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经济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微

2021-11-29 16:04谢梦然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班干部导师

杨 艳 谢梦然(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管理是关键的辅助工作,影响校内的纪律及学风建设,影响学生的校内生活。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管理存在的难度相对较大,对院校的管理能力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新经济时期下,为确保高职人才的培养效果,提高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各院校要站在学生角度,尝试有效的改进策略,营造高职教育的优秀环境。

■ 高职院校学生状况

在高职院校中,教学需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学的内容更为细化及专业化,和普通高中的教学存在较大差异。在高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原因,该类原因会随其成长经历、生活条件等的变化而改变,他们的情绪化学习状况更为明显,更易接受个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经调查分析可知,在高职,学生往往正处于青春期,是心理及生理的关键发育期。他们有着充满朝气、乐观向上等特点,同时,因为心理发育的不够成熟,社会经验的偏低等因素影响,他们的心理波动以及矛盾冲突也十分常见。在掌握高职学生状况后,为提高高职教育成果,应对新经济时期的挑战,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学生管理的意义,尝试基于实际,改进校内的管理策略。

■ 新经济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背景

在新形势下,我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是为各行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家提出,要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深化,要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生本理念,要重视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将学生管理的工作加强等等。在高职院校内,学生管理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要将学校、专业及班级管理好,需要院校完成合理的制度制定,借助有效条例完成学生管理。同时,院校需要对和学生相关的事务认真对待,例如提高班导师的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在院校中,各教师的认识、思想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尤其班导师,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高职要认识到在新时期内,学生管理的关键作用,号召班导师及各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借此为学生渗透积极向上、正确的思想精神,引导学生培养积极正确的习惯,确保学生管理的顺利完成。

■ 新经济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一)重视积极引导,关注职业规划

在高职教育中,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好积极引导十分关键,能促使学生应对新经济时期下的职业挑战,明确个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学生时代,职业规划的合理性,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未来所要参与的岗位及职业信息。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基于专业教育特点、学生个性等因素,引导学生对职业规划尽快制定。在引导学生的职业规划时,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优点进行挖掘,对学生不断鼓励,促使其保持优点。面对其缺点时,教师不能采取忽视态度,需要及时对学生指正及教育,确保在其生活及学习中,做好随时的监督管理。无论面对“优等生”还是“差生”,教师都需要将缺点指正的工作做好,避免庇护包容,促使学生完善各个方面的能力素养,实现思想的进步。

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中,教师对优等生、差生会更为关注,从而忽视中间生。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要分出一定时间及精力,给予该类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关心,使其在教师引导下,实现个人能力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当学生入学后,教师应该将职业规划的教育合理渗透,在课程学习、学生日常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其规划意识,鼓励学生完成短期目标的自主制定及落实,再尝试中期、长期的规划等等,让学生职业规划的制定得到循序渐进的引导,确保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时代及岗位的挑战。

(二)基于行业实际,做好实习管理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就业及实习,属于学生管理应该关注的关键部分,是影响学生、学生家庭的重要问题。在新经济形势下,顶岗实习、跟岗实习,都可以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使其和社会接轨,应对新经济下的行业及岗位挑战。在实习环节中,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完成就业择业观的积极转变,打好其职业规划的关键步骤,使其找到步入职业生涯及社会的正确方向。

在高职,实习、就业,属于学生步入社会时必经的道路。要确保学生成为对社会、国家,对经济发展有用的人,需要他们产生社会责任感,真心热爱社会,变得更为积极,更加努力地完成技能实践及学习。在管理学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真心爱护,使其可以没有顾虑,积极主动追求个人发展,实现个人理想。

在新环境下,教师需要将素质教育原则落实。在学生实习中,教师需要借助与企业的沟通,掌握学生实践学习的问题,结合理论及实践,对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积极培养,有机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企业师傅经验、企业岗位需要,对学生潜能进行开发,促使其在逐步地实践操作中,实现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此外,教师还应该基于学生实际、企业指导及社会需求,引导学生实现工匠精神、团队意识等的培养。

(三)基于学生实际,做好班级管理

在学生管理中,班级管理是关键工作。要实现良好班风的树立,需要院校督促各班导师,将班级管理做好做全。在班级管理中,对班级制度的制定、对班级干部的选拔等,都属于重要工作。在将上述工作做好做全后,才能推动全面人才的培养目标达成。在班级中,班导师不仅要将班级管理做好,还要将教学工作做全。在确定协助工作的班干部后,要确保其明确的分工及职责,确保其彼此间的互助团结,确保其能成为班导师的优秀助手,让班级管理有效完成。为提升管理效率,班导师可以适度放权,鼓励班干部做好一定的管理工作,给予其行为及思想上的信任,指导他们完成管理。

首先,班级制度属于管理班级的关键依据,是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重要准则。由此可见,班规制度的合理制定十分关键。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班级内,班级制度往往有奖惩、困难帮扶、请假、意见反馈等多方面制度。在制度影响下,各方面有着优秀表现的学生,能为班级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激励落后学生,最终助推整体班级的进步。其次,班级干部属于协助班级管理的重要力量。在班级中,对班干部的合理选拔以及任用,都会影响班风学风的建设,影响班级环境的舒适营造。在选拔班干部时,可以采取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经过班会演讲、学生投票,以及试用考察等流程,公正、公平的完成班干部选拔。对班干部而言,需要为班级起到各方面的表率,确保其他同学能够将班干部视为榜样,积极向其学习,逐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锻炼实践技能。

(五)针对管理队伍,提升综合素质

在学生管理中,管理队伍是影响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新经济时期,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管理的实际。因此,院校要将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起来,让班导师、授课教师等充分发挥作用,促使学生管理全面提升质量。院校要首先重视授课教师的队伍建设,该类教师可以结合专业教学的优势及特点,做好对学生的渗透型教育。院校要确保教师发挥课内外的学生思想教育作用,让教师可以达成教书育人、管教学生的目标。班导师、后勤管理等人员队伍的建设也十分关键。院校需要做好班导师、后勤管理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人性化管理的认识,确保管理人员掌握科学管理的意义,了解现行管理法的不足,树立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视为学生服务为工作落脚点,对学生真正关心、及时帮助与尊重,提高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提升管理队伍的更高综合素质,确保学生管理可以提升质量。

(六)针对学生管理,重视学生参与

在新时期,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内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可以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识,更好地遵守学生管理的校规校则。在高职院校内,院校可以设置与学生交流的机构及平台,由校内的领导及管理者,对学生建议及意见直接、间接地听取。学生可以借助院校官网、微信公众账号,以线上渠道的留言,提出对学校的建议。学校可以设置校内及线上的意见信箱,鼓励学生对建议及意见的反映。当学生给出建议及意见后,院校需要结合意见的可行性、合理性,基于学生管理的实际目标和条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规需求,并在部分要求无法满足时,给予学生及时解释,让更多学生参与、信任并支持学生管理。

■ 总结

在新经济时期,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变化,因此,高职教育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要求高职院校,能基于时代特征、学生特点及教育需求,做好教育管理的优化改革。在高职院校内,学生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影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特征特点,尝试做好学生管理的优化,逐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习惯及意识,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班干部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竞选班干部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