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职业能力内涵及培养研究

2021-11-28 14:25林咏竹
魅力中国 2021年18期
关键词:特校盲生触觉

林咏竹

(西秀区特殊教育学校,贵州 安顺 561000)

一、盲生职业能力

盲生职业能力是指残疾学生根据身心特点,结合具体情境和任务关系完成工作任务(服务或产品)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即残疾学生的工作任务的“胜任力”,包括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精神四个维度。

(一)生活能力方面

1.在运动能力方面,盲生虽然无肢体残疾或功能障碍,但是由于视觉功能受限,在行走和取物方面,需要他人辅助,熟悉之后需要触觉代偿。盲生在外出行走时需要盲杖辅助或他人帮忙。

2.在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通过对环境的熟悉,盲生会形成相应的心理地图,相应地通过触觉、嗅觉等进行功能代偿。通过熟悉或训练后,基本能够顺利更衣、如厕、洗漱,自我修饰,在进食方面则需要别人指示菜肴方位,或别人帮助把菜夹到饭碗中。

3.在交流能力方面,打电话沟通无障碍。语言交流正常,阅读和书写可以通过盲文实现,也可通过手机软件,把汉字转换成语言进行阅读。计算机使用方面需要专门的培训或转换设备,能够通过触觉、嗅觉、听觉等感觉通道标记路线。

4.在家务劳动方面,外出购物等可通过语言交流及其他感觉代偿。备餐等需要使用刀具时、燃气等需注意安全。洗衣方面无障碍,使用家具及环境控制器,需他人指明位置及功能,之后使用无障碍。

(二)学习能力方面

1.在知识获得方面,盲生以听觉及触觉为主,听觉注意力较集中,而且听觉辨别能力较强。盲生对于抽象概念形成较为困难,缺乏视觉表象。[1]由于获取知识的感觉通道较为单一,课堂上容易受到其他声音、气味干扰。

2.在技能习得方面,盲生多以触觉和本体感觉为主。盲生空间知觉准确性不高,注意分配的任务通过训练可以提升。比较适合简单重复动作训练,动作记忆及言语记忆较强。操作顺序及步骤以动作思维和空间想象为主。

3.在工作思维的形成方面,盲生语言理解及记忆功能较强,但是抽象概念掌握较难。盲生动作及肌肉记忆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有限[2]由于触觉的代偿功能有限,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容易以偏概全,较难形成完整连贯的工作思维。

(三)职业实践能力

1.在理论知识和经验到技能操作的转化方面,盲生需要具体形象思维支持,尤其是以本体感觉为媒介。因此,理论知识需要以盲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并且便于理解及操作。

2.在具体情境操作方面,由于视觉受限,物品摆放位置及顺序应固定,并且避免发生危险。盲生工作记忆与常人无显著差异,注意分配及转移方面较好,但是注意避免视觉通道参与。由于言语发展无异常,盲生元认知方面发展较好,在计划能力方面可以通过训练提升,调节和监控能力方面,对于听觉和触觉方面较为敏感,但是其问题解决能力相对较差。[3]

3.在工作场内人际沟通方面,虽然盲生听力和语言功能无障碍,但是与健全人沟通交流较少,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并且情绪不稳定。盲生情感体验少,对别人关心程度较低,并且缺乏安全感。遇到困难时,盲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意志力较差。

4.在产品和服务评价方面,由于自身原因,大多需要结合他人主观评价,对于改进方向和措施,在理解和转化为具体操作能力方面较差。

(四)职业精神

1.在职业意向方面,由于视觉受限,对职业缺乏完整系统的认知,很难从利弊双方综合考虑。在薪酬方面估计略高,可选职业有限。

2.在职业认同方面,部分盲生对按摩不感兴趣甚至抵制,大部分盲生则是迫于生计,并非出自对职业的了解和热爱。按摩技能与熟手之间还有差距,初期以学徒为主,薪酬较低。多数盲生在入职前三年频繁换按摩院,三年之后则较为稳定。

3.在工作态度的内化方面,盲生意志力较差,学习动机缺乏。与健全人尤其是顾客沟通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能力也有待提高。大部分盲生并未建立服务意识,从学生到从业者之间的角色转变及社会适应时间较长。

4.在职业发展方面,大部分盲生初期学习动机较强,在专业技术方面有一定目标和动力,但是很少出于对按摩技术的深入钻研,大多基于经济上考虑,大部分盲生希望几年之后开一家自己的按摩院。

二、盲生职业能力培养

(一)专业及课程设置

1.在培养目标方面,大部分特校相对明确,比较统一的就是培养盲生的文化知识,和按摩的专业技能。多数特校在知识讲授方面沿用传统的普校初中教材,认为通过讲授学生可以掌握所需文化及知识。按摩的专业技能训练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到初中毕业,熟悉按摩基本技法。传统的培养目标虽然可以兼顾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二者间有所脱节。

2.在专业设置方面,虽然也有部分特校开设音乐、手工编织等课程,但是从近年来就业来看,最主要还是按摩行业。盲生专业设置方面过于单一,虽然与盲生的身心特点有关,但是也使大部分盲生就业时受到局限,部分盲生对按摩并不感兴趣,却被迫只能以之谋生。因此,在盲生职教专业方面,亟需教育部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开发,确保一千七百万盲人多渠道就业。

3.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首先,基础文化知识比重过大,且与时代及盲生实际工作生活脱节。其次,关于盲生所需要的心理健康、人际交流、职业礼仪方面,基本未开设课程。再次,专业技能课程未能完全开展。《人体解剖学》、《经络》等课程由于盲生认知水平所限和课时所限,未单独设立学科,导致盲生对按摩专业理论体系难以建构。

(二)技能培养

1.教材开发。(1)基础文化知识方面。根据本校实际,对教材进行修编,减少脱离时代和抽象教条等内容,增加其生活适应方面内容。例如:在语文方面,可以减少脱离时代背景的课文,把思想性教育类课文结合当前实际,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数学方面,可以减少方程等复杂运算,在比例及加减乘除方面联系实际生活进行修订。在英语方面,可以适当减少写作方面,增加口语表达和按摩相关专业术语。(2)专业理论知识。由于按摩涉及学科众多,课时有限,因此,需要教师对所有学科体系整体把控,并通过按摩的具体操作中逐步体现。(3)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可以根据盲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自身及教学经验,按摩专业技能指导手册,并且标注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等。(4)职业礼仪。通过网上资料或者普通中职教材进行改编,着重在站姿、肢体语言的方面,并且培养盲生的职业敬语。(5)人际沟通。以盲生的生活、工作等环境为中心,着重培养盲生与周围健全人的语言沟通,并且培养盲生交流技巧。

2.教学方法方面。第一,在专业知识方面,多数特校教师以讲授法为主,遇到抽象概念,盲生难以理解,应该把抽象概念结合具体事例,深入浅出,避免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上,注重把专业知识融入具体操作之中,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建立项目或任务为中心的工作体系。教学教具使用上,注重听觉和触觉的潜能开发,给予盲生更多感性认识。第二、在专业技能方面,把具体动作要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操作中总结注意事项。要善于把整个按摩流程分成独立的单元,最后把各个单元串联整合。在实际操作中,除了盲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体验操作外,鼓励盲生分组合作,教师发布项目,学生合作完成全部步骤,采用小组竞争机制,训练盲生在真实工作场中的工作交流能力。第三、在角色方面,教师不仅仅是指导者,又是体验者,可以模拟不同类型的顾客,制造问题情境,鼓励盲生尝试解决问题,并且提升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解决问题能力。

3.家校合作。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盲生亲子沟通方面并不顺畅。绝大部分家长重视盲生生理上的需求,但是对于盲生的心理需求却并不了解。因此,亲子沟通方面,虽有形式,内容却不够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沟通能力,表达情绪情感的合理方式,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进行相关训练,也需要家长配合,并且学会如何与盲生进行心理交流。在假期时可以鼓励盲生主动交流,并且尝试与周围健全邻居进行交流实践。其次,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所以假期期间,需要家长配合,能让盲生有更多机会,在周围人身上可以进行按摩实践,利用盲生家长的资源,形成广泛的人脉网络,有助于盲生实践技能的提升,拓展盲生就业途径和渠道。

4.心理辅导与融合教育。目前,大部分特校没有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对于盲生而言,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情绪,在人际交往方面偏于内倾性,对他人情感淡漠等,必要而及时的心理疏导,有助于盲生保持心理健康,并且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在多元融合教育方面,可以鼓励盲生与中职学生多进行交流,邀请其入校进行互动。

(三)保障服务

1.校企合作在盲生职业教育方面,可以体现为以下方面:引启入校、跟岗实习、院校合作。引启入校可以与当地爱心企业联系,将按摩作为公司福利,定期到特校由学生按摩,给予一定报酬,可以增加盲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为盲生增加真实的按摩经验。跟岗实习则是三年级学生走出去,到公立或私立按摩院,在真实的工作场中进行按摩实践。院校合作则是与中医药学院等合作交流,共同提升盲生专业素质。

2.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在“引进来”方面,招募优秀盲人按摩师,并且努力解决编制,鼓励盲人教师安心扎根特校,深入钻研职业教学。招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等专业教师,为建立完整按摩体系打下基础。在“走出去”方面,鼓励本校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培训。

3.考核评价方面。在技能评价方面,首先,盲人教师经验丰富,但是主观性较强。其次,由于条件所限,部分病症则无实践机会,进而无法针对性评价。最后,评价未能在真实情境中,对盲生的职业礼仪、人际沟通和突发问题解决等环节进行考核。

4.职业精神方面。第一、在职业选择方面,盲生选择有限,90%以上只能选择按摩专业,其余在调音师等方面,门槛及条件过高,比例过小,不足以成为普选专业。在职业期望方面,盲生薪酬预期与实际较为相符,但是对就业初期的环境及困难预期不够。因此,拓展盲生的就业渠道亟待开展。第二、在职业认同方面,部分盲生并不喜爱按摩,认为环境较差,工资较低,不被别人尊重,没有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因此,对盲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尤为重要。改变盲生对按摩职业的非理性认知,增加其职业成就感。第三、在职业发展方面,首先,对盲生职业礼仪进行相关培训,避免因为盲态、卫生及服务态度等方面影响其专业技能发挥。其次,对盲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提升。训练盲生在求助健全人、与顾客交流时的语言技巧。最后,各级残联定期组织按摩短期培训,并且根据情况颁发职业证书。

(四)社会支持

1.康复服务方面。对于低视力的盲生,应该通过医教结合,对其视力进行康复。例如泉州特殊教育学校,在此方面承担国家级项目,对于低视盲生进行医学康复。对于全盲生,虽然在视觉上无法康复,但是可以通过听觉、触觉等感觉代偿训练,使盲生在生活适应方面,得以提升。教育服务方面。经过调研发现,未经特校教育的盲生,主要依靠听觉;而经过特校教育的盲生,则主要依靠触觉。盲文等教育途径既训练了盲生的触觉感知,又增加其知识获得渠道。另外,教育也应与生活适应、职业训练紧密联系,并且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政府支持方面。首先,政府要严格监督。落实盲生就业实际,并且监督私人按摩院,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完善职业保障。其次,各级残联要根据本区现实,多举行各级短期按摩培训,鼓励盲人在工作中继续深造,并且及时颁发按摩资格证书。最后,政府及残联应该倡导广大企业,积极招收盲人员工,扩大盲人就业渠道。

猜你喜欢
特校盲生触觉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在科研支持下的特校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特校美术课堂幼儿想象力的开发和培养
船内船外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特校校园生活
触摸远隔重洋的你解密触觉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