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综述

2021-11-29 13:40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明月
营销界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方案

.长春科技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于明月 李 磊

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使旅游业迅速崛起,同时旅游教育也应运而兴,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近年来大幅增加。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近几年却不尽乐观,同时旅游行业又存在相关专业人才稀缺的问题,为解决两者之间矛盾,必须要针对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正确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需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各专业教学的出发点,制定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设置,培养人才的基石。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把传授职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除了毕业生高于实际的就业观念之外,还存在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学生以为自己学到的就是市场需要的,以管理型作为自己的就业定位,但是旅游业缺乏的是职业型旅游人才。

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体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的问题。新形势下尤其疫情后,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标准会不断提升,学校必须能够制定正确的合理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通过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去不断完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环节,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成果。只有这样,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才能得到不断提升,进而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 快速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从业人员迅速加大,疫情后的旅游业必然回温,预示着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潜在需求。同时在政府主导下,部分院校完成了由传统本科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变,但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并没有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与创新不够,例如许多旅游专业没有涉及信息技术或者当地特色旅游产业相关的具体课程,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多样化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顺应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现今的旅游管理教育多以知识类为基础,注重于知识的掌握,学生以记忆式学习为主;虽然很多高校进行了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改革,但是引导学生基于职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没有放到关键地位。因此要求旅游管理教育以人才职业胜任力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化学习是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依托现有的相关理论

正确制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有相关的理论指导。一是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有利于普通本科高校明确办学定位,走出传统“精英教育”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藩篱,致力培养面向地方、服务一线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关于旅游应用型人才理论。为有效解决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尝试。比如,吴中江等人研究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层次以及培养体系的问题。他指出,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是“用”,为此,他提出了“做学”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李儒寿以湖北文理学院“211”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了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各高校在制定适合本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积极参考相关理论,合格严谨地完成培养方案的制定。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研究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并没有把旅游市场实际需求考虑在内,趋于表面化,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旅游人才的技能、旅游市场的需求脱节。同时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化,缺乏自学、讨论形式,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二,教学内容方面。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广泛性,既要能模拟出旅游环境,也要能有实际可操作的旅游事物。教学内容还有时间性,比如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行适当的阶段性的更新和改良,而这需要在教学资源方面具有长期稳定的物质保障,现如今很多学校投入经费有限,校内实训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够理想,缺少来自一线旅游从业经验,导致经常出现教学计划与实际方面的矛盾。

第三,核心课程不突出。在课程设置方面,部分高校缺乏核心课程,有的高校虽然有核心课程,但核心课程的确定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旅游市场需求而确定的旅游管理核心课程体系,注定在培养学生的结果上与旅游企业需求上存在偏差。

四、研究的解决对策

第一,课程设置方面。根据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反向逆推原则设计课程体系,通过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职业胜任能力反向逆推出学生应该习得并具备哪些必备能力,再从必备能力反向逆推出应设立哪些课程体系。同时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来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时数,丰富实践教学手段等等。也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具体的实际操作课程设计可以贯穿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依年级升高内容依次加深。

第二,教育内容方面。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内容创新的过程中,要能够以职业性和实用性为原则进行内容的创新设置。要求教师能够研究相关教学改革的理论方法,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整理,结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不断地补充一些新的教育内容。在选修课程上,适当加入历史、地理、经管学内容,适度的选修课程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建立从大处着眼的思维意识。在授课形式上,适当应用线上线下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来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

第三,核心课程确定方面。多方面研究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课程,借鉴优秀院校的课程设置经验。同时深入旅游一线进行实际考察分析,参考旅游一线从业人员意见,从而科学性的确定和完善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体系。学校要能够针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安排情况,针对不同课程内容设置情况,能够做出适当调整核心课程的决定。不管怎样,核心课程的确定要重视起来,要体现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

综上所述,现在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核心课程都要综合考虑。高校要不断思索和研究制定适应社会和旅游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方案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烂脸了急救方案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