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21-11-28 00:43胡诚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必要性

胡诚

摘要: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从业者应具有的一种职业精神,对从业者提出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工匠精神为我国中职班主任培育学生提供了指导方向,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成长为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的个人价值在社会中得以良好的实现。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含义入手,对中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中职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工匠精神;概念;意义;必要性;措施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于没考上普高的学生,这些学生被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他们被迫来到中职学校,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浑浑噩噩过日子,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形成了优先保证升学率和就业的办学理念,重视传授知识、技能,却轻视“育人”工作,片面追求高考上线率和技能大赛的成绩,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此,学校应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深化课改,将职业素养纳入课堂教学中,让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扎根、开花、结果,实现中职学生的人生华丽转变,实现中职学生自身的“中国梦”。

二、什么是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指的是工匠对于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它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优秀的工匠都专注于不断雕琢和改善自己的产品及工艺,他们对细节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对精品有着执著的坚持,将工作做到极致。

很多人认为,工匠也就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劳动者,把这些工作做好、做细、做精。其实,工匠有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体现了工匠精神。

2.工匠精神的意义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出现一种不良风气:很多制造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提升。长此以往,产品失去了品质灵魂,必定使企业的名声和产品的口碑大打折扣,最终被市场所淘汰,难以长远发展。

将工匠精神并引入职业教育中,中职学校必须从入学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从而实现中职学生“人生梦”,对于改变职业教育的形象,对于调整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1.工匠精神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离不开大国工匠精神的坚实支撑。近几年,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和电饭煲等,这深深刺痛了中国社会的神经。“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已不再是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品质、创意、人文关怀、参与感。于是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最关键是重塑工匠精神,脚踏实地,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加注重细节,创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民族品牌。

2.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应该树立的信念,却也是中职教育容易忽视的一个盲区。职业教育与普高教育不同,其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对本地企业的调查,不部分企业对就业者的要求: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吃苦耐劳,具有责任心。因此,中职学校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以敬畏的姿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中。

3.工匠精神是学生立足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面对不同的职业岗位,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往往强调工作严谨,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中职学校在塑造学生素养时,若能强化其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和个人职业的发展。

三、中职班主任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就是与高考接轨,只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对学生的素养的培养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职业素养的缺失。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其次,社会和家庭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肯定技能人才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摆脱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影响。只有将知识的传授、技能培养与工匠精神培养融为一体,不仅使学生有一技之长,还具有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牢固的职业信念。

2.弘扬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才够使中职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将工匠精神培育成职业教育文化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因此,班主任可以配合学校积极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充分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断地使工匠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内心、行动上来。

3.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不可能成为一位大国工匠。平时授课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使学生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学习、工作,以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职业。

4.提高班主任的职业素养

教师问题是职业教育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双师型的教师匮乏,另一方面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少企业的实战经验,因此,不能很好地对口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谈及工匠精神。解决师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拓宽人才来源渠道,从企业聘请优秀的员工来中职任教。二是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在职培训,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应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规范和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四、小結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心中。长期以来,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是我们的职业教育的问题所在。愿所有中职学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让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安娜.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研究[J].法制博览,2019(21):54-55.

[2]李曌.浅谈新时代高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发展与培育[J].山西青年,2020(4):48-49.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中职学校必要性
德育工作浅谈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