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1-11-29 23:57王金锋李小功
烟台果树 2021年4期
关键词:猕猴桃园区销售

季 磊 王金锋 李小功*

(1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果业发展中心,渭南 714000;2陕西渭南葡萄研究所,渭南 714000)

1 渭南市临渭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猕猴桃是陕西继苹果产业之后又一个具有极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秦巴山区是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1]。渭南市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南依秦岭黄土台塬,土层深厚,地形平缓,空气湿润,夏季凉爽,冬季背风,非常适宜猕猴桃的生长。目前,全区猕猴桃栽植面积6 333 hm2,挂果面积2 667 hm2,年产量10.5万t,年产值达到7亿元,成为陕西东部最大的猕猴桃产业基地,也是陕西猕猴桃“东扩南移”的重点区域,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临渭区主导产业之一。主要种植品种有秦美、海沃德、徐香等,又陆续引进了翠香、金龙2号、瑞玉等名优品种。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订了多项激励政策,同时多方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和大户投资猕猴桃产业。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规模化”的新思路,建成种植规模在67 hm2以上的园区4个,33 hm2以上的园区6个。为更好地示范引领猕猴桃产业集约化发展,临渭区提早谋划、高点定位,2017年3月开始全力建设集生产展示、科研示范、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猕猴桃生态公园,2019年初“临渭猕猴桃”申请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在2020年第十三届上海亚果会上,临渭猕猴桃荣获“2020年度最受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100强”。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配套差

主要表现在贮藏、灌溉、交通、电力供应、防风林等方面设施不完善[2]。比如水利设施配套发展滞后,影响猕猴桃果树健康生长。猕猴桃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耐干旱能力差,特别是6-8月,需要配套的水源及水利灌溉设备。缺乏大型气调库,全区现有果库基本属于普通冷藏库,能够满足一部分生产需要,急需建设现代化的气调库,为猕猴桃长期贮藏提供保障。

2.2 配套产业不强

截至2020年底,临渭区猕猴桃已挂果2 667 hm2,产量10万t,全部挂果后产量可达到20万t。目前全区还没有实力较强的农业(果业)公司,果品分拣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分拣上,没有一条现代化智能分拣线,产品包装也主要依靠外来购买。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也达不到全区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要求。

2.3 果业品牌亟待加强

我国猕猴桃栽植面积世界第一,是新西兰面积的十倍多,但是猕猴桃价格与新西兰差距较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不如新西兰[3]。近年来,临渭区在猕猴桃宣传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但和全国知名产区如周至、眉县等相比,在投入资金、宣传形式和宣传规模上均有一定差距。

2.4 资金投入不足,示范带动能力差

在园区标准化建设、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土壤改良、产品认证、绿色生产、农业双减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行业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管理运营,规模化园区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2.5 销售意识未转变,销售市场和网络平台建设薄弱

目前临渭区猕猴桃基本以批发零售低中端产品为主,电商销售占比低、精品少,缺乏自营平台和规范化市场;销售方式和销售意识被动,大多以等待采购商上门收购为主,经营分散,销售方式单一,价格不能自主,造成销售价格持续下降。果农对互联网的利用率低,消费者不能及时了解到猕猴桃上市时间等信息。

2.6 技术操作不规范,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猕猴桃种植户年龄偏大,技术水平不高,工效低,人工成本高,技术难到位。全区没有统一的栽培管理标准,导致猕猴桃品质参差不齐;个别果农片面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膨大剂,早采早卖现象也比较严重,生产的猕猴桃品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临渭猕猴桃的品牌形象和品质保证[4]。

2.7 人才匮乏

商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不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涉及到产品研发、品牌营销规划等领域的人才。

3 对策与建议

3.1 科学选址,完善基础配套

建园要选择土质适宜、道路便捷、排水便利、低海拔的地块,还要考虑到配套基础设施,灌溉及园区内的道路规划等因素;猕猴桃一般栽植后第3、4年才有收益,要提前做好规划,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4]。园区的基础设施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后期猕猴桃管理和采收,道路建设、灌溉条件等必须达到园区建设的标准。在低温下进行贮藏,才能延长猕猴桃的销售时间,因此,冷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冷库延长贮藏期,猕猴桃可实现8个月错季销售,做到全年供应,还可以提高猕猴桃的销售价格。

3.2 引进建设相关服务配套企业

扶持企业配备现代化智能分拣线,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猕猴桃果品分级也更加精细;引进包装制造企业,订制临渭区水果特色包装盒;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体系,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通过这些措施打造高端、精品猕猴桃,提高销售价格,充分调动果农的积极性。

3.3 加强果业品牌宣传与推介

完成 “临渭猕猴桃”地理商标注册收尾工作,在一线城市设立临渭区猕猴桃品牌直营店,举办或参加全国性果业推介会、展销会;依靠抖音、快手、微信、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平台宣传临渭猕猴桃,提高临渭猕猴桃的影响力和知名度[5]。

3.4 加大资金和科技的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用于临渭猕猴桃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的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探索出适宜临渭区的猕猴桃高产优质的技术体系,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6]。

3.5 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

散户种植难以形成规模,管理技术上很难做到统一。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办合作社或者将土地流转给种植企业。有利于制定行业标准,可以做到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从而提高优果率,增加农户和企业的收入。通过抓好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制订1套适宜本地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提高全区的生产管理水平。

3.6 转意识、提品质

改变传统销售思维和模式,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品种结构,做高端、精品水果,才能有好的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错开集中销售,延长销售时间。制定《临渭区猕猴桃园址选择、建园标准》《临渭区猕猴桃种植技术标准规范》《临渭区猕猴桃采收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从新建园到采收贮藏、销售等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严禁使用膨大剂,禁止早采早卖。

3.7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

定期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联合农业高校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引进人才政策,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到引得来,留得住[7]。

3.8 发展深加工

猕猴桃货架期短,且短期集中上市,严重影响了猕猴桃的销售价格。应大力发展深加工,鼓励企业生产猕猴桃深加工产品,如饮料、罐头、果汁、酒等,减轻鲜果销售压力,提高附加值,增加果农收入,促进临渭区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猕猴桃园区销售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提取猕猴桃的DNA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孔学堂 纯粹的国学园区
为什么猕猴桃身上长满了毛?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