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高产稳产小麦品种赛德麦5 号的选育

2021-11-29 05:13张立东马孝锋夏国军王新国
中国种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秋播淮南区域试验

张 锋 张立东 马孝锋 夏国军 王新国

(1 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2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州 450002)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河南是我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常年种植面积在533 万hm2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4,素有“河南熟、天下足”之称,河南小麦的丰欠对全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近年来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口粮需求持续增加[2-3],培育更高产、更稳产、适应范围更广的小麦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赛德麦5 号父母本均是黄淮南片推广面积较大的高产、稳产、广适小麦品种,该品种继承了父母本产量高的优良特性,比父母本抗病性更好、熟期更早、产量更稳定,有望成为黄淮南片主推品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母本豫农982 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穗多穗匀,码密粒多,结实性好,灌浆快,熟相好,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条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父本周麦22 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品种,苗期生长健壮,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抗倒伏能力强,抗寒性好,耐后期高温,高产潜力大[2]。这两个品种均是国审品种,在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有一定的推广面积,尤其周麦22 推广面积更大。

1.2 选育过程2007 年将豫农982 和周麦22 的杂交种子(F0)秋播,2008 年夏F1选6 株混收,于当年秋天播12 对行,2009 年夏从F2中选32 株,经室内考种淘汰20 株,秋播12 株。2010 年夏从F3的第3个株系中选取21 株,经室内考种淘汰14 株,秋播7株。2011 年夏从F4的第4 个株系中选取20 株,经室内考种淘汰12 株,秋播8 株。2012 年夏从F5的第1 个株系中选取16 株,经室内考种淘汰9 株,秋播7 株。2013 年夏从F6中收取5 个系,当年秋季选取4 个系(-1、-3、-4、-5)进入产量比较试验。2014 年经测产有3 个系较对照周麦18 增产,其中增产5.2%的系定名为赛德麦5 号并于当年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品种比较试验,系谱号为07(17)0-3-4-1-5-0。2015-2017 年2 年度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2017-2018年度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2019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35。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赛德麦5 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8d,比对照周麦18 早熟1d。幼苗半匍匐,苗势健壮,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77cm,株型较紧凑,茎秆蜡质层厚,旗叶窄长、上冲,穗层整齐,茎秆弹性较好,抗倒性较好。中后期耐旱性一般,后期根系活力中等,耐后期高温能力较强,熟相中等。穗纺锤形,穗码较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产量三要素为:穗数37.6 万/667m2,穗粒数34.7 粒,千粒重45.4g。

2.2 品质结果2016 年、2017 年2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来自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混合样化验,赛德麦5 号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787g/L、804g/L,蛋白质(干基)14.20%、14.63%,湿面筋32.8%、35.5%,稳定时间6.3min、4.6min,属于中筋小麦。

2.3 抗性2016-2017 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高抗叶锈病,慢条锈病,高感纹枯病、赤霉病和白粉病;田间自然发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中等,叶锈病中等偏重,赤霉病较重。茎秆弹性好,抗倒伏,2015-2016 年度倒伏程度≤3 级或倒伏面积≤40%的试点率为94.7%,2016-2017 年度为90.5%,2017-2018 年度为100%。

3 产量表现

3.1 区域试验2015-2016 年度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7.4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2.79%,增产极显著,19点汇总13 点增产,增产点率68.4%,居第5 组区试16 个参试品种的第7 位。适应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应度61.9%,居小组第4 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2016-2017 年度续试,每667m2平均产量577.3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6.01%,达极显著水平,22 点汇总21 点增产,增产点率95.5%,比对照周麦18 增 产≥2%的试点率达90.9%,居第5 组区试17 个参试品种的第2 位。品种适应性与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适应度为95.5%,居小组第2 位,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3.2 生产试验2017-2018 年度参加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487.7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4.73%,22 点汇总21点增产,增产点率95.5%,居E 组6 个参试品种的第3 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区域赛德麦5 号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大部、陕西省关中地区、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4.2 播期和播量赛德麦5 号适宜播种期在10 月上中旬,最佳播期为10 月8-10 日,在适宜播期内,每667m2基本苗14 万~22 万株。晚播可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推迟1d 每667m2以增加2.5kg 播量为 宜[2,4]。

4.3 田间管理播种时要施足底肥,注意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搭配及氮磷钾的合理配比。足墒播种,保证一播全苗,播种质量好,有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拔节前可喷施除草剂防治田间杂草;春季返青拔节期结合浇水可进行追肥,一般每667m2追施尿素5~10kg,同时注意防治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要注意防治赤霉病,中后期搞好“一喷三防”,灌浆期及时喷磷酸二氢钾可促粒大籽饱,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2]。

猜你喜欢
秋播淮南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秋播大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试论安徽沿江地区秋播结构“压麦扩油”布局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