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研究

2021-11-29 15:52杨哲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古建筑建筑文化

杨哲

(锦州博物馆,辽宁 锦州 121000)

一、中古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一)“好古”

说起中国古代建筑,印入脑海的第一批次应该是苏州园林故宫土楼等等具有极其风格化的标志性建筑,古建筑不仅仅是古代人们用于办公、居住的环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古建筑带给我们的美不仅体现在建筑样貌和设计的外在,更在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化体验,从古到今中国古建筑在历史上的存在,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几千年变迁,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过往。城市中如果有大型古建筑的存在,那这座城市曾经的样貌就可以被保留下来,古建筑如果受到损失或消失,那这座城市的记忆也就此尘封,甚至被遗忘,因此古建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外在形态上的优美,更是在文化上给了人们窥探历史的一扇窗户,在传播文化传播中国古代设计理念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精神价值以外,古建筑也是研究历史的实际物证。古代建筑和其他物质文化遗留具有相同的特性,是中国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留下来的历史证据,我们对古建筑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建筑风格及建筑材料的研究,更能看出同一时期整个社会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例如河北省赵县著名的赵州桥:赵州桥的建筑距今已经有超过1400 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有保存最好的最早的石拱桥,单孔跨度37.4 米,建筑技术既减少了流水对桥本身的冲击,也减轻了桥自身重量,节约了大量材料,是世界土木工程的一个创新举措,因此对于古建筑的研究也具有实际的历史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传递”

古建筑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承载者,更是能够发展民族自信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传递者,中国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这个国家的古建筑作为灿烂历史文化当中的浓厚一笔,记录了中国从无到有地发展完整过程。见证了中国从古代的兴盛、到近代任人宰割的羔羊,再到如今站在全球浪潮前端的强者,这在全球范围中都极为罕见,在整个世界的建筑群当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古建筑作为与整个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聚集地,它不仅有极其强烈的东方风格,更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对周边国家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屹立千年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三)“鼎新”

孟浩然诗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是几千年来祖辈共同建造的结晶。在古代建筑修缮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复刻曾经的建筑样貌,而是作为“参与者”对古代建筑进行修缮,始终让古代建筑保持全新活力,古建筑修缮不仅对外貌进行翻新,也会更换曾经腐朽的零件,加入更加坚固的零部件,不断地在古建筑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留下印记。我国对古建筑的研究和修缮不仅仅满足于将其恢复原貌,而更多的是在原貌的基础上让古建筑真正能够展现其作为历史传播者的最好模样,调和各种有价值的要素,并将其在放置在不同场合当中发挥独特作用。

(四)“金饽饽”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要求逐渐转移到对精神需求,而古建筑是各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新的经济时期,古建筑作为旅游的承载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城市具有独特的古建筑群,那么该地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突破,我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扩大,对内经济需求也越来越大,名胜古迹吸引着国际各个地方的友人前来游览。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向前迈进一大步的金饽饽。

二、中古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和挑战

目前我国古建筑当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石质构建砖体风化,虽然对于石质构件的更换成本较低,但建筑群规模较大,砖体在修缮过程当中出现酸碱保护问题,对于保护措施有更高的需求。汉白玉和砂岩在分化过程当中更为严重,因此在后期保护措施当中需要成本更高专业度更高的修缮人员,但在现实保护过程当中力度不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在古建筑当中,木质结构也较为普遍,但木质结构在环境作用下最易腐坏变形腐朽虫蛀等等都是较为严峻的问题,实际保护过程当中,由于制度不完善资金较为匮乏监督力度较低挪用保护资金等问题,使得经常性维护工作不到位,影响了木质古建筑的及时维修。

如何保护古建筑都是由人类主观意识决定的,因此,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需要投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但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对古建筑的精神意识保护逐渐淡漠。例如西安钟楼,牌匾被摘下使得钟鼓楼完整性变得缺失,部分景区工作人员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将其肆意破坏,并装饰成商业化气息较重的现代商铺。在管理较为匮乏保护措施更新较慢的情况下,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将面临更多挑战。

三、中古古建筑保护的措施策略

(一)专业修缮

由于古建筑年代久远,采用建筑材料较为古老,特别是木质材料容易腐朽,因此在修缮过程当中,需要更多专业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维修,在修缮过程当中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并根据不同材料进行修缮计划的制定。在保证社会情况和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业修缮,尽可能还原其原本结构。在后期维护过程当中,注意古建筑防雨防晒防风防潮等情况的发生,从专业物质角度对古建筑进行维护。

(二)合理规划

伴随着经济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城市化进程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外界对于一座城市的评价是基于城市建筑的。作为外来人群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建筑的规划和保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城市管理部门人员需要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保留古建筑,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当中。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互相兼顾,共同构成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城市管理人员需要提升自我文化素养,保证具有一定的古建筑保护意识,并且坚持可持续化发展规划,将古代建筑的经济效益和实际城市发展结合在一起,将古典美和现代美完美协调,为建设出较为优秀,且具有观赏性的城市建筑做出努力。

苏州的城市化建设就是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苏州园林规模巨大,在苏州城中占有相当部分的面积,城市规划当中将苏州园林合理的安排为景区,并在园林周围建筑起风格一致的现代建筑。作为旅游周边发展项目,苏州园林的修缮和城市规划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和谐的思维模式。苏州园林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和谐的精神文化模式,既能够展现古代的壮阔园林风景,又能感受现代城市的科技魅力。

(三)政策支持

中国古建筑延续千年,之所以能在风吹日晒洗礼之后进行保留,政策支持不可缺失。古代建筑的保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当中,需要确保有专项保护资金的使用,并且真正利用到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当中,挪用和改变用途都需要严查。在古建筑实际修复当中,对于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建筑难题,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科技对其进行更加精密的修护,例如摄影测量、激光扫描、3D 打印等等,对于古建筑进行保护复原相比较传统技术,现代技术的融入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和更加昂贵的资金,为了保证古建筑能够在中华大地上传承,需要相关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在古建筑保护过程当中,对古建筑周边的环境检测也需提上日程,例如神武楼在修缮前,周边环境和地理条件对其本身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其所在的村庄条件较差,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河流,使得对古建筑造成二次伤害。古建筑周边家畜、家禽、生活污水极其肮脏,对于地基进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腐朽。政府在后期对神武楼采取专项整治措施,对周边民房进行了强制性拆除,对环境进行了直接改造,排水系统重新搭建都由政府投资建设,因此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不仅是古建筑本身,还有古建筑周边环境整治,都需要政府作为第一监督人,认真把控修缮过程,制定相应条例法规,保证古建筑群落的完整安全。

(四)意识觉醒

在意识觉醒方面,不仅是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保护意识,群众也需要具有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

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较少,相关专业性人才缺口较大,虽然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重点培养城市规划、遗产保护、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历史探究类专业,但相比较其他热门专业,广大学子对历史文化方面的专业选择还是较少,愿意在这方面付出自己心血的人屈指可数。

因此,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员培养,提升古建筑保护研究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较为先进的古代建筑保护方式和理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解决我国现今古建筑保护较为薄弱的短板,开创古建筑保护未来的新局面。现有专业人才也应该自身不断提升能力,研究国外,尤其是欧洲古教堂建筑修缮模式并进行合理的运用,将我国古建筑和城市建设共同推到时代的浪潮中。

古建筑的保护需要群众的意识提升。在游览过程当中,要遵守古建筑的保护条例,提升自我的民族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自觉地将自己加入到保护中国传统古建筑的行列当中。宣传古建筑保护意识有各种途径:第一,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将古代建筑编撰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并投放到公众号及各类视频账号当中,让人们从心底认同中国古代文化,并激起保护我国古建筑的意识和热情;第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各大电视台可以制作相关古文物鉴赏科普类节目,将条款法律保护文物做成一档节目,或者印成海报传单手机信息等等。传递到每个人心中,增强中国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从根本上解决行动力欠缺的问题;第三,利用新时代媒体舆论宣传与报道,利用新媒体传播较为宽广的特性,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宣传,既可以拉动国内旅游经济效益,又能够提升中华人民对自身古建筑的民族荣誉感和认同感。并将条例法规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加强舆论的约束,通过以上有效途径,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对于传统古建筑保护的优秀意识,促进人们从自身对古建筑进行保护

四、结束语

古建筑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而这些标志都是我国历史长河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因此,了解目前古建筑保护问题所在,用科学的先进办法进行古建筑修缮,并结合对人们保护意识的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积极探索古建筑的保护方法,赋予古建筑在新时代新的意义,给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猜你喜欢
古建筑建筑文化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谁远谁近?
中国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