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九优2117 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21-11-29 09:14李分民肖春华李贤琴毛友康
中国种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底肥稻瘟病钾肥

李分民 肖春华 李贤琴 毛友康 卢 勇 秦 韬

(1 成都市锦华农作物研究所,成都 610101;2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农业植保植检站,长宁 644300;3 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52;4 成都市大邑县永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邑 611330)

根据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四川省属于长江上游中籼迟熟区域,常年水稻种植面积200 万hm2,平均产量500kg/667m2。四川全省地貌复杂,立体气候差异明显,60%的水稻种植在丘陵区;而丘陵区气候多变,低温寡照,近几年春旱和秋收期间连绵阴雨等现象发生频繁,给水稻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九优2117 进行3 年的栽培观察,探索出适合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帮助种植户获得增产增收。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九优2117 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3.3d,比对照F 优498 晚熟1.5d。株高117.3cm,穗长25.9cm,每667m2有效穗数14.9万穗,每穗总粒数223.6 粒,结实率80.1%,千粒重28.2g。九优2117 的优点分别为穗子大、产量高、米粒大,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优,米饭蓬松,软糯适中,适口性好;株型好,叶片直立;分蘖强,有效穗数多;抗性强,耐粗放管理;耐高温,结实率好;熟期好,活秆成熟;适合机械收获,落黄一致。

1.2 抗性表现2016-2017 年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 年分别为4.0、5.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 级,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耐冷性中等。

1.3 稻米品质2017 年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整精米率62.7%,垩白粒率20%,垩白度5.0%,直链淀粉含量14.3%,胶稠度75mm,长宽比3.0,达到NY/T 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1.4 适应性九优2117 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贵州省(武陵山区除外)、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市(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m 以下地区及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2 产量表现

2016 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732.76kg,比对照F 优498 增产3.07%;2017 年续试,平均产量为692.12kg,比对照F 优498 增产1.75%;2 年平均产量为712.44kg,比对照F 优498 增产2.41%。2017 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为653.48kg,比对照F 优498 增产1.52%。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宜播种时间为3 月上旬至4 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0℃以上,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成都周边地区采用旱育秧,其他区域常用水育秧,播前晒种、药剂浸种、催芽播种、稀播匀播,3 叶后期喷施多效唑以培育多蘖壮秧,及时炼苗,确保苗齐、苗壮[1]。每667m2插足基本苗8 万~9 万株。播后25~35d 带肥带药移栽,移栽前5d 用磷酸二氢钾+扑虱灵+杀虫单药剂处理。不宜在冷浸田、烂泥田种植。

3.2 田间管理水肥管理 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及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切忌断水过早。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拔节前期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每667m2用纯氮11~13kg,底肥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料40kg,以保证苗壮苗强,返青后可适当施尿素3~4kg,扬花后施钾肥3~4kg[2]。如遇连年发生坐蔸的田块移栽,每667m2底肥加用锌肥10kg,苗期及时排水晒田至泥面开口1~2 指宽,叶面喷施钾肥+芸苔素2~3 次。

病虫草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分蘖盛期用杀虫单+阿维菌素防治钻心虫。破口前用富士1 号/三环唑/春雷霉素+己唑醇类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抽穗期遇低温天气,适时灌水保温。

3.3 及时收获在泸州一般3 月中旬播种,8 月中旬收获,而在广元巴中一般4 月中下旬播种,收获时间为9 月中下旬。在整株稻穗八九成黄时,抢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有利于产出较好品质的稻谷和较高品相的饲用稻草。

猜你喜欢
底肥稻瘟病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番茄“2+x”试验总结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浅谈玉米高产土壤施肥技术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底肥高效施用把握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