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2021-11-28 15:20李嘉栋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毒性污染监测

李嘉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阜新 123000)

土壤是地球上所有动物得以繁衍生息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伴随着当今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逐步构建,农村土地状况的恶化问题持续加大。有研究表明,我国有17%的土壤成分显现出有毒物质含量过高的问题,这其中,重度污染情况所占比例大约为96%,仅余下4%为轻度和中度污染[1]。且污染类型大多以铅、镉、汞等三种重金属污染为主,另外属于多环芳烃类等一些有机物污染的情况排列第二,污染区域由我国东北区域蔓延到了西南区域,且有持续加深的势头。被草覆盖着的土壤受污染面积的比例亦达到了11%,故此,以留作农耕为基本目的土地也出现了大幅度品质下降的情况。其中污染程度较深的区域绝大部分分布于我们国家南部的珠江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及东北部的重工业老区,而我国中南部及西南部部分地区的土壤污染一般都属于重金属污染类型。

1 土壤品质评价要求及其污染成分判定

现阶段,我们国家土壤结构监测工艺及土壤恢复技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起步略迟,然而近些年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且构建出了一整套保护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等,因为受限于现实相对落后的土壤监测工艺及其不完好工程设备等因素,土壤监测工程发展的基础还不是很牢靠,故此,在土壤生态监测的操作控制上依然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1.1 评价项目

目前,土壤品质评定的一些相关项目及其科学化的评价程序添补了我国在环保管理方面的空白。针对土壤生态状况的评估项目涵盖了毒性程度评定、土壤内含成分评定及土壤环境管控效果评定两大类型。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土壤内是否含有毒性物质以及其中毒性物质含量是否过高两项内容,而超出毒性物浓度允许标准的程度可作为判定其污染状况的依据[2]。针对于土壤生态监测的工作涵盖如下内容:其一,对土壤成分中所含毒性物质的具体含量做出评定性分析,判定其土壤成分是否已受到了破坏;其二,以土壤状态值为基准性参考依据,把在检测过程中得知的毒物类别及其含量数值和相应的标准值做出对比,从而判定该土壤品质是否与要求的指标相匹配,并做出具体评论,进而完成土壤环境的技术评定;如果和土壤品质的技术要求不相吻合时,那就应当再研究出对应的治理程序。

1.2 土壤中毒类别判定

土壤受损类型的判别依据为精准确定土壤成分中是否掺入了其他的有毒性的物质。其中,一定要对土壤成分中所含的某些毒性物质具体含量做出测定,区分出具体的毒性物质品类及其相关的技术参数,借助于此项累积化的技术参数和对应的土壤成分基准值,并与现有的评定基准做出对照,由此来判定此土壤标本是否已受到外界毒性物质的侵染。

1.3 土壤中毒性物质超标判定

把土壤中含有的某些毒性物质和标准化土壤成分做出细致对照之后进行核定。通常而言,以土壤中某些毒性物的单项浓度参数来作为具体的判定依据,把分析得出的毒性物含量再做出具体的基准对照过程,尔后判定此种毒性物是否已经是浓度超高[3]。如果是其测定指数已经超出对应的浓度基准,那么此种毒性物浓度和土壤品质要求是不相符的,其必然会毒害相应的生态环境;如果没超标,那就符合于现有的土壤成分控制标准。

1.4 土壤受损状态级别的划分

土壤成分中的毒性物质对于土壤原有成分及其组成结构等技术指标的影响深度也就代表着其土壤的受毒害状况,其不但囊括了土壤基本成分及土体组成结构的变化状况,另外尚涵盖了相应的土体强度及土体外观变形深度,以及其中的酸碱性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农耕用土壤品质评定偏注于对土壤本身化学构成及酸碱性、毒性物含量等几项内容上的考核;针对于建筑工地土壤质量的评定则重点关注于其土体韧性及抑制变形功力等内容。核准土壤受损状况等级,第一,应当衡算出毒性物对土壤组成方面的影响层级,之后,把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数值做出平均;第二,对指标改变的摡率平均值再做出加权化平均,用加权平均法作为基本的判定基准,基于基准数值对土壤结构受损的况等级做出相应的划分。

2 我国现实土壤生态状况及监测控制分析

目前,我国土壤生态监测方面的工程技术及其操作装备尽管发展得还比较迟缓,并且也表现出很多的缺陷情况,然而现实有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对于土壤监测问题做出了系统化的研究[4]。知名学者邓正东就对土壤监测的控制过程做出了具体的分析,他指出,现实倘若需保证土壤监测指标的精准性及全面性,即一定要选用对应的质量管控手段。质量管控过程相伴于土壤监测的整体流程之中。譬如,初始阶段的分析测评、场地的分点取样,末尾阶段的结果评估及做出综合结论等,其中的各道环节均需做出严格化的质量评估。初始阶段的分点取样一定要遵从同等、灵活的原则,认真遵从《土壤质量监测评估技术规程》做出分点取样,进而真正实现后续监测评估的应有水平。操作者应深入观测现场,并展开针对相关样品的审查评定工作,其目的是要真正实现采集样本的示范性及有效性。在把样本运送到检测实验室的流程中及送达实验室后的标本投送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标本不再受到任何重复性的污染,选取那些已清洁好的实验工具,并对标本实施转送及封装过程。

开展于实验室内的土壤监测质量控制过程,其总体上是由质量分析管控、土壤基准对照等相关内容组成,其中分析过程的质量管控活动涵盖了精准度管控的操作过程,具有充分的重迭性、并行性及再展性显现出精密度很好的效果[4]。知名学者洪金明对我国现行土壤生态质量监测情况做出了剖析,且给出一些价值性的结论。目前我们国家土壤品质监测的总体过程,基本上涵盖了如下几项内容:其一,完善土壤生态监测管理制度体系,要想把土壤品质监测过程做得扎实,就必须对监测管理体系及相关制度做出充分的调整及优化过程,真正实现其应有的科学性、精细性及全面性,由此来切实达到监测过程的科学有效,为后面的土壤生态整治及复原拿出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其二,优化土壤生态监测工艺,由标本的选取及准备、实验程序的全面控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来完善监测工艺。样品收集及准备环节须按等量、随机性的控制要求,防止发生重复性污染情况,周密细致的做好标本样品的编号程序,并且应当针对其中的半挥发性、全挥发性物质,以及可实现萃取的有机物成分展开相应的分析过程,防止毒性物的反复性感染。对于参与监测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最大限度防止人为偏差的出现,监测确定值务必要大于96%,从而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准性。编制出精准的质量监控图做为优化监测工艺的基础保证。

业内学者刘子成曾在《土壤生态监测品质控制过程分析》一文中提出:土壤生态监测偏差总体来源于如下四个方面[5]:其一,不同区域的土壤成分彼此间呈现出一定的差别性,如果出现选取得不恰当、不完善以及选取样品不妥等情况,即会严重影响到选取数据的精准性,并由此影响到土壤质量监测的数据结果;其二,标本样品的运送及保管环节中的失误性操作也会极大地影响到样品的后续测定结果;其三,实验环节的不细致可导致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其四,再对所选样品做出二次式处理,在实验室检测环节中很可能会由于称量、测定过程等引发偏差,此类偏差是属于临时性偏差而且一般都偏小。针对如上几项问题做出相应的具体要求,以确保误差的最小化。

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必须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具有可靠性、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使土壤环境基础数据真实可靠[6]。完善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把控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监测方式.从各个环节上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从容应对土壤环境监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土壤检测质量控制过程能够得到圆满的实现。

3 结论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多种影响因素导致我国土壤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土壤环境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土壤环境污染监测的质量控制是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要严格遵循我国相关监测部门的统一要求,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综合论述了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各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监测技术。

猜你喜欢
毒性污染监测
中药毒性的本质与合理使用原则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成功
夏季高血压的困惑及自我监测管理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毒性中药宜久煎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