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以栏目为依托的《新青年》研究

2021-11-29 08:44曾礼庚刘宣如
关键词:随感新青年栏目

曾礼庚,刘宣如

(1.南昌航空大学 文法学院,南昌 330063;2.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 330063)

《新青年》前后总共出版了11卷,自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至1926年7月最后休刊,其前后存在的十余年间,所刊载的内容体量极大,所涉及的话题范畴甚为广泛。暂且抛开当时《新青年》各卷发表的各类译作、散文、科普、连载小说等单篇文章,其前后还分别设置了“国内(外)大事记”“通信”“世界说苑”“读者论坛”“灵霞馆笔记” “青岛茹痛记”“藏晖室札记”“女子问题”“书报介绍”“诗”“随感录”“社会调查”“什么话”“俄罗斯研究”“编辑室杂记”“革命日志”等十余个专题栏目。这些栏目有的贯穿始终,有的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搁浅。

一、围绕《新青年》“通信”栏目的研究

率先把《新青年》的“通信”栏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较早出现的著述者是李宪瑜,她从《新青年》栏目设置角度出发,以纵向时间轴作为考察线,对《新青年》全卷“通信”栏目的文本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新青年》前三卷“通信”栏目上所刊载内容在主题方面与《新青年》杂志的主旨在当时似乎达到了某种默契。它们所设置的 “孔教”和“文学革命”等议题,实际上发挥了“公众论坛”的作用,但是从第四卷之后,由于编辑们通过综合内容主题的选择、学术性的加强、编辑方式的改动等方式,加强了对“通信”栏目的管理,使之逐渐成为供杂志同人学术笔谈的“自己的园地”[1],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通信”栏目的编辑方式、文体及语言风格等。该文面世后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相较于此,陈平原则认为《新青年》从始至终就没有充当过‘公众论坛’”的职能,即使是“通信”栏目,编辑与“读者”们的对话状态也极具话题指向性,但这并不妨碍他称赞“《新青年》最具创意的栏目设计,非‘通信’莫属”[2]。刘震[3]也认为《新青年》“公共空间”的当初建构和最终瓦解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通信”栏目的热闹和萎缩为表征,但其在第四卷之后,实际上并没有瓦解和取消读者参与公共空间的讨论,反而在某种意义上“为公众讨论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此三篇文章是改革开放以来较早涉及《新青年》“通信”栏目研究的学术成果,可谓开辟了《新青年》“通信”栏目整体研究之先河。

在此之后,一批以探讨《新青年》“通信”栏目的作用及意义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梁红丽、陈方竞、杜娟、赵亚宏、张瑞花、张静、吴辰、石在中、王玉春等对《新青年》“通信”研究的角度各异,但都注意到了《新青年》“通信”栏目在整个杂志发行期间特别是在宣传杂志的编辑主张和主导公众舆论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其中尤以石在中和王玉春两位研究者的论述值得关注。石在中[4]在其论述中把《新青年》的“通信”栏目看作是触摸陈独秀、钱玄同、胡适等新文化倡导者内心世界的一扇窗,认为“通信”栏“一方面反映了五四新文化倡导运动的步步维艰,而给人以特有的沉重之感”,但更主要的是“又可见这些新文化倡导者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变革取向的差异”。王玉春[5]则从巴金的代表作《家》中的一处涉及《新青年》“通信”栏的细节描写出发,进而分析点明“通信栏的意义不仅是研究者出入历史的‘资料库’,它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的价值还在于其为众多声音的共存提供了‘话语空间’”,它不仅“是发舒意见、情感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其文体特征更深深地影响到了一代人的写作思维与表达方式”。

此外,还有部分成果涉及到对《新青年》“通信”栏目的文本研究。诸如杨迎平、宋声泉、陈志华、王中忱等研究文章试图回归历史语境,对文本内容进行再考证和相应省察。其中又以对钱玄同、刘半农等《新青年》同人早期的“双簧信”探究最为受论者瞩目。除此还值得格外一提的是,韩启云、李先明的《进展与展望:〈新青年〉“通信”栏研究二十年》一文,对新世纪以来围绕《新青年》 “通信”栏目的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较好的梳理与展望。

二、围绕《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研究

对《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探究,早期是以研究其作为对《新青年》探讨妇女问题的重要文献价值定位而出现的。杨荣和张强在《论〈新青年〉对妇女问题的探讨及贡献》一文中,首先肯定了《新青年》对探讨妇女问题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将《新青年》对妇女问题的探讨分为了发生期、发展期和深入期三个发展阶段,并就不同发展阶段探讨的内容和特点展开论述,在论及“女子问题”栏目时,二人认为该栏目是《新青年》探讨妇女问题的一个重要论坛,虽是小栏目,但“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青年》对妇女问题高度重视的信号”[6]。陈文联的《关于〈新青年〉对妇女问题探索的历史考察》一文虽也对“女子问题”的栏目内容有所省察,但其审视视角基本与前作别无二致。此外,张春田的《〈新青年〉舆论空间中的“女性解放”》,毕新伟、王思思的《“自由之爱”:对〈新青年〉杂志中婚恋主题文献的一种新解读》,尹旦萍的《“独欲为女子扬眉”:〈新青年〉对女性主义的倡导》,张莉、王颖的《〈新青年〉妇女解放思想的演进逻辑》等,都仅把“女子问题”栏目及其内容作为其研究论题的“配角”出场,对于该栏目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未能做更进一步探讨。

王冬梅、卢衍鹏[7]对《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探究似乎由来已久,其先后以《女性的彰显与遮蔽−〈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女性人格与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新青年〉的 “女子问题”探考》《性别想象与现代认同−〈新青年〉的“女子问题”探考》三篇论述面世。但就内容而言,后两篇仅是对前作的拆解,鲜有新论加入。二人在论述中主要认为,《新青年》的男性论者在探讨“女子问题”时,更多是申述民族自强、国家独立对于女性的要求,意在彰显女性意识与国家思想相交融的一面,“女性成为在场的缺席者,导致女性身体解放的私人性的一面被遮蔽”,这种遮蔽直接影响了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使女性作品成为男性启蒙话语的传声筒。该文将女性省察视角纳入《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研究范畴,不失为其一大突破。而孙科、黄长敏在《〈新青年〉中的“女子问题”》一文中,则主要侧重于对 “女子问题”栏目中所探讨的女性话题进行分类概括与延伸讨论。陈方竞在《〈新青年〉“女子问题”讨论的“一波三折”》一文中,选择从陈独秀在 《新青年》征稿启事中所展露出来的女性观出发,试图对《新青年》同人探讨“女子问题”的具体过程进行历史还原,并对“女子问题”专栏中涉及女性“贤妻良母”及“贞操问题”等讨论的具体文章展开了文本对比考察,但该文重在还原“过程”而缺少对应的分析及论述,甚为遗憾。与之类似研究视点的还有张佩、黄潇潇的《论〈新青年〉“女子问题”探讨始末》一文。上述论及,总体应当归于对 《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文本内容考察。

赵华乔的《新文化运动初期女性自身对女性问题的探讨−以〈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为中心》一文,可谓是为数不多直接指向《新青年》 “女子问题”栏目整体研究的学术成果。该文首先对 “女子问题”栏目的产生与结束进行了历史还原,进而对“女子问题”栏目所刊载的7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继而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时的知识女性在探讨女性问题上存在的进步与局限。该文的贡献在于开创了单独针对《新青年》“女子问题”栏目的研究之先河,为后续论者奠定了视野基础。

三、围绕《新青年》“随感录”栏目的研究

相较于《新青年》“通信”和“女子问题”两个栏目在学术视野中的“闪耀”而言,“随感录”栏目的关注和研究明显“慢热”了许多。对其较早的考察首先体现在对“随感录”主要作者及其文本的考证与特点和意义方面的探究。秦忠[8]在《先驱者的遗产,战斗的武器−读李大钊〈随感录〉札记》一文中总结了李大钊在《新青年》等杂志上的“随想录”具有“内容广泛,接触面多”“思想深刻,有巨大的战斗力”“短小精悍,具有艺术性”等特点。而叶肇增[9]在《鲁迅“随感录”的特色及其开创意义》一文中则主要针对鲁迅创作的“随感录”展开了研究,将其特点提炼为“有感而发、切中时弊”和“纵意而谈、新颖多彩”。秦忠和叶肇增从个体作家的创作特色出发,为《新青年》“随感录”栏目的个体创作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提供了一个微观审视视角。尔后,胡志环[10]基于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二十七篇“随感录”文本中所涉及到的思想主题,在《鲁迅与〈新青年〉“随感录”》一文中肯定了鲁迅在批判国粹主义、迷信落后思想及宣传进化论和个性解放等方面的重要价值,称赞鲁迅“烈火一样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者随着历史前进的足迹”。王景山在《望子成龙与教子成人−读鲁迅〈随感录二十五〉》则聚焦于对鲁迅“随想录”文本的阐释。而宋志坚和汪卫东两位论者,则侧重于考证鲁迅与周作人在部分所发表的“随想录”文章的作者归属问题。

考察其次表现在对“随感录”栏目自身的回归性审视。何琴丽[11]从“随感录”栏目的源起、发展、文体及其在现当代的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指明 “随想录”作为自由知识分子“批判社会、指摘时政的最为理想的场所”,其在讨论形式和文体把握方面具有开创意义。而李辉[12]在《〈新青年〉“随感录”研究》中则先就《新青年》“随感录”的创立与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文化价值进行阐述,进而引入哈贝马斯的“准公共空间”概念探讨了“随感录”为创新《新青年》新的“批评空间”而形成的“体现现代知识分子文化精神的‘公共空间’”的开创作用,继而对“随感录”文体价值进行了相应分析。李辉的研究论题,也吸引了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罗兰的注意。与李辉不同的是,在罗兰[13]的同名研究中,其先对“随感录”包括专栏的创立和作者群及其创作在内的基本面貌考察,尔后提出审视《新青年》“随感录”的观望视野应当 “以历史发展的有限性和个人思想形成的差异性辨正分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了“随感录”介于文学与政治间的关系及作者群内部的思想异同,最后相较于李辉对“随感录”栏目的做了更为详尽的 “随感体”特色分析。二者尽管在研究视点上有所差异,但后者更像是对前者的一种学术推进。

考察最后集中表现为对“随感录”栏目文体流变的关注。蒋成踽[14]在《现代杂文的先导−〈新青年〉的“随感录”》一文中从“随感录”作家群的整体创作特征出发,展开对《新青年》“随感录”栏目作者单人的特色分析,继而指出《新青年》中的“‘随感录’是现代杂文的先导”,极大丰富了现代散文的创作视野。董文君则侧重从《新青年》中的 “随感录”与现代杂文在发展流变过程中所存在的内在承继性作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基调等几个方面试图总结现代杂文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所受的“随感录”影响。丁晓原从“随感录”对新文体的承继和突破角度来探讨五四散文与明清散文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此三篇论述成果,恰似构成了一部从中国明清散文到现代杂文之间的“文体流变简史”。钟扬、郭春萍则从陈独秀的杂文个案出发,肯定了陈独秀对于中国现代杂文的引领作用,对陈独秀在“随感录”文体创作研究上的不可回避性进行了肯定。

此外,张丽华还从文学的角度着重考察了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 第6号上的题为《生命的路》的随感录(六六),展开了与其对生命“进化”之路的讨论。她的另一篇文章《通向文化史的现代文本文献学−以鲁迅〈随感录〉〈新青年〉刊本与北新书局〈热风〉本的校读为例》继此做了更为精细的研究。

四、围绕《新青年》“国内(外)大事记” “革命日志”“读者论坛”栏目的研究

首先是围绕“国内(外)大事记”和“革命日志”栏目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此论题的探究尚显不足,唯有宋素红在《〈新青年〉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探析−兼论〈新青年〉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有所触及,作者从新闻业务发展的研究视野出发,首先对《新青年》各卷“国内(外)大事记”和“革命日志”两个栏目报道的新闻选题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梳理,继而分析了两个栏目在《新青年》不同发展阶段的新闻报道特色,对其新闻报道的体裁在新闻述评体裁史上的地位给予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高度评价,再在此基础上对《新青年》新闻报道的作者及新闻评论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认为《新青年》当中所体现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特点上不仅继承了19世纪末以来《时务报》等进步报刊在关注时局、关心民生疾苦、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等方面的优良传统,而且同时也体现了《新青年》在内容上追求民主科学和唤醒青年的宗旨。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特点体现,使《新青年》成为当时“典型的高级刊物”[15]。无论是从其研究视野还是就结论而言,该文对“国内(外)大事记”和“革命日志”两个栏目的省察都称得上提纲挈领。

其次是围绕“读者论坛”栏目的研究。黄翠、徐迎红[16]在《在“排他”与“包容”间行走−〈新青年〉中的“读者论坛”栏目研究》一文中基于对 “读者论坛”栏目的发生发展状况分析,主要探讨了造成栏目最终冷落局面的主要原因及该栏目对《新青年》的反馈作用,认为“‘读者论坛’栏目是《新青年》杂志中的一个非主要栏目,但是它独特的反馈性恰恰准确地反映了同人杂志极为明显的排他性与有限的包容性”。陈方竞[17]在《“读者论坛”: 〈新青年〉一个不可忽略的言论空间》中则认为 “读者论坛”实际上就是“通信”栏目的有意延伸,其目的就在于给《新青年》的读者留出足够的言论空间,并认为“读者论坛”栏目是《新青年》“具有独立性和影响力的栏目”。娄婧、张佩[18]在《浅析〈新青年〉“编读往来”类栏目的构成》一文中同样持类似的观点,肯定了《新青年》“鲜明的时代性和倾向性”。仅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研究视域主要聚焦于对其性质和作用而言,而对文本等方面的研究还尚待进一步挖掘。

五、围绕《新青年》“诗”及其它栏目的研究

针对《新青年》“诗”栏目的研究,目前在学界似乎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课题。研究者们多是将其纳入与《新青年》或相关编辑同人有关的译诗和新诗的范畴一同考察。相关的学术成果主要有方长安的《〈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及其与纪海龙合作的《〈新青年〉译诗与早期新诗的生成》、熊辉的《五四新文化语境与〈新青年〉的译诗》、张翔的《关于〈新青年〉最早发表的新诗》、陶永莉的《〈新青年〉与白话诗运动−以胡适等北大教师为中心》、杨博雅的《〈新青年〉中早期白话诗的特点与意义》、孙玉石的《现代白话文与中国新诗之发生−〈新青年〉杂志与白话文学暨新诗诞生之关系》和《作为追求诗与美之气质的鲁迅−浅议〈新青年〉中鲁迅新诗与杂文之诗人气质》、杜龙鼎的《论五四时期西诗汉译与期刊文化研究−以〈新青年〉为例》等。其中,方长安[19]认为《新青年》的译诗活动是《新青年》编辑同人探索新诗的重要环节,翻译与创作之间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合而为一,尤其是“它们大都表现了强烈的现代‘国家’意识与‘人’的观念,文法上具有明显的‘欧化’特征,且‘对话体’作品相当普遍”;他在自己另一篇著述[20]中进一步分析认为,《新青年》的编辑同人在对新诗的运作方面往往选择同题诗创作、改诗等方式进行诗歌实验,与此同时,他们还不断开展白话诗歌讨论、批评,及时探寻白话诗歌艺术,其目的在于“总结创作经验、教训,为新诗写作提供新的诗学资源”。可谓是对包含 “诗”栏目在内的《新青年》新诗研究颇具代表性的论述。

还有对《新青年》“社会调查”栏目的分析。赵司尧[21]在《启蒙与传统的较量:〈新青年〉中的民俗问题》一文中,基于对“社会调查”栏目中涉及与民俗学有关的调查报告进行梳理,分析了这些调查报告所呈现的特点,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中一些文章,记录和讨论了民间的生产生活状况,推动了下层民众逐步走进学术研究的视野”。

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间以“栏目”为依托的《新青年》研究虽已取得了颇为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遗憾。

首先,就其研究视野来看,论者们对《新青年》的“栏目”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通信”“女子问题”“随感录”等,著述不断,新见迭出。次之则是围绕“国内(外)大事记”“革命日志”“读者论坛”及 “诗”等栏目的研究。而诸如“世界说苑”“灵霞馆笔记”“青岛茹痛记”“藏晖室札记”“书报介绍”“什么话”“俄罗斯研究”“编辑室杂记”等栏目至今仍处于研究空白。

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者多集中在对栏目存在的历史价值考察,且多以文本分析作为切入口,往往停留在对栏目的内容、作用及历史意义的探究。整体上来讲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缺乏对栏目内在发展乃至内容之间潜在联系的整体审视,以致有些内容视域被忽视或遗漏。

再次,从理论层次水平来看,参差不齐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如有的研究论者在呈现栏目文本内容的考究上仍停留在简单的叙述和考据层面,有待进一步严谨理论分析;有的在一些具体问题的探究上局限在粗略考察或提出简略意见层面,其中甚或有相关数据和有关时间表述失实情况发生。

以上凡三种状况显示着今后《新青年》“栏目”研究仍将是有待继续开拓的“洼地”,拓而展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新青年》百年后学术研究应该将之置还到宏观历史发展脉络中进行整体考察,在大历史观中达到对《新青年》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真正系统化研究层次。

猜你喜欢
随感新青年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习画随感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随感
栏目主持人语
“涌动”产生的艺术之美——读林德冠先生花鸟画随感
随感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