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转变

2021-11-29 15:27李杨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农业

李杨

(罗山县龙山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信阳 464200)

一、前言

我国农业一直存在科技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无法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农业经济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更好地把握这一机遇,本文围绕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开展了具体研究。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转变发展方式

为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转变农业方式,比如设法降低对各类化石能源的依赖性以及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发展生态农业。还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农业经济转型途径,关注农业种植中化学肥料的替代品,比如采用生态粪肥,减少污染物质。这对土壤肥力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强化均有积极影响[1]。

(二)贯彻低碳理念

在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应结合低碳经济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粮食问题是我国最大的问题,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应关注对现代化道路的探寻,以避免环境遭到破坏。总而言之,低碳发展应成为一种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转型的指导理念[2]。

(三)积极转变农业生产结构

生产结构受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时便要向低碳化的方向发展。我国近年来在转变生产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方面的实践便是典型。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关注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比如优化用地结构,结合工农业的科学布局,更好地发挥低碳理念的指导作用,以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

(四)保证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

融合经济与生态,用农业技术保护环境保护,可以让生态农业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各类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生态化农业还能够较好地助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更好地开发农业资源,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践方面应做好对土地资源的优化和利用,避免出现土地浪费。还要重点普及相关知识,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以保证他们能生产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可通过改良品种、提供补贴政策等方式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五)探索建设循环农业

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对循环农业的建设进行探索,深度融合低碳经济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帮助其更好地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共赢。将农业生产废物转化为沼气是最常见的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它能使用沼气发电,其剩余沼渣还能作为肥料。循环农业经济模式能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具备较高实用价值[3]。

三、基于粮食生产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创新土地制度

为了让粮食生产推进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创新土地制度。这需要转变政府的管理模式,制度核心为耕地生态补偿。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而本文通过实际调研发现传统命令控制性农业发展管理模式仍是河南省农业生态补偿体系的主流。这种模式忽视保护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净化耕地等生态服务的价值,很容易出现各类环境问题。因此,河南省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需设法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并推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做好耕地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的建设,以更好地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作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生产之间的良性循环,同时实现低碳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平原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较强,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连接和指导作用,必须关注耕地资源对当地发展的限制,设法实现“农地使用方—政府—农户”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满足当地粮食生产对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需要,以提高耕地资源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益。此外,在创新土地流转制度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耕地生态补偿方式,具体需涉及技术、资金、实物等,以进一步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针对河南省非农产业发展较为优秀的地区,应关注对其他产业反哺能力的激发,创建的土地流转制度需以市场为导向,让粮食生产能力可以随着土地比较利益的增长而提高。还应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农业生态补偿标准政策和土地制度,以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以碳汇农业为核心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较高的碳排放量,因此应设法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同时还要构建高水平的低碳粮食生产模式。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碳释氧的粮食作物有较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在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探索中河南省应将粮食生产当作重点碳汇产业,同时还要重视生物固氮作用的发挥。如探索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农作物固氮产氮模式,以大幅减少氮肥生产的能源消耗,从而直接或间接减少粮食生产过程带来的水质、土壤、大气等污染。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粮食作物类型和自然地理条件,积极发展与水稻、小麦相关的生物储碳技术。同时,还要围绕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有针对性地探索结瘤固氮技术,如固氮螺菌、稻黄杆菌等生物固氮菌类,以有效降低农用化肥的使用量,控制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从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建立节约型粮食生产体系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是低碳粮食生产的核心目标,因此基于粮食生产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还应逐渐摒弃传统粮食生产理念,树立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理念,在粮食生产领域积极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肥等新型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因此不得盲目采用统一的现代农业技术,需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农业技术。在节地方面,河南省豫南等地区需设法重点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例如,对一年多熟的粮食生产进行探索,实现对当地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山地、丘陵等粮食生产区域,可采用立体农业模式。例如,在豫西北等地区推行林粮间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生产。在节能层面,应关注对精确化耕作、保育化耕作等新型粮食耕作模式的应用,同时做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区域性建设,设法实现对跨区域农机和农业技术的使用,充分发挥农合组织的作用,以延长粮食产业链,降低粮食生产的能耗。在节水层面,豫东、豫南等平原农区需做好渠系、机井、灌排、管道等的布局,并配置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此外,还要发展水肥药联用、滴灌、低压管道输水、喷灌等技术。对于存在大量山区、丘陵地形的豫西农区,应关注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引入和应用的技术能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如运用旱作栽培、土壤保水、免耕直播等技术实现土壤保墒能力的提高。在节肥层面,需保证农技推广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提高人们使用肥料的能力,避免过度使用肥料,更好地保护环境。此外,还要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在粮食作物品种和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存在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节肥技术,进一步推进基于粮食生产的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推广科学农业技术

基于粮食生产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农业技术的支持,因此还要关注科学农业技术的推广,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农业技术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加大投入,并关注新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兼顾。政府相关部门需做好宣传工作,保证农民能够真正形成长期发展意识,而非仅关注眼前利益。只有大力推广科学农业技术,可持续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具体的宣传工作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如围绕试验田直观展示科学农业技术的优势,并为农民学习先进技术提供人才、资金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的发展需关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创新土地制度、以碳汇农业为核心、建立节约型粮食生产体系等建议,直观地展示了可行性较强的农业经济的低碳发展路径。为更好地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还需关注生产能源结构的优化、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珍惜粮食
阿宽的生产小组
十八连丰!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