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文化要素浅论

2021-11-29 02:24谢冬冰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母校校友大学

谢冬冰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以来,中国的开放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自身的文化谱系。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已经开启的时代背景下,对开放大学文化要素加以历史观照,继承开放大学已经形成的文化菁华,吸收正在或即将到来的先进文化元素,为形成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开放大学文化思考探索。

一、教学文化:以人为本服务全民

开放大学的教育对象是星罗棋布于广大城乡的社会大众。建校以来,从广播电视教学到网络教学,到移动APP教学,到依托5G平台的教学传输系统,开放教育不断实现自我革命。今天的开放大学已经具备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科技条件,实践了服务全民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属性。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英国开放大学(下称“英开”)首任名誉校长格罗瑟1969年在就职演说中说道:“摆在我们面前首要的,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人的开放,是满足千千万万完全有能力参与高等教育学习的人们,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机会,或者以前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或者当他们意识到有此需要时为时已晚……不过我们的目标还要更宽更高,无论何处,只要还有不曾得到满足的高等教育需求,就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1]中央电大初建时同样确立了高标准,当时在世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著名人文学者周汝昌等都是中央电大特邀教师,为全国电大生录制视频课程。42年来,电大毕业生中的很多人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劳模或领导。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国家和社会不断走向富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照历史,开放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大致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第一,面向大众,服务人人。大众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开放教育在体量上形成了中国的巨型大学。第二,终身教育的龙头和抓手。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把终身教育的使命赋予开放大学,从时间维度上决定了开放大学的学生年龄跨越青年和老年。第三,学分银行的学分互认功能符合快节奏发展的高效社会。学分互认模式尽管仍在探索之中,但减少重复劳动,实现不同高校间相同学科的学分互认符合全民终身学习的迫切需要。第四,高速传播的海量课程。持之以恒地开发优质课程并采用最有效最先进的媒体和技术传播学习资源,正在到来的5G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为全民终身学习带来无限的可选择性。第五,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开放大学除了不断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还大量聘用普通高校的著名学者、教授等优质师资参与教学和课程建设,指导学科发展,形成了集中社会力量办大学的鲜明特色。第六,坚守质量第一的办学标准。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中,在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中,质量标准永远不能退让。

(二)“双导师”的教学保障

“双导师”制的教学保障体系是开放大学的特色。2013年12月,江苏开放大学发布了《江苏开放大学“学务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1.江苏开放大学学生服务与管理实行学务导师制。2.学务导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具体责任人。3.学务导师实行属地聘任与管理。凡承担学历教育任务的二级学院及相关办学单位必须配备学务导师。”学务导师负责学生服务与管理,课程导师负责专业学习,学务导师与课程导师相互配合,有效保证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学生群体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以及教学标准的刚性要求,决定了开放大学学务导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掌握的技能必须远超普通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他们必须以更加坚韧的意志对待自己的工作,以更具包容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学校有家的归属感。所以,“双导师”队伍的素质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关键,也将成为开放大学管理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三)信息化的教学支持

开放教育一直紧跟信息革命的步伐,不断迭代传播载体。中国开放教育最初的信息传播手段是广播,广播只可听音不能见图,存在先天不足。电视普及后,声画一体的视觉传播立即超越了广播,从广播到电视实现了两种媒介的代际飞跃。有了电视,广播在教学中就基本退出了。

网络的进步,使得电视在教学中也基本停用了。当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几乎全是依托网络平台和手机APP的在线课程。5G网络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必将把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推到一个新的高度。5G传输使异地直播几近零延时,将使工程技术专业的过程性网络教学实现同步进行,使网络终端变成另一个现场。5G时代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实现万物互联的同时,将学习化繁为简,使学习更加便捷。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开放教育呈现给人们的文化景观将是这样的: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将可视可感,任何复杂抽象的原理皆可通过三维甚至四维模型直观显现,远程开放教育将更加有趣,更有现场感,四维时空的可视文化成为主流,信息到达之处皆是学习殿堂。

(四)系统化的教学特色

中国42年的开放大学教育让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所有成年人都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注册入学取消了大学的门槛,全民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有教无类、全民学习成为现实,开放大学系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共同体。

办学系统通过统一教学设计、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教学平台等真正实现了全国和各省教学联动,整合了系统师资力量,借用了大量的普通高校及社会各行业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大教育”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和39所省级开大(电大)以及1000多所市级电大、近2000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教学点,开展了各种职业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培训,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可以说,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模式是中国开放教育以人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也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过渡到“大众”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五)数量、质量的矛盾与平衡

开放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为普罗大众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学理基础;从受教育的广泛性看,中国的开放教育深入社区、乡村、工厂、田间,是真正为人民的教育,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此意义上,开放大学文化可以说是人民教育的文化。

但是无论作为大众教育或是该种教育形成的文化模式,都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1.文化凝聚力逐渐式弱。广播电视大学创建之初至上世纪末,全国及各省市分校向心力、凝聚力很强。开放教育各种教学活动频繁,国家、省、市、县电大联系密切、互动频率高,开放教育生成了一种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形成了“天下电大是一家”的喜人局面。21世纪以来,随着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电大系统的生源数量质量均呈下滑态势,一些市、县电大出现了生存问题。当生存成为问题,发展自然难以为继。很多学校一校多牌,开放教育、高职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类教育同时举办。“我是谁,我将到哪里去”这个决定文化属性和方向的问题摆在了很多市县电大负责人的面前。

2.教学层次的低水平重复导致开放大学文化只有塔座没有塔尖。中国开放教育系统尽管轰轰烈烈发展了42年,但一直重复着本、专科教育,无硕士、博士培养权。对比英国开放大学,这所仅比中国电大年长10岁的开放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就有了自己的硕士点、博士点,学生层次构成完整的金字塔结构,塔座庞大坚实,塔尖高高耸立。随着人们不断提升的对高学历、学位的追求,中国现有的开放教育办学层次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向上突破成为必须。

3.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方式存在天然短板。首先,教育是需要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开放教育学员分散,学习全靠自觉。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习纪律在开放学员身上是不存在的。没有纪律的教育是没有保证的。其次,相较于理工科专业,远程教学更适合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工科教学的实践性强,很多专业技能需要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手把手教学,而网络教学无法完全达到实践教学要求,所以,长期以来,网络教学时常对理工科专业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无能为力。第三,开放教育依赖科技成果,但经费不足导致教学设备落后,本应该是优势的现代技术条件成了开放教育的短板。

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础,大学教育所形成的教学文化多姿多彩。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与各类普通高校相比,特色十分鲜明:没有围墙,注册入学,以形成性考核为主;学制灵活,网上选课,学习完全靠自觉。自由与纪律在开放教育的文化元素中形成了一个悖论。

二、科研文化:向上突破的关键要素

先进的大学文化应该充满创新活力,创新活力体现在大量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多年来,开大人在学术研究上是努力的,也形成了自身的科研机制,产生了大批科研成果。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开放教育系统的学术研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是不争的事实。

英国开放大学是世界上整体实力最强的开放大学。其强大首先表现在科研实力上,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他们都创造了世界一流成果。2003年圣诞节前夕,英国开放大学搭载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发射了火星着陆器“猎兔犬2号”,这是由英国开放大学独立设计研制的。尽管这颗着陆器最终未能传回信息,但这毕竟是人类探索火星的第一次。2005年1月,英国开放大学研制的宇宙尘分析器搭载由美国、欧洲和意大利航天局共同研制的土星探测器在土卫六号星成功着陆并传回了土卫六和有关土星的信息。此外,英开的科学家们还参与了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一项耗资80亿英镑的“国际火星样本返回式计划”。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英开也是名家辈出,比如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就是当代享有盛名的文化学者。他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曾多次到中国交流讲学。

英开在2002-2012年战略规划中对学术研究是这样认识的:“学术研究对大学使命生死攸关。它对知识的增加、对大学作为独立的重要知识的创造源的发展、对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对研究生教育水平都是不可缺少的。”[3]由此追溯到英开建校之初,1969年,英开筹委会报告第48条提出:“全职的教学人员应将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个人研究,俾使其能跟上本人所从事学科的发展;学校应做出符合要求的安排,向其提供充分的条件,包括图书馆和必要的实验室。”[3]同年,英开首次批量从普通高校招聘教授和高级讲师时便承诺,保证本校可享受的学术研究机会将和其他英国高校相同。可见,英开在战略上把科研工作视为“生死攸关”,在保障上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物质条件,在学术机会的获取上保证不低于英国其他高校。这应该就是他们能把科研成果送上太空的原因。

当下,党中央把“创新”定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发生,中国人有充分的信心在5G时代实现科技发展上的弯道超车。根据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特(James Duderstadt)的观点,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引发科研方式发生变革。

(一)革命性技术进步催生科研方式发生历史性变革

杜德斯达特早在本世纪初就指出未来科技的关注点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在数字化的环境中从事研究面临的各种机遇,以及这些机遇对未来的科学与工程研究的启示;充分利用这些机遇在科学、技术和组织结构上面临的障碍;科学研究共同体内部在信息时代的沟通与交流:从飞短流长和其他各种信息的非正式交流,到获取与撰写研究论文有关的各种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成果的散播等等;新的科学研究行为规范以及这些新规范相关的议题等。”[4]这里,杜德斯达特首先强调了数字化时代会带来更多机遇,这是未来科学和工程研究的机遇。其次是如何扫除利用这些机遇的障碍,他强调了在信息时代从多如牛毛的信息中发现有用数据的快捷性和高效率,并指出新的科学研究环境需要新的适合信息化时代的规范和规则。

信息技术是开放大学的教学手段,也应该是开放大学的科研优势。如何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际实现学术研究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开大人把创新元素牢牢嵌入开放大学的科研文化之中,坚持创新发展不放松。

(二)大数据催生大合作

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将使数字图书馆成为讯息的主要载体,5G宽带和超级计算机为新型全球性科研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开放大学可以通过5G通讯等高科技手段与高水平大学共建“协同实验室”;借助零延时信息通道,开放大学可以与普通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公司企业链接在一起,建成巨大的知识网络平台和公共科研服务体系,使开放大学的科研可以实时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地方,通过高水平合作实现科研跨越,进入科学研究的主流方阵。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是科研工作者的机遇,但机遇只光顾有准备的人。开放大学要把自己的科研活动与高水平大学主动对接,嫁接高水平大学科研文化中的强大基因以改良开放大学的科研文化,用改良后的科研文化促进自身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三)新科技呼唤新规则

科学研究是充满竞争的。不仅国与国之间存在竞争,高校与高校、企业与企业、科研院所与科研院所之间也存在竞争。如何达成共享与竞争的平衡,需要新的智慧制订新的规则。科技的进步使大规模复制易如反掌,学术侵权、学术诚信问题将愈加凸显。学术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终将成为出版发行的主流。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环境中坚守学术道德是数字时代科研工作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可以预见,在新信息技术革命中占据制高点者将拥有制订新规则的主导权。开放大学系统即便无法占领制高点,也要在这场竞争中积极跟进,争取在某些领域成为游戏规则的制订者或主要参与者。

创新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开放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抓手。回溯开放大学的科研经历,在开放教育的文化品质里科研创新一直是弱项。新时代产生新思维,大数据催生大合作,新科技需要新规则。新时代的开大人需要创新思维方法,依托大数据大合作,在新的文化规则构建过程中孕育新的开放大学的科研文化,用新文化孕育新未来。

三、名家名师:开放大学的文化引领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就当下开放大学系统的实际情况而言,培养大师尚不现实,但是可以先培养一批名师。名师可以是一校、一市或一省之名师。名师是学校之魂,校友们对母校记忆最为深刻的往往是某些教授学者的风采。开放大学应该为名师的成长创造条件。

(一)长远规划持久落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名师工程”。开放大学是面向社会办学,一定要有自己的名师以增强号召力,吸引社会各类学习者。为此,要有长远目标、整体思路、周密计划,并持之以恒加以落实。要构建有利于名师成长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妥善处理诸如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官员化、学术团体机关化等问题。重视人才,要因人施策,对正处于上升势头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要为他们提供讲台、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学术研究上脱颖而出,扩大他们的学术影响,而不能把职务提拔作为简单的奖励手段。

(二)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机制

无论是数理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名师,首先都要是一个思想家,有思想方有创新。开放大学的科研创新体系不能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老路。要把宽松的学术氛围与高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师创新思考,做真学问,出好成果,鼓励他们把成为名师作为目标追求。学校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立足于教师的品德和能力培养,通过宣传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业绩,提升名师的荣誉感、自豪感;要有常设的论坛、报告机制方便学者与师生交流,增加学者的发声渠道,让学者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要加大经费投入,支持鼓励学科专业教师参与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会议、论坛,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交流,融入国际国内科研主流,努力在高品位科研平台分享学术话语权;要主动承办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学术会议、论坛,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在高水平学术论坛演讲的机会,扩大学校影响,开阔教师视野,提升学校整体的学术对话层次。

(三)优先培养文化名师

以开放大学当下的学术环境和实验条件,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或者领军人物困难很大,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培养周期。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在资金和硬件投入上相对较少,人文社科名师也容易产生社会影响,所以优先培养人文社科名师更符合当下实际。学校要鼓励文化学者自觉以“身正为范”和“学高为师”两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承担责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去影响莘莘学子,不断提升开放教育新境界,在文学、历史、哲学、文化学、艺术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率先发力,踊跃发声,在各级各类学术和文化讲坛发出开大人的声音;学校要支持本校人文学者走出去,积极增进与文化大家的交流,接受文化名家的指导,要经常把校外名家请进来,增加本校师生与国内名家直接对话的机会,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以深厚的人文底蕴熏陶莘莘学子,沉淀学校的文化气质。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高度。教师的学术见识和人生境界往往代表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境界。

四、校友群体:开放大学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一所大学能否形成自己的文化气质、能否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关键在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愿意在个人的文化积淀里继承母校的文化传统、留下母校鲜明的文化烙印,是否以母校为荣。据笔者了解,早期的电大毕业生大多愿意承认自己的电大生身份,而后期有些电大生只要有了其他大学文凭,便不愿提及自己的电大生身份。“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是形成校友文化的必要条件,学生和母校互相珍爱,良性互动,必然促生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校友文化。

(一)构建母校和校友的命运共同体

校友和母校应该是命运共同体。母校往往和学生的命运有直接的关系。比如“985”或“双一流”等名校学生的命运和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本科院校学生的命运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母校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当然,校友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爱”。从入学伊始母校就要从学习、生活、人格培养、就(创)业等各方面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毕业后母校主动利用学校的专业、科研、校友等各种资源扶持校友的事业发展,并通过校友会等渠道关爱校友。如此,母校关爱扶持校友,校友宣传和回馈母校就变得顺理成章。母校势必成为校友一生的牵挂。

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要持之以恒地关心校友走向社会后的知识需求,根据校友工作和兴趣需要不断提供教育支持。要树立“一日走进开大门,终身都是开大人”的理念,使校友的人生与母校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强化班级、学习小组在校友文化中的基础作用

开放教育学生记忆最深的应该是同班、同学习小组的同学。因此,班级和学习小组是培育校友文化的基础。学校在学生在学期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文体活动、联谊活动以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感情,并将文化活动形成制度或节日。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荣誉和历史,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母校要管理好开放学生班级、学习小组档案,搭建平台使校友在毕业后可定期和不定期参加同班、同小组校友聚会,为校友之间建立情同手足的友谊创造条件。

(三)重视杰出校友在校友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对于开放大学而言,杰出校友一方面在事业和社会影响上应该是突出的,另一方面,其要承认自己的开大校友身份。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对于在校的优秀生要加大奖励和各项支持力度,不断强化优秀生作为开大校友的荣誉感、自豪感,另一方面要跟踪杰出校友的发展,发挥老校友对新校友的传帮带作用,使每一个校友在社会上都能找到自己所在地方的校友组织,接受母校的支持,感受母校的温暖,自觉接过校友文化传承、发展的接力棒,不断扩大校友群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文化影响。杰出校友是校友工作的领头羊,学校对杰出校友要有常态化联系机制,保证工作和情感交流畅通。

(四)发挥好校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校友会是联系母校和校友的桥梁纽带,是校友之家。做好校友会工作首先要制定好校友会章程,明确校友会的性质及权力、责任,对校友会工作原则和流程给出明确规定,尤其是对校友应该享受的权益和履行的义务予以明晰。其次要根据开放教育的特点设置校友会的组织网络,以利于校友活动的开展。第三要设置校友节,以此为平台开展各种校友活动,增进校友联络。学校利用校友节发布学校取得的新成绩、新进步,提升校友自豪感,增进母校和校友之间的相互了解。

一所大学的社会影响力是由千万个校友的社会贡献的合力构成的,大学文化也要靠校友继承、创新和传扬。所有这些均取决于一个前提:大学和校友是命运共同体。

文化是一切文明的总和,具体到开放大学文化,其内涵也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囊括的。但是,教学乃大学本职,体现文化传承;科研反映创新高度,彰显大学水平;名师担当文化引领,代表大学形象;校友继承文化基因、传播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内化于开放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品格和气质之中,将在新的时代展现新的风貌。

猜你喜欢
母校校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告别母校
大学求学的遗憾
校友服务理念下校友工作目标设计研究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校友风采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