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应用

2021-11-28 15:20毕小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土肥农作物肥料

毕小波

(辽宁省庄河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庄河 116400)

前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肥料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农业与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逐渐出现并被人们的所认可和推进,而在这样的种植环境下土肥管理技术逐渐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虽然说目前我国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是就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以土培管理技术来说因缺少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因失去养分而直接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产,加上土地的过度使用与不良耕种导致资源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将土肥管理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当中对于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应用土肥管理技术的意义

1.1 防止土地盐碱化

目前我国在农业种植方面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肆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除草剂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的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尤其对瓜果蔬菜的影响是最大的[1]。而将土肥管理技术应用于当前的农业种植当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盐碱化发展,并且相关的农技服务人员还会针对土壤的性质和养分含量展开测定,以测量数据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土肥管理方法,尤其是使用有机人粪尿肥料、发酵腐熟动植物废弃物和生物药剂以及物理防治等手段来彻底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1.2 有助于资源环境的优化与保护

由于地区的不同,土壤环境不同导致土壤的肥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随意使用,导致土壤原本的结构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土壤富营养化与土壤营养缺失两种极端情况。在面对缺失营养的土壤时一般农业生产者会选择通过施化肥的方式来为土壤补充营养,并促进植物的生长速度,但是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资源环境受到了破坏,从而限制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而针对富营养化的土壤来说一般不进行测量是很难发现的。因此,土肥管理技术是以环境资源保护作为出发点,通过土壤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选择有机液态肥为农作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并借此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

1.3 有利于保护型农业的发展

传统的耕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了,并且传统的耕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者过度使用土地,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朝着资源保护型的方向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相对较为稳定,所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对于维持我国现有经济的稳步上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耕种方式相比,土肥管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绝对的优势,并且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耕种方式对土地产生的负面影响,促使土地利用越来越合理化[3]。同时有机肥的优先使用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脚步,还能够完成农业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是实现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发展的关键。

2 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的应用

2.1 测定土壤肥料

土肥管理技术就是利用试验的方式去测量土壤当前的肥力与肥料含量,从而有根据地展开肥料的选择和实施。由于农作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其所需要的肥料含量也不尽相同,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土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保证农作物在生长期间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另外土壤肥料的测定能够妥善地解决肥料与农作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并实现为农作生长提供养分的目标。但是在展开土壤肥料测定期间需要重视对土壤肥料品质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施肥的过程中就能够避免有毒物质进入到土地当中,实现对肥料及肥量的控制,促进资源保护型农业的顺利发展。

2.2 提升土壤养分

想要实现提升土壤养分的目标就必须要将土肥管理技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现对土壤养分的科学化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发展提供条件。一般来说在农业生产期间,土肥的作用是为农作物提供一个温床,在满足农作物生长期间对肥料、热量以及水分的需求后,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土肥管理技术的应用。正常情况下土肥是基于土壤表层的,且土质较为疏松,是农作物生长期间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在针对土壤养分管理期间,需要重视和提升对农作物营养的组成及土壤保护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最大限度地避免其对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4]。此外,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其生长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含量都不尽相同,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农作物的种类以及对营养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3 秸秆还田

实际上我国农业发展期间秸秆还田一直被广泛地利用,但是利用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的秸秆还田就是在农作物完成收获后,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将秸秆进行粉碎并撒入田地当中作为肥料,因为秸秆中富有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将其撒入田中腐烂后就会慢慢渗透至土壤当中,提升土壤的肥力。同时秸秆还田是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既实现了资源的节约,也实现了土壤环境的改善。并且将秸秆覆盖至土壤中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土壤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水分蒸发现象,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秸秆还田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破坏害虫的生产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所以将土肥管理技术应用于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当中需要按照实际发展现状去合理地控制秸秆还田过程,并通过观察展开及时调整,将秸秆还田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

2.4 实现绿肥种植与无环境负荷型施肥

在土肥管理技术当中绿肥种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能够增强土壤的养肥,还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定的条件。在开展绿肥种植期间,需要提前完成绿色植物碾碎的工作,并将碾碎后的绿植撒入到土壤当中。通常情况中最常见到和使用的绿植是以豆科植物为主,因为豆科植物能够将足够的氮肥留在土壤当中,增加土壤中的氮肥,从而有效减少化肥的应用,规避了化肥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土壤板结以及盐类积蓄的现象频繁发生,促使农业生产者可以选择使用无环境负荷性施肥手段来为农作物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5]。因为无环境负荷型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并缓解土壤负荷,实现土地的持续种植。另外在农业生产期间还需要选择撒石灰的方法来对土壤中的酸碱度展开合理调节,这样可以缓解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

3 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发展理念下的发展趋势

3.1 实现营养物质的循环使用

基于营养循环的角度上来说,科学合理的土肥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期间的营养物质循环使用,并且在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减少作物生长期间对营养物质的消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农业发展成本,还能够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6]。例如:借助水培法来完成水培植物时需要通过测定植物整个生长过程对营养的需求量,从而以此为依据展开针对性的施肥,并利用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来彻底改善其生长环境与细菌的增长,实现降低植物患病率的目标。

3.2 科学预防病虫害

病虫害是农业种植过程中最令人困扰的一件事,所以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中应用土肥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病虫害的预防。利用对营养物质的合理控制与分配来加强农作物本身的病虫害抵抗能力,通过多种不同的预防手段来合理地将硅元素等具备抗病虫效果的药物掺入到肥料中再逐渐渗入土壤当中。

4 结论

总之,土肥管理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型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防止土地盐碱化,还有助于资源环境的优化与保护,是促进保护型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应用土肥管理技术期间需要从土壤肥料测定、提升土壤养分、秸秆还田、实现绿肥种植与无环境负荷型施肥方面入手,在改善土地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脚步。

猜你喜欢
土肥农作物肥料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土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普及土肥适用技术完善农业绿色发展
浅谈农业生产中土肥技术推广现状
探究土肥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