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探究

2021-11-29 15:52张爱芹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工作财务

张爱芹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9)

引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内容颁布之后,公立医院便正式进入到了改革的阶段中。近几年来,公立医院的诊断治疗、院内管理、药物供应、消耗品购买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使其服务品质大幅提高。同时,在有关意见内容出台后,其中清晰地标注了,要实现公立医院的自主化改变,并强化在财务管控、经营能力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一、新医改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医改工作进行之前,公立医院多是使用“以药养医”的方式维持自身生存、发展,人民时刻面临着“看病困难、看病昂贵”的严重问题。在进行第一轮的医改之后,先在药物上使用了“药品零加成”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经济收入方式产生了影响。国家虽然通过调改医疗服务的价格、适当的财政补贴方式,对公立医院进行了经济上的补偿,但还是无法将其内部在药品上的空缺填补上。为此,在2019年12月末,国家又取消了公共医院的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差率、差额加成政策,在销售时,一律依据采购的价格进行。这两项政策的实施,虽在一定范围内将人民“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但是在政府补偿机制的背景下,医院的正常运行、如何调动人员积极性、维护患者自身利益等便成为了重要问题。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找寻适合的发展方式,是非常艰巨、困难的。想要将工作的效率、质量进行提升,便要在改变的过程中,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解决。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为公立医院日后的服务开展打下良好基础[1]。

在新医改的实施背景下,让医院重新认识以往忽视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其中,以此来对自身的收入、支出进行平衡与优化。这不仅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变化,还能维持自身的公益性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

(一)政策分析质量提升

国内公立医院实行新医改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当前国内的看病困难、昂贵的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医疗服务质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公立医院内部的财政、工作压力。为解决该情况,便需要医院能够细致分析政策中的具体内容,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还要让自身能够平稳顺利发展,优化、改善内部对财务管理工作。通过提升医院内部财政岗位人员在财政分析上的工作能力,来确保医院在实行新医改的同时,还能增强财务管理效率。

(二)预算管理质量提高

在《医院财务制度》的内容中,对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细致讲解,还提及了预案管理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适应新医改的变化,医院需要注重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的质量,并让其随着具体的国家政策内容进行改变。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各个公立医院都在实行新颁布的改革要求,以此对自身的体系建设、管理方式进行优化与调改。在医院进行改变的过程中,让财务管理人员的压力,以及涉及范围都有所增加。通过开展预算管控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并对医院的未来发展进行清晰规划。公立医院在新医改的条件下,逐渐将多种改革内容纳入预算管控工作中,来保障自身努力方向的正确性,全面保障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未来发展稳定性。

(三)加强风险管理质量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发展的稳定性、质量,都与风险管理工作有直接关系。公立医院为能够加快对新医改政策的适应,便要对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提升风险管理质量、强化对多种类型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应对能力,以及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保证医院能有效适应新医改规定的同时,还可以排除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提升面对风险时的敏感性。

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风险防控不足

经过新医改之后,公立医院在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时,便要重新寻找适合自身的经济提升点,并将以往使用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摒弃。在该发展过程中,公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部门不具备风险方面的防控意识,在进行系统识别、经济业务活动风险分析上,显示出了能力不足的情况,使其无法与当前新医改的具体标准相符合,让岗位发挥实际作用时,出现了极大的困难,这不仅让工作质量得不到良好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改革产生了阻碍[2]。

(二)财务分析不全面

在目前阶段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中,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工作时,都存在较为片面的问题,只是根据表格中的数字信息,来完成整体情况研究工作,并未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真实性、准确性的细致考察。在当前促进业财融合的工作背景中,浅显的结论内容并不能对医疗事业发展起到实质性帮助,还无法给事件决策人员提供出真正产生帮助的信息,使得目前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分析工作要进行深层次的优化与改革。同时,部分工作人员不仅在工作能力、素养上并不能满足新医改的需求,还在数据分析上不具备创新的思维。因此,使得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出现了限制,这便造成了工作水平的下降,从而极难在综合管理改革中取得良好的结果。

(三)全面预算体系不健全

1.预算管理工作的覆盖程度较差。部分公立医院由于编制的存在,使得内部岗位设置并不齐全,无法对人员进行细致划分与管理。同时,部分财务人员还需要负责其他的工作,使得自身的精力被严重分散,严重降低了全面预算工作的真实性、合理性,影响了其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2.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不足。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都只注重表面的形式,并未将刚性要求落实到工作中,使其不具备实效性,甚至还可以对预算数字进行随意调整,让流程缺少了约束性。

(四)缺少完善的薪酬机制

迄今为止,公立医院内部的职工福利待遇、工资都是根据相应人社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执行。伴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深入化实行,目前,公立医院内医务人员的工资,已经落后于改革的步伐,不仅无法将其真正的价值展现出来,还不能显示出人员需要承担的风险、责任,使工作积极性一直得不到提升,对公立医院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不仅如此,医务人员缺少主动性、创造性,是长时间以来都无法进行突破的问题。

(五)人员专业素养不匹配

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该岗位上,需要人员具备一定先进的工作经验,但该类型人才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的财务工作人员只注重财务报账、编制表格等一系列的管理内容,并未具备完善、正确的意识,使其在融入医院内部的业务活动中时会非常困难。同时,财务人员只是对当前发展需要的现代知识有浅显了解,并未对其深层次的调整意义进行重点思考。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并未使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影响了会计参与到决策、财务分析中的表现。

四、公立医院应采取的解决对策

(一)强化审计力度

在新医改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多,不仅对资金的支出范围、标准产生了新要求,还要增加管控工作的严格程度。在对公立医院进行新医改工作推进时,财务管理岗位需要与当前的发展方向相结合,对自身未来进步的具体途径、需求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来制定出适宜的风险防控对策,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完成对医院内部财务预算工作的编制与考核,减少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同时,公立医院还需要强化自身在审计方面的能力,将其监督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工作开展与财务规章制度内容、财经纪律、内部规定条例相符合,之后,根据此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排查、解决,实现对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让其效果能够充分覆盖到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药物、医用耗材、设备的采购工作中。通过将监督职责贯穿到其中,来防止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将风险因素控制在能够解决的程度内,提升自身的抵抗能力[3]。

(二)提升分析能力

公立医院的财务工作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开展。通过整合与考量内、外存在的环境信息,之后依据此来完成对财务关系有效性、活动经济性、活动风险性的细致、全面分析,并对其进行完善、优化。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公立医院需要强化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性,将完整、协调、合理的体系改革作为日常管控重点,以此多角度提升对各个科室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全方位地对营销管理因素进行调查,对医院的改革优化、变动规律进行掌握,以及细致的政策研究工作,来完善工作中与政策相悖,或是改革不足的情况。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分析时,相应人员需要使用科学的计算方式、管理手段,来对当下仍然存在的情况进行研究,最后再根据医改政策的要求,完成业务开展、人员引进、内部建设控制的工作。

(三)落实预算管理

进行全员预算模式覆盖,是保障工作全面性的关键因素。通过执行、管控、编制、调改等重要因素,组装成了预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公立医院内所有部门、科室的人员都参与到其中。公立医院还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内,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重要性、适用性的宣传工作,调动各个科室、财务管理、预算管控、行政部门、高层领导干部的人员加入到其中,此时,还需要对其编报的整体流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同时,在进行全面预算的管理工作时,要合理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依据相应虚拟信息平台进行集中式处理,加快基础的建设速度,保证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还要强化预算工作中的刚性约束力。公立医院需要将自身的工作、责任等制度条例内容进行完善,创建科学、合理的管控体系,并让其落实到服务中的方方面面,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做出保障。

(四)构建薪酬机制

公立医院的进步,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奉献有直接关系。如果在医院运行的过程中,缺少合理、科学的薪资报酬保障,会让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容易对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产生严重影响,严重还会制约医院的未来发展。公立医院内部可以根据自身的真实情况,来创建出实用性较强的吸筹激励体系,通过有效使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等工具,来完善内部的薪酬分配机制,尊重医务人员的辛苦劳动成果。在该过程中,医院需要将人员的劳动、技术手段、责任风险、医患满意程度、医德等一系列内容,融入到绩效考核内部,依据该方式来突破以往以职称评定为关键核心的分配方案,加强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

(五)提升人员业务能力

公立医院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财务政策的法律、法规内容进行主动了解,并深层次掌握、领会政府、医院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的差距,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当前的大数据社会背景中,财务人员还需要学习、使用先进的技术完成财务分析、管控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的重要阶段中,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医保的使用、支付方式出现了改变,并对业务的涉及范围、重要事情决策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仅如此,还要其了解临床的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并创建出对其进行管理的思路。通过贴近临床业务的实际情况,来成为专业知识丰富的价值创造人员[4]。

总结:从上文能够看出,伴随着新医改政策内容的实施,公立医院需要面临着风险防控不足、财务分析不全面、全面预算体系不健全、缺少完善的薪酬机制、人员专业素养不匹配的问题,为了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放线,促进自身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便要通过强化审计力度、提升分析能力、落实预算管理、构建薪酬机制、提升人员业务能力的方式,进行主动吸收先进知识、理念,实现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为公立医院带来全新的风貌。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管理工作财务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治理迭代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