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背景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完善路径

2021-11-29 01:15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监狱民警

田 勇

(四川省达州监狱,四川 达州 635025;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执行检察研究中心,北京 100872)

监狱人民警察依法管理监狱、执行刑罚、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等活动,受法律保护。在执勤一线,基层监狱民警时刻面临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任务,更容易因发生心理应激障碍而影响监管安全与改造质量。[1]随着疫情防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已经进入“后疫情时代”,监狱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将长期处于常态化的“高压”态势。身处常态化防疫第一线,监狱民警一方面要投入到紧张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中,另一方面还不得不面对监管罪犯压力与风险,时刻承担着极大的心理负荷,如何保护其身心健康成为保持全面决胜防控疫情总体形势的重要挑战之一。通过剖析后疫情背景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的价值要素,分析了解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完善路径的对策建议,不仅有利于确保监管安全稳定,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监狱民警队伍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持续巩固当前抗击疫情战略性成果,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双胜利。

一、后疫情背景下保障监狱民警心理健康的价值要素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及不确定性,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防疫形势的长期存在,将对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后疫情背景下如何切实保障监狱民警心理健康,进一步提升民警队伍应急执法能力水平,已经成为摆在监狱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监狱工作的性质、特点、职责和任务,决定了监狱民警需要承担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将导致监狱系统实施封闭管理,其心理压力必然会随着执勤任务的增加持续攀升。心理素质是监狱警察综合素质的基础内容,心理健康是队伍素质的重要方面,战斗力水平是民警队伍建设的根本指标。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长期存在的后疫情时期,必将对监狱民警队伍心理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心理健康保障是当前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不断提升监狱应对疫情等紧急突发性危机事件中队伍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二)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做好后疫情时期监狱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监管改造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场“大考”。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是新时代中国监狱人民警察重要的责任与担当。监狱人民警察必须时刻践行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冲锋在前,经受考验。做好监狱民警的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民警队伍的战时管理、教育和培养,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发挥关键性作用。然而,监狱民警作为特殊战场的无私奉献者,随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民警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降低民警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确保把新时代从优待警落到实处的重要体现

从优待警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监狱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是凝心聚力的重要保证。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工作是落实从优待警的重要举措,是疏解民警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确保后疫情背景下一线监狱民警时刻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投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监管改造工作当中去,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授旗仪式上致训词提出的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指示精神,[2]制定相关策略保护好民警身心健康,不断推进完善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从而把从优待警的政策方针落地落实。

(四)助力战疫胜利及监管秩序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

在应对突发事件紧急管理的执勤模式下,监狱民警将会面临着更高水平的工作风险、更强水平的工作强度、更重负荷的工作任务,导致其更易发生心理应激障碍而影响监管安全与改造质量。我国监狱系统在后疫情时期全面启动“随时备战”的执勤模式以来,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绝对防线。但与此同时,监狱民警不得不面临着紧张繁重的防控任务和罪犯监管压力陡增的隐患和风险。心理健康是监狱民警在执法管理过程中保持旺盛战斗力和有效应对工作压力的重要要素,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民警执法工作效率与水平。因此,在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背景下不断加强监狱民警的心理健康保护,是确保疫情防控决定性胜利以及监管改造场所秩序持续安全稳定的强大动力。

二、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面临的难点及问题

基于前期实证调研发现,疫情防控期间监狱基层民警疑似发生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承担着极大的心理负荷。监狱机关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入剖析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推动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下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工作不断发展,助力推进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突发干预机制未健全

一是体系未健全工作难到位。目前监狱系统仍然面临监管安全、生产经济与任务繁重艰巨的巨大挑战,部分基层监狱无暇顾及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置和专用场地设施等方面仍然欠缺。二是制度不完善工作难推进。长期以来,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覆盖面较窄,即时性、科学性不强,省(区、市)监狱管理局民警心理健康指导站和片区民警心理健康联络站的作用发挥不够,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缺乏保障此项工作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干预不全面工作难有效。目前针对疫情等紧急突发危机事件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干预体系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民警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有效疏导干预治疗,心理压力持续存在,损害其身心健康,直接影响队伍战斗力水平。

(二)监狱重视程度不统一,领导落实能力待提高

近年来,监狱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战时管理期间,各级不断增添措施,选派心理健康团队,加强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工作。但在基层一线,有的领导干部虽也认识到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因防控任务繁重和监管压力剧增等情况,导致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被搁置,上级要求落地落实落小落细还有差距;有的领导干部对民警队伍管理和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欠缺,水平不高、方法不多,难以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发生原因及要害,工作被动或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有的领导对民警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不甚了解,把民警心理健康上的一些问题,简单地当作“思想消极”或“不守纪律”来对待和处理,仅简单地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和引用规章制度管理等措施。

(三)基层监狱工作强度高,后勤保障工作不及时

监狱属于国家刑罚执行机关,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监狱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戒备状态。随着后疫情时代常态化防控形势的到来,监狱机关将面临着封闭式管理的“备战”状态,一线民警面临更加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和更加巨大的工作压力,心理负荷沉重。个别老同志和个别身体状态不好的同志长期在一线坚守,身心更易疲惫。后疫情时期,监狱系统随时可能重新进入防控疫情执行“14+14+14”的执勤备勤模式,[3]参加封闭执勤备勤的一线民警心理应激反应更易出现,加重民警心理不良情绪。封闭执勤备勤使监狱民警长时间不能回家照顾父母孩子产生的自责愧疚情绪,特别是当家庭出现现实困难的时候,出现心理忧虑,更易诱发心理问题。

(四)监狱警察心理健康意识弱,心理减压调适技巧少

2020年疫情防控战时管理以来,监狱人民警察以敏锐的政治意识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迅速投入防疫一线当中,封闭性、持续性执勤备勤累计多达两百余天。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监狱民警面对的是工作环境更封闭、工作任务更繁重、工作压力更多元,使其精神负担更加沉重。同时,由于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的紧急性、严重性、不确定性以及监狱防控措施的高度封闭、监管场所人员高度密集、工作任务急剧加重等均导致民警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理应激反应理论指出,人的应激状态发展分为警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加速进入衰竭期,产生心理问题。[4]在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时期,一线民警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备过硬的身心素质,但目前许多监狱警察受过专业心理培训的很少,心理健康意识和预防意识缺乏,心理调适技巧有限,调适方法简单,不能有效应对疫情等紧急状态下引发的心理问题。

三、后疫情背景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完善的对策建议

总体上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发展态势较好,但多数工作仍处于探索性阶段。监狱系统应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从各个保障工作方面上下功夫,不断健全完善更为科学的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从制度层面有效降低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下监狱民警的心理压力,提升队伍综合执法能力水平,助力夺取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与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双胜利。

(一)健全与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的法律保障机制

监狱人民警察时刻面临复杂的执法环境、高强度的职业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因此,监狱机关应不断健全完善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保障的法律制度体系。监狱系统应根据国家《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规定,结合各省监狱工作实际情况与特点,逐步建立健全“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服务制度”“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医疗制度”“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健康保密条例”等制度规定,让各级职能部门及专业机构在监狱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保护等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民警心理健康保障工作全面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确保监狱民警的身心健康服务相关工作得到法律的支持与保障。

(二)健全与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协作机制

监狱机关要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监狱系统警察队伍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协作机制。将民警职工和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疏导工作纳入监狱工作整体部署,设置省厅局领导、专业指导和监狱工作的三级平台协调开展相关工作。广泛邀请心理专家、心理援助小组、心理咨询热线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狱民警心理干预工作,及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缓解心理压力,消解不良情绪。积极探索建立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对遇有重大变故或突发事件的民警及时提供科学的心理支持援助,为减轻民警突发性心理应激,维护心理健康提供制度保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主动争取与政府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如医院、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民间组织(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咨询援助团队等)以及专家学者在民警心理健康保障的法律法规、方式方法、人员配备、信息完善和经费保障等方面的联动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打造统一、协调、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组织协作体系。

(三)健全与完善从优待警的权益保障机制

落实从优待警的权益保障制度,是确保监狱民警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基础。监狱机关应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加大监狱警察职业保障力度,健全完善民警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和受害保障救济机制,及时启动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下战时表彰奖励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向基层一线和实战单位倾斜。紧紧围绕监管一线的主战场,全力落实关心关爱措施,严格落实“关于激励司法行政系统党员干部在重大战役中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等规定,对在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时表现特别优秀、成绩特别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简化手续,即时表彰,鼓舞队伍必胜士气,提升监狱民警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建立专业的战时宣传队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大与社会媒体的沟通联系,及时公开通报情况,不断唱响主要旋律,传递正能量,大张旗鼓地宣传监狱民警在平时默默守护社会稳定,疫情等紧急战时状态勇敢逆行的事迹,树立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提升社会地位。

(四)健全与完善队伍培训的教育保障机制

监狱人民警察作为教育改造罪犯的主体,其综合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监狱的监管安全、整体执法水平以及罪犯改造质量高低。监狱民警“除了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心理矫正,提高职业素养以外,还要进行职业心理训练,才能克服和避免由于工作环境和职业条件带来的不利因素,防止和克服职业心理障碍的产生”。[5]因此,依托司法行政系统所属院校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发挥其在培训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民警继续教育、新警及警衔晋升培训中,增加开设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课程,有效构建司法警校与监狱机关有效协作的心理素养教育保障体系。同时,持续加强和规范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储备库建设,通过外聘高水平专家队伍、组建内部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加强心理工作人才培养等方式,不断完善监狱系统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心理健康队伍保障体系。

(五)健全与完善心理健康管理的社会支持机制

整个社会环境为监狱民警提供的心理援助称之为社会支持。一方面,打造民警心理健康管理的内部支持系统。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要求,推动紧急状态下的各项工作制度、执勤模式和管理规范可持续运行;引导民警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主动了解和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正确调适不良情绪;利用好狱内各种宣传载体,传播心理健康保护技巧,丰富狱内生活,激励战斗士气;利用好智能警务终端,增加与家人视频和通话时长,互通彼此状况;做好民警家庭保障工作,最大限度为一线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获取系统外部支持。在疫情等突发危机事件压力情境下,监狱机关应主动通过增进与民警家属的情感维护、增进与群众的联系沟通、增进与媒体的交流合作等方式加强对民警心理健康的外部支持;力争扩充警力编制,充实一线力量,避免因警力不足带来的高负荷高压力,暂缓或减少会议考核等工作,简化工作传达审核程序,防止指令频繁,真正做到为基层一线民警减负助力。

四、结语

恩格斯曾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6]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对于国家、人民来说是一场大考,对于人民警察等执法者而言也是一场大考。在后疫情背景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研究是一个全新课题,需要持续深入探索。监狱机关作为处置国家突发事件的中坚力量,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总结疫情防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取得的成果经验,不断提升保护心理健康工作效能,使监狱民警能够时刻保持有效应对新时期更多执法风险与挑战的精神状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与人民幸福。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监狱民警
干了来自父母的这杯冷笑话
致敬 中国人民警察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中国人民警察节”开始设立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巧扩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