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百年奋斗新征程坚定强国奋进信心

2021-11-29 12:19何虎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大党员征程党员干部

文_何虎生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理解,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百年辉煌鼓斗志,百年奋斗再出发。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伟大历史节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爱党爱国的高昂热情转变为干事创业的不懈动力,在新的征程中,把牢方向举旗帜、担当作为抓落实、提升本领作表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不凡业绩。

一、把牢方向举旗帜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强调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拥护核心、坚定方向,这不仅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首要原则,更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新征程中,党员干部要坚守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领导核心至关重要,这是党百年历史的重要经验,也是当今时代的紧迫需求。革命时期,党在关键时刻及时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而上下齐心、凝聚合力,探索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道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临动荡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逐步确立起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及时把稳政治舵盘,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见的风险挑战,人民呼唤新一代有能力、有定力、有魄力的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远见、过硬的政治本领、深厚的人民情怀,赢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成为当之无愧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信仰、人民立场和顽强意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间节点,党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的核心,人民有习近平主席这样的领袖,实乃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历史证明,党有了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全党才有同心奋进的力量。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将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和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的“主心骨”,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方面合力的“中心轴”,是我们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力量所在。

航渡千里,定向为先。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科学理论指导的事业,才拥有光明前途。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多次历经艰险危难,更是多次面临“中国往何处去”的历史拷问,而中国共产党在沧海横流与艰难险阻之中始终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终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彻底改变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人都以极强的政治定力、极高的理论创造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又一次理论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局势复杂深刻的历史背景下,在新时代以来党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各种风浪考验的实践滋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实践充分地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能真正指引党和国家实现发展与变革的指导思想。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全党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理论保障,是我们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底气所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党员干部重申了政治核心、指明了政治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风险挑战。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只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坚定的路线方向,就能不走错、不走丢、不走偏。在新的征程中,全体党员干部要时时事事处处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切行动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把牢方向举旗帜,才能在新的百年征程中“齐步走”。

二、真抓实干敢担当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不是敲锣打鼓实现的、不是袖手空谈实现的、更不是坐等靠要实现的,而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出来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创造出新的历史成就。新的赶考路上,正是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实心实意干、具体入微干、不折不扣干,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不凡业绩,勇担时代使命。

广大党员干部要实心实意地干,践行宗旨、不负人民。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党的百年奋斗,贯穿的是坚定的人民立场,蕴含的是深沉的为民情怀。1944年9月,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与追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从人民中走来。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就向世界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党的不变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无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接续奋斗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建党百年之际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明确新使命,但不变的是为民奉献的坚定追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不能是形式、不能是过场,必须是有成效的—而我们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广大党员干部要具体入微地干,积微成著、扎实创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引用这一警句。路程再近,不走也不会到达;事情再小,不做也不会成功,踏实笃行是一切事业的根本基石。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愚公为打通出山道路,不畏艰辛、挖山不止,以“山不加增,何苦不平”的坚持,创造了“移山”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立“愚公移山志”,积少成多、踏实苦干,从小节细处着手抓落实。只有“真抓”,才有“实干”。有的党员干部只追求“短平快”,只喜欢摆架子、做样子,用文件贯彻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热衷于检查验收、习惯于好大喜功,在任时鸡飞狗跳、离任后一地鸡毛。一切的变革、一切的成绩都是从小处积累而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为政的要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新征程中成就新作为,就要踏踏实实多调研、摸实情,善于从小处着力,下绣花功夫,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地干,临难不却、甘于奉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建党百年来,每当人民遭遇危险、每当国家遇到危难,总有一群人毫无惧色地站出来,他们是九八抗洪中的“一个干部一段堤,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排桩”;他们是汶川大地震援救中“非党员不要,独生子不要,单亲的不要”的“党员突击队”;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是党员让我去”的援鄂医疗队;他们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党员干部要有一个“宽肩膀”,切实将党和人民交予的责任担起来;党员干部更要有一个“硬肩膀”,关键时刻担得起、危急时刻立得住,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不会是简简单单、一帆风顺就能实现的,一定要涉深水、啃骨头,要面对前进路上的更多考验。在新征程上,党员干部不能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能遇到难题就绕路走甚至往回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阻力,都要意气风发地干、掷地有声地干、不折不扣地干。

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不容置疑地证明:实干方能兴邦、实干方能强国、实干方能富民。在建党百年之际,在这个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时刻,党员干部要继续继承发扬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优良传统,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奋进者,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

三、提升本领作表率

要领导14亿多人口的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中国共产党不是抽象的,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党员干部组成的、呈现的。在新的百年奋斗路上,党员干部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更好地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党员干部只有做到真表率,才能更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才能更有底气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奋进。

新的百年奋斗需要党员干部加强学习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要有提升本领的紧迫感。进入新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新任务都摆在党员干部面前。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学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治理领域也出现了新矛盾、提出了新课题。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增强各方面本领才能更好驾驭复杂局面,完成时代使命。但新时代以来,也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缺乏本领恐慌的意识,学习能力衰退。有的不愿学,自诩见多识广,拒绝接受新知识新理念,自信老办法能“包打天下”;有的没空学,总是用“工作忙”搪塞;有的不想学,只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态度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愿意抽时间学习思考。长此以往,“本领余额”终将见底,“能力赤字”必将出现,与其到那时束手无策、茫然失措,不如在平常及时“充电”,研究新问题、了解新理念、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本领。党员干部要从经典著作中学、从政策文件中学、从工作实践中学、从人民群众中学,多学习、多积累、多总结、多历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新的百年奋斗需要党员干部弘扬美德作表率。为政之要,以德为先。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修身以德、为政以德,明大德、守公德、重品德,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品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对党忠诚,是一心一意、一以贯之的,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在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不掺任何杂质、不留任何私心,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要弘扬造福人民的公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广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永远不要失去民心,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共产党要做的就是这个事。”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不变的精神底色,是共产党人鲜明深刻的思想坐标,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当坚守践行的核心公德。要保有严于律己的品德。1937年10月,针对震动全国的“黄克功案”,毛泽东亲自批示道:“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良好的道德品行是立身之本,而共产党员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自省,守底线、知崇高,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模范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在道德品质上严格要求自己,党员干部自身才有号召力,党的方针政策才有权威性,人民群众才会真心拥护党的领导。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崇尚忠诚大德、弘扬为民公德、坚守自律品德,不仅是一种道德和制度的明确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基本条件,更是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的精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好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新的百年征程对干部的“才”提出了新要求、对干部的“德”提出了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切实提升各方面能力,充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道路上的“能力储备”;广大党员干部要明德修身,充分发挥展现党员先进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和品格操守,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道德屏障”,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新时代高素质干部。

猜你喜欢
广大党员征程党员干部
一个人的征程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党员干部新书架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