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高效栽培技术

2021-11-29 09:54赵国庆杨淑广
农业知识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定苗黑芝麻间苗

文/ 赵国庆 杨淑广

芝麻别名胡麻、油麻,为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药食兼用作物,有黑芝麻、白芝麻(普通芝麻)两种。随着黑色食品的开发利用,黑芝麻高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黑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下。

整地施肥

黑芝麻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积水的旱地或旱坡地,并要求为非重茬地,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土地要深翻20厘米左右,耙细压实,为播种创造上虚下实、墒情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为便于排灌水,应起垄种植,垄高20~25厘米、垄距50厘米。做垄有利于提高地温、确保全苗,更为重要的是便于遇旱灌水和雨季排水。

每生产100公斤黑芝麻种子需要纯氮9.2公斤、有效磷2.4公斤、有效钾10.1公斤,氮钾元素需要量大于磷素。黑芝麻生育期短,花期需肥量最大,因此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花期适当追肥。可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基肥多以农家肥为主,速效化肥为辅。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公斤作基肥。

另外,由于黑芝麻种子籽粒小,自身所含营养有限,播种时施少量种肥,有利于幼苗生长。播种时每亩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作种肥。

播种

1.播期与播量。黑芝麻是喜温作物,发芽最低临界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24℃。因此,黑芝麻夏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早播能显著增产。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技术是保证一播全苗的重要措施,既可确保地面疏松防止雨后板结,又可增加地温提早播种期,可显著增产。

每亩用种量,撒播为400克,条播为350克,点播为250克(每穴5~7粒种子)。另外,在土壤肥力高、病虫害少的地块可适当减少播种量。

2.种子处理。播种前宜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减少幼苗病害。主要是播前晒种,即在阳光下暴晒1~2天,使岀苗迅速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用0.5%的98%硫酸铜溶液浸种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发生。

3.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与黑芝麻品种特性、土壤水肥状况及播种期有关。一般种植密度单秆型大于分枝型,少分枝型大于多分枝型;早熟品种大于晚熟品种;生长势弱的大于生长势强的;土壤肥水条件好的小于水肥条件差的;早播的大于晚播的。一般单秆品种、高肥水地块8000~10000株/亩;单秆品种、肥力中等地块密度10000~12000株/亩。分枝型品种、高肥水地块密度5000~7000株/亩;分枝型品种、肥力中等地块密度7000~12000株/亩。

4.播种方法:黑芝麻播种方法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撒播适宜抢墒播种,且覆土浅、岀苗快,但难以撒匀,且不利于田间管理;点播可节省种子,但费工费时,只适宜小面积零星种植;条播能控制行株距,便于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无论釆用何何种播种方式,均应浅播、匀播,播深2~3厘米为宜。播种覆土后应及时镇压。

田间管理

1.苗期早管理,培育壮苗。苗全苗壮是高产的前提。主要措施是“三早”,即早间苗、早定苗、早中耕除草。第一次间苗宜在第一对真叶期;第二次间苗在2~3对真叶期,并预留定苗;第三次则为定苗,在3~4叶期。间苗的原则是“密留稀、稀留密、不稀不密留壮的”,即岀苗多时多间苗,出苗少时少间苗多留苗,岀苗不多不少时则去劣留大苗。通常间苗与中耕、培土一并进行。中耕宜浅,主要目的是除草、培土,见草刮,但黑芝麻封行时停止中耕、培土。

2.合理施肥。黑芝麻以初花结蒴期生长最为旺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此时吸收的养分约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0%。在较短时间内需要吸收大量养分,单靠基肥就难以满足黑芝麻生育中后期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黑芝麻生长的情况,适时适量追肥。

黑芝麻追肥应以速效氮肥尿素为主,磷、钾肥为辅。追肥的原则是苗期少施,花前重施,花期补施,以肥促苗,一促到底。具体追肥量,苗期5公斤/亩,现蕾初花期10~15公斤/亩,开花结蒴期7.5公斤。黑芝麻根系分布浅,施肥采用开沟浅深施肥的方式。一般施肥时开浅沟5厘米左右。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应与中耕、培土、浇水等田间管理结合,使土壤和肥料融合,防止肥料散失。

另外,现蕾初花期施肥也可采用叶面施肥的方法,补充磷、钾养分。一般叶面喷施浓度为0.3%磷酸二氢钾溶液,相隔6~9天再喷一次。叶面施肥可增蒴、增粒重,提高油分含量,增产显著。

3.打尖断花。黑芝麻属于无限生长花序,导致蒴果成熟期不一致,生产上常常出现早熟的蒴果裂损,晚熟的蒴果籽粒秕黄。通过打尖断花,可促进熟期趋向一致,预防裂果,增加粒重,便于统一收获。一般于8月下旬将植株顶端掐去1厘米,即可达到目的。

4.抗旱防涝。黑芝麻是怕涝稍耐旱作物,尤其是耐涝性差。涝害是黑芝麻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做好防涝抗旱工作。雨季做好排水工作,不使田间积水成涝。

5.防治病虫害。黑芝麻主要病虫害有茎点枯病(俗称黑秆疯、黑秆病)和蚜虫。茎点枯病可于苗期、蕾期、盛花期喷洒40%多菌灵胶悬剂700倍液,或于蕾期、盛花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生长期蚜虫可用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氰戊·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加工

1.釆收标志。黑芝麻成熟标志是,终花20天左右或打顶后25天左右,植株由浓绿变为黄色或黄绿色,即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并脱落三分之二以上,蒴果呈黄褐色,植株下部2~3个蒴果即将开裂,中上部蒴果微黄绿;用手摇晃植株下部,蒴果有响声,籽粒呈固有色泽。

2.收获时间。黑芝麻收获应选择早上和傍晚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及强光照射,以减少下部开裂蒴果掉籽造成损失。

3.收获方法。一般以镰刀轻割为好。镰刀收割一般在近地面3~7厘米处斜向上割断,割后30株左右捆成束,及时运回晒场。有条件的地方应用机械收获。

4.脱粒加工。在晒场架晒,3~5捆架成一棚,上面绳捆防倒,在阳光下曝晒进行通风干燥。脱粒方法,架晒到当大部分蒴果开裂时,进行第一次捣种。一般捣种3次左右,基本可以脱净籽粒。

5.晒种入仓。脱粒后进行晒种、过筛,风扬去杂粒秕粒,得到干燥而纯净的种子。干燥后使种子含水量在8%以下,以利入仓贮藏。

猜你喜欢
定苗黑芝麻间苗
间苗与掐花
《黑芝麻香》创作感言
黑芝麻香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小小黑芝麻 竟有大用处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火龙果里有黑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