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品优9 号

2021-11-29 05:13陈晓杰张建伟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焦学俭白鹤峰杨保安
中国种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孕穗强筋优质

陈晓杰 张建伟 范家霖 张福彦 程仲杰 王嘉欢 焦学俭 白鹤峰 杨保安

(1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15;2 河南金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 450001)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小麦生产的80%左右直接用于口粮,供应全国约40%人口的主食消费需求,其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加工企业大量进口强筋小麦以补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量,或者通过添加各种添加物以改良面粉或面制品品质[2]。选育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一项复杂的育种工程,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杂交亲本至少要含有一个强筋小麦品种(材料)以建立较高的品质改良基础[3]。人工诱变技术也是小麦品质改良的有效途径,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可以创造新的品质突变体,辐射诱变育种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相结合有利于选育优质强筋小麦新 品种[4-5]。

为了选育适宜黄淮南片麦区生产的高产稳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 年以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 为母本[6],以春性、早熟、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 为父本杂交[7]。F0种子经60Co-γ 射线(200GY)处理,2010 年从F2M2中选96 个单株,同时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DA7200)对田间表现突出的株行进行品质检测,对品质优异的株行在以后世代继续对其重要品质指标进行跟踪检测。采用系谱法进行单株选择,经过3个世代品质定向检测,在2014-2016 年多点比较鉴定试验中豫同L12-140 系表现出矮秆、多穗、高产、早熟、优质强筋等特性,定名为郑品优9 号。2016-2018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2018-2019 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80)和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授权号:CBA20161689.4)。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郑品优9 号属半冬性、早熟小麦品种,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220.3d,比对照品种周麦18 早熟2.1d。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长,叶色深绿,冬季抗寒性好。冬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一般。平均株高74.3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短小、上冲,茎秆蜡质层厚。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中后期具有一定耐旱性,后期根系活力较强,较耐后期高温,熟相好。穗纺锤型,结实性较好,长芒、白壳,籽粒角质、饱满,黑胚率低,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40.8 万,每穗粒数34.7 粒,千粒重42.1g,产量三要素协调适中。

1.2 抗病性2016-2018 年度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1.3 品质表现2017-2018 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对区试混合样进行品质分析,2 年检测结果分别为:容重814g/L、801g/L,蛋白质(干基)14.66%、15.62%,湿面筋31.2%、33.7%,吸水量62mL/100g、62mL/100g,稳定时间11.6min、12.4min,拉伸面积110cm2、105cm2,最大拉伸阻力544E.U.、416E.U.。品质指标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2017 年郑品优9 号在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拉伸面积4 个指标上与优质对照豫麦34 持平,吸水量、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3 个指标高于优质对照。2018 年郑品优9 号在容重、蛋白质含量、吸水量、稳定时间4 个指标上高于优质对照郑麦366,其余3 个指标低于对照郑麦366。2020 年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暨质量发布年会小麦质量鉴评结果显示,郑品优9 号强筋小麦制品面包评分(专家盲评)为84.3 分,优于澳标白麦对照。

2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22 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量540.32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3.05%,增产极显著;2017-2018 年度续试,22 点汇总平均产量452.48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0.20%,增产不显著。2018-2019 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24 点汇总每667m2平均产量601.44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4.03%,增产极显著。3 个年度每667m2平均产量531.41kg,比对照周麦18 增产2.43%。

3 栽培技术

3.1 适宜种植区域郑品优9 号半冬性、矮秆、多穗、早熟、优质强筋、适应性好,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3.2 规范整地及时腾茬、充分粉碎、彻底掩埋,适当深耕(25cm)、耙磨充分,达到“平、实、净、细”;旋耕2 遍,连续旋耕2 年后要深耕1 次;整地时增施底肥,底肥施用根据测土化验结果,配施有机肥、化肥;播种时未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的,随耕地施肥配施地下杀虫剂;播种期遇土壤干旱要灌水造墒。

3.3 适期晚播该品种适于中、晚茬种植,郑州地区最适播期为10 月10-20 日,但适播期较长,10 月31 日前播种均可。地理纬度每增加1°,适播期提前3~5d;地理纬度每减少1°适播期推迟3~5d。在适宜播期内,整地质量好的高肥力地块每667m2以播量8~10kg 为宜,整地质量一般、肥力差地块应适当增加播量;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3d 每667m2增加0.5kg播量为宜。各地应根据肥力水平、整地质量、土壤墒情、播期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调整播种量。适宜播种深度为35cm,提倡用匀播机种植或宽窄行种植,发挥个体优势,减轻病虫害和倒伏等,克服播种过深、漏播、重播等问题。

3.4 肥水管理基肥应本着重施氮肥、搭配钾肥、适当减少磷肥的原则。建议一般田块全生育期每667m2施肥总量为:纯氮15kg、磷(P2O5)6.5kg、钾(K2O)7kg、硫4kg 和适量有机肥。追肥应本着“前氮后移”的原则,在拔节至孕穗阶段每667m2追施尿素5~10kg,有条件的在灌浆初期喷施叶面速效氮肥,不仅有利于高产,也有利于提高品质。

结合生产实际适时浇好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播种期遇旱应及早浇底墒水,足墒播种,达到一播全苗;越冬水应在土壤平均地温5℃左右时灌水,增加底墒,提高地温,促进麦苗冬前扎根分蘖,防止冻害;拔节-孕穗扬花期是小麦的水分敏感期,期间不能缺水,结合灌水,每667m2应追施尿素10kg,春季剧烈降温前浇水预防倒春寒。灌浆期遇到大风天气应停止灌溉。

3.5 病虫害防治苗期可采用杀虫剂与杀菌剂复配,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病毒媒介、根腐病、纹枯病、线虫病、病毒病等。化学除草应在冬前完成。双子叶杂草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苯磺隆等;野燕麦和看麦娘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节节麦和雀麦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等。小麦孕穗和灌浆期主要通过“一喷三防”技术措施预防蚜虫、吸浆虫、锈病、白粉病、叶枯病和赤霉病等病虫害,实际生产中可在孕穗抽穗期一次全量喷施,达到高产高效目的。扬花期遇连续阴雨或湿度较大时要针对穗部喷施多菌灵、戊唑醇等杀菌剂预防赤霉病发生。

3.6 适时收获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此时籽粒完整度最佳,千粒重最高,小麦商品性最好。小麦收获期间降雨比较多,而且阴晴不定,具体收获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如果进入了蜡熟期,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有雨的话,可以适当提前收获。

猜你喜欢
孕穗强筋优质
筛选适宜在成武县推广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在我的村庄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江阴市“扬麦25”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在我的村庄
简述寒地水稻科学施肥技术
2020年河北强筋小麦种植面积可达400万亩
征途漫漫 中国芯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