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监测常见问题的探讨

2021-11-28 15:20侯晓燕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噪声污染监测数据监测点

侯晓燕

(陇南市生态环境局康县分局,甘肃 陇南 746500)

在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做好噪声监测工作至关重要。噪声监测是噪声污染治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噪声监测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噪声监测设备落后、噪声监测点设置不当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噪声污染,其次分析了当前噪声监测常见问题,最后探讨了提升噪声监测水平的对策。

1 噪声污染概述

1.1 噪声定义

站在物理学角度上来说,噪声指振幅、频率无规律的震荡;站在环保的角度上来说,噪声是人们休息、工作或者学习时所不需要的声音。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说,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声音均为噪声[1]。噪声的出现,会给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工业、建筑业发展期间,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进而产生较大噪声。为实现对噪声的有效治理,非常有必要做好噪声监测工作。

1.2 噪声来源

1.2.1 建筑施工噪声

当前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规模越来越大,施工期间需要应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车辆,尤其是部分企业在夜间违法施工,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2]。

1.2.2 工业噪声

工业生产与发展过程涉及众多机械设备,设备运转所产生的噪声可分为气流噪声、机械噪声以及电磁噪声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1.2.3 交通噪声

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家家户户均购置了小汽车,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不仅会产生尾气污染,同时也是噪声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一些非法改装的车辆,排气筒噪声巨大,夜间非法“炸街”,严重影响人们的夜间休息。

1.2.4 社会噪声

社会噪声来源广泛,常见的有:广场舞音乐、营业性场所噪声、商业活动噪声等,这些噪声的存在,亦是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3]。

1.3 噪声污染特点

噪声被称之为慢性毒药,噪声污染具备局部性、暂时性以及多发性的特点。且噪声的传播距离是有限的,其声源分布分散,声源停止发声后则噪声消失,这也增加了噪声监测难度。

1.4 噪声污染监测的意义

1.4.1 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住密度越来越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质量问题。由于人口居住密度过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噪声,进而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通过加强噪声污染监测工作,及时的明确噪声来源,并及时展开治理,为人们营造更加安静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4.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于当前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噪声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噪声污染监测工作,及时控制噪声,提高全社会噪声污染治理意识,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助推城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3 城市吸引人才的要求

和高噪音污染城市相比较而言,人们必然更加喜欢在安静的城市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各个城市高度重视噪声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建设文明城市,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噪音过大,会降低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导致人才流失,加强噪声监测与控制,动态掌控噪声分贝,使城市更加安静、温馨,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2 当前噪声监测常见问题分析

2.1 噪声监测设备落后

新时期,噪声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监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声监测工作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使用先进、精密的监测设备实现动态化、实时化监测。当前,我们发现噪声监测设备落后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或者引入新型噪声监测设备,导致噪声监测效率低、准确性差,无法实现对噪声的精准有效控制,导致噪声污染失控,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2 监测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噪声监测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监测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监测人员自身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噪声监测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当前,由于噪声监测工作辛苦、工作量大、薪资福利待遇一般,无法形成良好的吸引力,优秀人才并不愿参与到该项工作中。与此同时,部分监测人员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实践操作技能,甚至有的噪声监测人员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的,无法实现对噪声的精准、有效监测,监测数据记录不完整、不准确,进而对后期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

2.3 噪声监测点设置不合理

噪声监测前,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噪声监测点,方可实现对噪声的科学有效监测,获得有效的监测数据。但是,当前在噪声监测过程中,噪声监测点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没有合理规划监测点,监测点和被测范围有障碍物,会影响监测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噪声状况。与此同时,在不同的环境下环境噪声污染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仅仅将监测点设置于特殊地段,所监测出的数据将不具备较高的实用性。此外,如监测时间点选择不合理,也会对噪声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2.4 监测数据梳理不标准

当前,部分地区、人员对于噪声监测工作的开展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建立完善的监测数据梳理标准,导致噪声监测数据得不到及时的梳理和分析,无法体现噪声污染状况[4]。所以要高度重视噪声监测数据整理工作,并以此为依据评价噪音污染状况。与此同时,个别操作人员自身取法较高的数据整理、分析能力,无法实现的噪声监测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整理,阻碍后期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3 提升噪声监测水平的对策探讨

3.1 提升监测人员专业水平

重视噪声监测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噪声监测队伍,为后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首先,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面向社会、高校公开招聘优秀人才,提高准入门槛,认真做好应聘人员的考核工作,入职前展开统一培训,提高薪资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满足新时期噪声监测工作需求。其次,制定完善的培训制度,定时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切实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噪声监测效率和质量。

3.2 合理调整噪声监测布局

科学合理的做好噪声监测布局工作,尽可能的减少盲区,获得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噪声监测数据[5]。要认真梳理噪声监测点选择条件,重点监测噪声污染严重的区域,加大监测密度和频率,所规划设置的监测点应符合噪声监测标准要求,避免出现监测密度不足或者监测密度过高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能够真实反映监测区域噪声污染状况,以便于制定更加有效的噪声污染治理对策。此外,应对噪声监测时段进行合理控制,针对稳态噪声,结合标准规范监测即可。针对非稳态噪声,应结合实际情况控制监测时间、频率,适当延长监测时间,便于获得全面、真实的噪声监测结果。

3.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是保证噪声监测工作是顺利进行的关键。新时期,要充分结合噪声监测工作特点、内容、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噪声监测工作,确保噪声监测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城市交通主干道、居民区、学校等区域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同时要严格控制车速,设置声音测试器,引导驾驶人员自觉遵守秩序和制度,减轻噪声污染。针对建筑场地,应严格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条例,禁止在夜间施工,如施工场地靠近居民区,应设置隔音墙,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音量,减轻噪音污染,避免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3.4 正确选择和校准监测仪器

结合实际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应用噪音监测仪器设备,明确不同型号声级计所适应的监测环境,并严格按照标准选择校准器,做好声学校准工作,将误差控制在0.5 DB内为宜。要定时定期做好对噪声监测设备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问题。工作人员在噪声监测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流程落实监测工作,禁止违规操作。

噪声污染治理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及时更新传统落后的仪器设备,引入应用现代化噪声监测设备,如:引进全天候和网络化的现代噪声监测设备,实现对多个噪声监测点的实时化、动态化、同步化监测,进而获得更加及时、完整、准确的噪声监测数据。GIS和CDMA1X等技术在噪声监测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CDMA1X能够提供便利的业务,通过合理设置监测仪器,借助CDMA1X即可自动化传输监测数据。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新型监测仪器设备的操作标准,定时定期保养维护噪声监测设备,制定健全完善的保养维护制度和计划,将保养维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减少仪器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性能,满足新时期噪声监测工作需求。

3.5 正确评价监测结果

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降低噪声监测数据质量。在雷电、暴风雨等天气状况下,会导致噪声监测数据出现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噪声监测工作的开展应重视对极端恶劣气象因素的规避,进而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噪声监测结果。认真采集和分析噪声监测期间获得的各项数据,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落实数据采集工作,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合理化分析监测数据,进而掌握监测区域内噪声分布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噪声污染治理对策,减轻噪声污染,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休息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噪声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噪声监测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噪声监测对策,提升噪声监测水平,为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居民工作、生活正常进行,助推城市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噪声污染监测数据监测点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噪声治理不应止于“民不举,官不究”
1/5欧洲人受噪声困扰
噪声污染公益海报设计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浅谈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优势
环保验收监测异常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探讨
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月度监测数据(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