(3)教育者水平参差不齐。相对于国内高等教育,技工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并且教育者的组成也是来自多种渠道。教育及管理团队的整体素养尚待系统提升。有些管理人员达不到高标准要求,实际管理及教育工作质量较差。有些教育管理人员忽视文化课以外其他学科的教学,从而使教育片面性。这都阻碍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

(4)制度存在漏洞。良好的教育制度是保证教育成果的基础。只有科学、系统、完整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教育工作高效、顺利的进行。技工院校学生底子差、学习兴趣不高,使一些刻板的制度不易实施。这样就要求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实践性和目的性,而不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良好的教育制度,能够降低教育管理的成本,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从业方向,能够真正学有所获。

三、引入社会工作视角对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的可行性

以人为本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在技工院校教育中,以社会工作视角进行育人理念的探索,核心就是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本着从学生实际特点和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助人自助,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被学校尊重、被学校理解、被学校关怀。以社会工作为视角,打造平等与尊重机制。技工院校的管理者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在平等与尊重的环境中熏陶学生的情怀,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这也是解决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良药。平等与尊重的环境能够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管理水平,推进学校的各种教学管理工作。

(一)社会工作方法所倡导的价值理念与技工院校教育心理健康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1)相互促进作用明显。社会工作方法倡导的平等与尊重,无形中能够提高心理健康作用的成效。而心理健康教育又能促使社会工作的顺利进行。社会工作方法中行为分析方法、性格对精神面貌的影响分析等,多有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社会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够为技工院校的管理提供更加优越的人文环境。(2)培养目标相同。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更加实用的人才。技工院校的培养目的是适应社会分工,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二者均需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学习方法问题,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性格及心理上面的不足。二者均是使学生能够尽早认识真实的社会工作,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技工院校教育管理方式和社会工作方法虽有不同,但可以相互补充

(1)面向对象不同。技工院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并将心理课作为选修课,只是服务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由于中国学生普遍腼腆,真正利用这种形式解决心理问题的人只是少数。而开展社会工作则要求全年级学生参与,服务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保证各类学生都能有所收获。(2)帮助阶段有所不同。心理咨询针对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属于“病后就医”;而社会工作则是以预防为主,在早期对学生进行引导,防患于未然。(3)使用方法差异。技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主要是运用健康知识来进行治疗;社会工作方法则是以社会化的视角开展服务工作,主要采用小组、个案、社区工作方法,并辅助专业的技术手法,通过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宏观环境中,使个人及周围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潜移默化地解决学生的各类问题。(4)实施人员差异。技工院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大多为心理学老师,偏向于心理辅导。而社会工作的实施人员主要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为背景,利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疏导,更加易于学生融入,形成和谐的关系。(5)对学生的困难和心理进行疏导。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难免会出现各方面的困难。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的问题出现难以适应课程进度的情况。专业技术的课程设置其实很大程度来讲都是参照高职院校的基础教学内容进行的,学生往往因为学习问题出现消极应对的负面情绪。技工院校的整体氛围通常不是以努力学习为主,其中还会涉及到早恋、帮派分化等问题,校园欺凌现象时常发生。教师通过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解,最终将学生的不良情绪转化,从而防止学生由于负面情绪积累出现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影响

伴随着信息爆炸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些社会问题显得复杂化、综合化。以社会工作方法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避免一些不良诱惑产生的信念不坚定等问题,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社会工作的重点是以“以人为本”为前提的平等与尊重,经过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助人自助的升级。让学生在平等与尊重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力。

利用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使用以下对策:(1)治疗型。通常针对有心理问题或是心理反常的学生。(2)变迁型。为使学生更好更真实地融入社会而采样的方法,包含学业健康、生活健康与就业健康等。(3)社区-学校型。主要是延伸学校生活到周围社区,使学生在社区生活中,更好地认识社会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认识社会的途径。上述三种形式,常常依据实际情况结合使用,共同促进技工院校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以社会工作为视角,开展技工院校的管理工作,能和传统管理方式形成互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四、社会工作方法融入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应用

(一)个案辅导工作模式

个案辅导是指通过鉴别、诊断分析和干预,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形式。辅导的环节流程包括:学生申请、受理、收集资料、研究资料、诊断、目标方案、引导治理、评估结果。对于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情感问题、压力心理、焦虑、自卑等),由专业老师进行专业的治疗,主要是一对一针对治疗。采取个案工作模式,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构筑助人关系,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的资源,通过差别化的途径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包含物质及精神两方面。激发学生内在能力,减少压力,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谐,正确认识社会,提高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融入能力。

(二)团体社会工作模式

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借助团体工作者的协助,引导成员在团体活动中互动,促使成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个人能力和需求为基础,获得成长经验。利用团体社会工作模式,能够巩固个案辅导的成果。通过团队的协助、引导,成员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使成员之间建立更加稳固的关系。借助于团体的力量,由专业的指导老师牵头,通过各种团体、社团的成立,彼此互助,彼此尊重,彼此共同成长,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社区社会工作模式

社区社会工作,通过发动和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确定集体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和预防社区问题,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发掘并培养学生领袖。

社区工作模式,能够最真实地模拟社会生活及工作现状,其主要依托社区工作方法,并且以整体学生作为对象。可以以宿舍楼、班级、学系为社区单位,通过大型集体活动的开展,在各方面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校园文化的塑造中,以主人翁的精神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各个群体的学生得到进步和发展,推动技工院校全面、和谐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校建设和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论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批高素质、实用型的专业人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要切实把职业技能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培养出更多职业型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在学生培养环节探索更适合现代学生身心发展的模式。社会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为学生最大程度地创造平等、尊重的环境,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潜能,真正培养出有情操、有道德、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高素质职业型复合人才,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从技工到英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