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2021-11-29 18:59嘉鱼
求学·文科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毕业生学科

嘉鱼

国家对农业高等教育一直十分重视,近年更是提出了新农科建设的要求,即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并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同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鄉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农林类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现有农林院校120余所,它们是新农科建设的践行者,也是国家在农业发展等关键领域的重点支持对象。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提到,加大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涉农学科专业建设力度。

根据院校的归属,我们可以把农林类大学分两大类,一类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农林类大学,一类是省属的农林类大学。部属农林类大学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余四所为“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属农林类大学中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是“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他农林类大学为双非高校,比较知名的有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

中国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985工程”、“211工程”、一流大学A类

院校简介: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围绕人类营养与健康,以国家农业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在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工程、食品制造、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全球食物安全等领域的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分别是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并列第六位。农学专业率先通过国家农科专业(第三级)认证;植物保护、园艺两个专业率先通过中俄联合认证;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就业特色:中国农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在涉农行业和涉农岗位就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农林牧副渔业、教育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从中国农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前三位分别为各类企业、党政机关及高等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2019届毕业生国内升学高校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科研院所,其中,80%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8.4%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0%进入中科院等科研院所。

分数参考: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在安徽省的录取分数在600分以上,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619分,超一本线131分;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634分,超一本线74分。(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校属性:“985工程”、“211工程”、一流大学B类

院校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

就业特色:从参与招聘的用人单位所在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教育业需求最为旺盛,吸纳毕业生能力最强;从线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人单位所在行业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数量最多。2020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328人,在“中国500强”企业就业579人,其中就业人数较多的500强企业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学校近几年毕业生升学意愿强烈,除2019届毕业生比例略有下降外,近五年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升学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方面反映出当前学生的职业规划选择,另一方面与国家的研究生扩招政策相关。学校2020届本科生升学率突破43%,硕士生升学率接近20%。

分数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年在安徽省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88分,超一本线100分,专业是动物科学(动物类)、草业科学、林业工程类;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621分,超一本线61分,专业是公共管理类、社会学类。(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南京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创建的私立金陵大学农科。学校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79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

优势学科专业: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就业特色:2019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就业。其中,到农、林、牧、渔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16.23%),其他比例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制造业(14.8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1.39%),教育业(10.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99%)及金融业(6.05%)等。

2019届本科生继续深造的有1692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9.74%,其中国内升学1339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1.45%;出国(境)深造353人, 占本科毕业生总数8.29%。

分数参考:南京农业大学2021年在江苏省的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70分,超省控线153分,为04专业组(化学或生物);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81分,超省控线105分,为01专业组(不限)。(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华南农业大学

院校简介:华南农业大学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199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395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条件,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和预防兽医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3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學、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就业特色:2020届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00%),其次为制造业(14.35%)、教育业(12.33%)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8.05%);这一行业流向与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

截至2020年9月1日的派遣库数据,学校共有2039人选择继续深造,深造率为21.34%;其中国内升学1670人(升学率为17.47%),出国(境)留学369人(留学率为3.86%)。

分数参考:华南农业大学2021年在广东省的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33分,超省控线101分;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28分,超省控线80分。(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四川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学校的科研实践平台丰富,拥有科技部、四川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

优势学科专业: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全球前1%,农学、兽医学在2020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就业特色:学校2020届毕业生行业布局与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定位相契合;主要流向了建筑业(16.80%),其次是农、林、牧、渔业(13.96%)。从不同学历层次来看,建筑业为本科毕业生的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19.29%;农、林、牧、渔业为毕业研究生主要行业流向,占比为33.61%。本科毕业生第二大行业流向为农、林、牧、渔业(10.03%);毕业研究生第二大行业流向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3.33%)。

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2337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国内升学率为23.65%;在升学毕业生中有797人升学至“985工程”高校,占比32.52%;1244人升学至“211工程”高校,占比50.75%。

分数参考:四川农业大学2021年在四川省的理工类调档线为567分,超省控线46分,专业是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保护、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茶学等;文史类调档线为573分,超省控线32分,专业是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资产评估、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英语等。(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华中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 “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华中农业大学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景面文心、情景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学校的科技实力雄厚,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优势学科专业:生物学、园艺学和作物学学科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群)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学科为A-。

就业特色:2020届签约毕业生主要分布于19个行业领域,其中就业比例最高的三个行业是教育业(17.51%),制造业(14.75%)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2.05%)。农林牧渔业(11.59%)位列第四位。从不同性别来看,男生选择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女生选择教育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的比例高于男生。

2020届毕业生中国内读研或出国(境)留学深造共1958人,占比44.57%,深造比例较高。1725名国内读研的毕业生中,有86.57%在“双一流”建设高校读研。其中在本校就读的比例最高(38.97%),此外录取人数超过50人的学校和科研院所有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合计占比22.47%,其余分布于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分数参考:华中农业大学2021年在湖北省的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91分,超省控线194分,院校专业组为华中农业大学06组(再选科目要求化学或生物);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600分,超省控线137分,院校专业组为华中农业大学01组(再选科目不限)。(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东北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其中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4个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有3個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分别是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分别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9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生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就业特色: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是建筑业,制造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毕业研究生就业比例较高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教育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等。

2020届本科毕业生升学1662人,毕业研究生升学189人,升学率分别为29.48%和12.79%;从毕业生升学去向来看,学校毕业生国内深造的主要去向是国家重点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被“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录取本科生占86.28%,研究生占93.65%。

分数参考:东北农业大学2021年在黑龙江省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455分,超控制线40分,专业是动物生产类、植物生产类(Ⅰ)等;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472分,超控制线42分,专业是金融学类。(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河南农业大学

院校简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农村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86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的作物学学科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也是全国省属农业院校唯一的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学校有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16个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园艺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

就业特色: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22.68%)、教育业(12.91%)及制造业(10.41%),这一行业流向与学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定位相符合。

学校参与调查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444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国内升学率为36.39%;共43人选择出国(境)深造(1.08%);共有92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2.32%。

分数参考:河南农业大学2021年在河南省主要分为一本和二本两个批次招生,二本批次的办学地点在许昌校区。2021年在河南省理工类的一本批次的录取最低分为527分,超一本线9分;二本批次的录取最低分为481分,超二本线81分。文史类的一本批次的录取最低分为569分,超一本线11分;二本批次的录取最低分为532分,超二本线66分。(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山西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院校简介:山西农业大学始建于1907年孔祥熙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后发展为私立铭贤农工专科学校、私立铭贤学院;1951年改私立为公办,成立山西农学院;197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着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农业科研改革发展大局,决定将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初步构建了以农科为核心,向上游生物学科和下游食品学科双向延伸,其他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9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就业特色:2019届毕业生工作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业的占比最多,为12.77%。这与学校的农科性质是相关的,农学、动物科学等涉农学科是学校的强势学科,慕名而来的涉农企业居多,农科类毕业生大多能够从事本行业工作。隨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软件行业的人才需求显著增加,毕业生在软件行业就业人数也较多。

分数参考:山西农业大学2021年在山西省的本科一批A段的录取最低分,理工类为505分,文史类为548分,分别超省控线0分和5分。(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湖南农业大学

院校简介: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历经百年风雨,学校砥砺前行,始终秉承爱农为农传统,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7项,审定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专利1400余项;选育出的油菜、辣椒、茶叶、水稻、生猪、烟草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

优势学科专业: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即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即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分别是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7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分别是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就业特色:2019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排名前三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62%),农、林、牧、渔业(9.98%),教育业(8.58%);就业人数排名前三的工作职位类别是其他人员(29. 01%)、工程技术人员(13. 75%)、经济业务人员(14. 42%)。

2019届毕业生国内升学人数为1273人(含专升本、考研、升博等),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0.17%,即升学率为20.17%。分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毕业生考研人数为1214人,考研率为23.68%;硕士毕业生读博人数为43人;读博率为4.08%;专科毕业生专升本人数为16人,专升本率为12.31%。

分数参考: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在湖南省的物理类录取最低分为535分,专业组为湖南农业大学第24组,超省控线101分;历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48分,专业组为湖南农业大学第8组,超省控线82分。(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

江西农业大学

院校属性:“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院校简介: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组建了江西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8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 13个。

优势学科专业:2019年,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学校的农学、林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土地资源管理、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有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畜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就业特色:经统计,2020届本科毕业生已就业4058人,总体就业率为78.60%。从毕业生毕业去向构成来看,学校2020届本科毕业生以“协议和合同就业”为主,占比42.73%;其次是“升学和出国、出境”,占比29.69%。

分数参考:江西农业大学2021年在江西省的一本批次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19分,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74分;二本批次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为507分,文史类录取最低分为555分。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毕业生学科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学科新书导览】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征稿简则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