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8 15:20王壮彬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生态

王壮彬

(清远市清环环保有限公司,广东 清远 5115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先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在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方面,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极大地增加生态监测与评价的速度与精确度。此外,信息技术还能够为生态环境数据档案的生成与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现代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各类信息技术的特点,从而为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提供良好基础。

1 大数据的概念

一般来说,大数据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数量庞大、内容复杂的数据收集与整理,并从其中筛选出具有实际价值的数据来为相关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服务形态,其类型繁多,容量极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其存取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来源分散、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够高效地从数据流中挑选出新型知识[1]。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性、结果多样性以及处理速度高的三大特点。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增加了价值性、易变性以及真实性的特点。通过对大量多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能够从其中分散并得到不同数据的价值,从而催生出新型的数据服务机制。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包括对多样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其中包含元计算技术、云存储技术以及大数据思维等。

2 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数据的来源也越来越丰富。现阶段,我国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国土监测以及地质监测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其中,在生态环境大数据中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卫星监测数据、地面监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统计数据以及其他数据[2]。这些数据的采集主要依靠生态环境的在线监测系统、航天遥感采集测量、社会信息统计等。随着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逐步熟悉,互联网也成为采集生态环境图片、视频以及文字数据信息的重要渠道。生态环境大数据的类型多种多样、来源广泛且格式不相统一,为了提高其数据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在分析与使用之前还需要将新获得的数据与旧的历史数据进行结合处理。

3 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3.1 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是指收集与整理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因此,就需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来推动建立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网络,可更加便捷地监测大气、河流、海洋、植被等生态组分的变化,同时实现多种数据的相互整合。目前,在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已有较多种类的先进技术手段用来采集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数据,其中包括生态网络监测系统、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数据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现阶段,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通过遥感技术、环境监测站及无人机技术来获取相关的数据。与其他技术相比,遥感技术的涵盖范围更加广泛,在数据收集与处理方面也更加的全面与准确,并且其还具有实时性与动态性的特点,因此,目前生态环境检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大数据技术。不同的遥感传感器能够对不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所以遥感传感器能够为生态环境的监测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数据。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遥感传感器对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土地盐碱化状况进行分析,对不同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动态过程实施实时的监测。

环境监测站则主要是通过研究区域内的污染情况、资源以及物种生态等变化情况以获得相关的数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管理部门都可以建立起专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站,并通过数据共享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数据的全面覆盖,从而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3.2 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生态环境大数据是指连续观测生态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借助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与处理,以实现更深度的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挖掘。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的评价方面有着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为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对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评价、对生态环境多样性的评价以及对生态环境安全性的评价。在生态环境的评价过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利用智能软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分析与处理大量数据,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评价的效率及其准确度。

现阶段,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遥感技术,其不仅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更加便捷的、快速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生态环境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还能为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充足的科学数据支持。借助大数据技术还能够有效收集到大范围内的土壤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相关的行政数据,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有效支持。此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了解一个区域内历史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相关信息,并为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能够为区域内生态环境的治理、改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目前,我国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其中包括利用生态环境遥感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指标的对象,评价技术手段以及探索合适的方法与模型。正式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适用于较多区域内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的评价,其中详细地说明了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以及不同指标的计算方法。

4 大数据在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虽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组成十分复杂,使得大数据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首先是数据获取方面的问题[3],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时间较晚,虽然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实践经验方面还稍有欠缺。再加上我国地域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部分偏远地区生态环境难以被检测系统全面覆盖,或者由于技术原因,使得检测数据获取不够全面。同时,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足,使得监测数据不能够得到及时存储与处理。其次是数据整合方面的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主要由不同部门与单位收集,数据内容庞大、复杂且格式多样,不同部门整理的数据中仍存在较多无效数据,给整合工作的推进增加了难度。此外,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区域单位之间存在工作配合方面的问题,在数据共享方面较为落后。最后是有效数据利用方面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且缺乏更加专业的数据处理体系,使得数据的收集与应用受到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4]。所以,相关人员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检测与评价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并再次技术上对其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逐步建立起专业的数据处理体系,从而最终有效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与生态环境检测评价工作的效率。

5 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进行及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不仅能为我国不同区域内生态环境数据的获取提供便利,还能为我国生态环境进一步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但是我国在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较多技术上的不足。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在充分了解大数据技术概念以及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大数据技术的价值,提高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监测生态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