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1-11-29 00:10杨瑶
时代商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信用管理制造企业举措

杨瑶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以产品快速覆盖市场为目的,加大市场占有份额,赊销日益成为一种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趋势。赊销的营销手段势必造成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制造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举措

市场经济竞争加剧,企业为了占有市场拓展业务往往采取赊销的手段扩大经营,由此形成了应收账款,在制造企业内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是一大热点问题,愈发受到企业的重视。

一、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信用管理意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部分制造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思维,只为了占有市场通过赊销手段扩大经营,忽视对客户信用调查和风险把控,对应收账款管理重视不够。企业没有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且没有完善信用考评制度,很难针对不同客户信用度作出不同对待,从而无法提前避免应收账款风险。销售要业绩、管理要营业收入,对客户信用状态管理无严格把关。对客户审核只局限于营业执照、企业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资质证书、注册资金,对客户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缺乏深入了解,无动态的信息更新,跟踪不及时。一旦客户面临经营风险那势必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增加。在未制定详细信用政策及无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下,签订的销售合同缺乏把控,导致应收账款过高,货款无法收回,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合同风险和法律风险。

(二)制造企业对合同管理不规范,造成隐性坏账损失

部分制造企业对合同管理不规范,法律意识不强,权利与义务条款界定不明确。没有规范合同模板,签订销售合同时随意借鉴其他合同范本,很可能因一时疏忽,忘记本合同中重大事项条款的说明,导致所签合同存在漏洞。合同条款中欠缺保护条款,当欠款情况发生时处于被动状态,合同本身无制约与保护作用,如对先发货后收款的销售订单,根据客户汇款回单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实际在业务发生时客户往往要求先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人员为了维系与客户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应允提前开票,因合同中无对客户束缚条款,客户拿到票后延期付款,甚者逾期超长,造成应收账款呆、坏账的产生。还有对合同未进行细致審核,合同条款细则不详细。合同设置权限范围不明确,对超出权限没有具体的审批流程,合同变更、解除没有约定应对举措和制度等。这些因素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三)应收账款管理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缺乏沟通

部分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相关部门责任不明确,管理目标不同导致缺乏沟通与协作。销售部门目标是卖出产品提高销售业绩,只关注市场与销售,忽视后续货款回收情况,主要精力都投入于签订销售订单。企业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单凭销售业绩作为考核指标,势必造成销售人员只关注大订单的签订,在没有信用部门对客户信用评定、未结合库存结余情况下签订合同,一味只是增加销售额,导致后续应收账款收回困难或甚是无法收回,形成呆、坏账,造成资金损失。应收账款管理与客户资信评估,并非销售部门单方面可独立完成的,须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完成。

企业内部对于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反馈、沟通相关部门,如合同签订付款条款为合同成立付总货款20%作为定金,发货前再付总货款的30%,尾款为50%。发货部门在未确认发货款是否到账情况下,持续发货直到销售订单执行完毕。但客户付至30%发货款至今未到位,其50%的尾款回收更是遥遥无期。最终通过拜访客户才得知该客户已处于经营困难、濒临破产状况,已无力支付货款,此笔余款无法收回,导致坏账损失。

企业一般要求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财务部门管理核心是财务管理,重视风险与成本核算,计提坏账损失并未参与回款工作,缺乏与销售部门沟通。销售部门人员认为其部门不参与而管控太多,产生抵触甚者反感,造成应收账款工作不流畅。其他部门虽然也涉及但非责任部门,部门职责分配不清,导致各部门相互推诿很容易形成应收账款的呆、坏账,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

(四)应收账款回收率较低

1.企业对客户信息的动态跟进不及时

企业对客户信息未做到动态跟踪,诸多市场变化因素对客户偿债能力有较大影响。对客户经营状况、财务水平无动态分析、缺乏持续性,有的应收账款甚至已过诉讼时效。部分企业客户信息都是由销售人员收集、整理,一旦销售人员离职,可能造成客户信息不畅、资源流失等。销售人员与客户通过业务已结为好友,在后续回款中有的销售人员得知客户经营已出现危机,资金窘迫,但碍于私交未及时汇报领导,造成客户信息滞后,企业回款困难。企业只有对每项业务的应收款项作持续动态跟踪,及时调整信用政策,更好地识别分析,才能达到较高的回收率。

2.销售激励机制设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催收机制

企业对销售激励机制基于销售业绩,造成销售人员只追求订单数量,而忽视了订单的质量,企业短期内销售额增加,但应收账款质量已成为隐患。未结合库存金额、应收账款比例、逾期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考核,或制定的销售人员绩效考核配比不合理。应收账款回款责任不明确,有的应收款的催收与签订销售合同销售人员不是同一人,出现问题相互推脱,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与企业内部绩效考核不挂钩,催收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3.缺乏有效的账龄分析与催收机制

企业对应收账款未实施严密的实时监督,无具体账龄分析。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多少欠款超过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款项各占多少,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及久而可能成为坏账无具体细化数据。对不同账期未制定相应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很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未计提坏账准备。客户使用企业授予的信用额度,在一定期间内形成稳定应收账款,而企业忽视这段时间应收账款的安全性、风险性,放松管理。未定期、及时与客户应付账款进行核对,应收与应付差异未及时调整,往往会造成差异数据的积累、冗余,让企业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与损失。

二、加强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应对举措

(一)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意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公司应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对企业风险把控至关重要。应对赊销客户做深入的信用调查,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客户信用资料包括年审过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企业资质证书、贷款卡复印件与密码、贷款卡委托查询说明、公司章程、验资报告、房产证,土地证复印件、最近3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最近1个月与去年同期财务月报表、最近3个月银行账户对账单(银行盖章)且余额不少于同期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80%、主要设备发票复印件、最近三个月主要业务合同复印件等。

应收账款赊销效果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等。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时付款之间的时间,也可以说是企业给予客户的付款时间。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促进营业收入增加,同时也会加大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根据具体销售订单如延长信用期使得增加的收入大于应收账款、费用、损失的增加那么才具有可行性。

制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信用等级评定实行百分制,选择重要指标评定企业实力标准,每个指标设定权重并列示评分标准,其中财务指标占35分,非财务指标占65分,评分后分出A、B、C、D四个等级。签单A级客户,销售提成比例设置为高;签单B级客户,销售提成比例设置为较高;签单C级客户,与企业当年平均计提比例相当;签单D级客户,销售提成比例低,如回款情况不理想甚者可能拿不到销售提成。评定级别与赊销额度、账期相匹配,不同级别对應不同信用政策,做到有据可依,减少主观随意性使信用评定更客观。

信用管理岗位销售人员不得兼职,做到职责相分离。对销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销售提成与签订销售合同客户信用等级相挂钩,通过奖励机制优化客户结构,从而降低企业资金运营风险。

(二)强化合同审批流程,细化合同条款,降低回款风险

合同是企业对外进行交易的重要保障,企业应根据对客户信用评定级别与销售合同金额相结合设置授权签批权限,销售合同规范化能防范与控制合同风险,能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合同的签订应有法律信用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把关,对合同标的、质量标准、履行期限、交货地点和方式、收款方式、开票时间和方式、违约责任等都应有具体细化的条款。变更、解除合同的手续应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执行程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一律无效。

对于出口业务签订合同时,对以下几方面更应多加关注。根据本企业业务交易特点选择交易币种,有利于规避外币的汇率风险。出口应使用对卖方风险转移较快的EXW、FOB等贸易方式,避免使用风险转移慢、代垫费用不明确的DAP、DAT、DDP等贸易方式。支付方式选择信用证方式的信用证的开证行资信需经公司确认,信用证需在交运前开出,信用证期限最长可不超过90天,报价时需另外考虑90天的资金成本,信用证必须是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信用证的样本具体条款需经公司精通此业务人员确认。

(三)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相关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有效沟通

一是销售部门应收集客户资信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完整;根据带有法定代表人签章确认的资信评定结果及生产库存情况签订销售合同;密切关注应收账款,进行定期动态跟踪,规避坏账发生;严格按照信用评估级别给予客户赊销额度,杜绝主观随意性;销售人员越级或违背应收账款管理规定应给予处罚。二是信用管理部门应制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对客户资信状况审查做到严谨、深入,确保评审结果客观、准确;评审完成后,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动态跟踪及时更新信息,对于逾期情况严重恶劣客户,应列入信用黑名单;资信评定结果经法定代表人签章确认后,需将电子档传递销售部门。三是财务部门应在销售合同签订后,对首付款执行情况及时跟进;负责应收账款日常计量、核算、分析,实时监控,及时反馈收款信息;协助销售人员催收货款,定期与客户核对账目、留存备份沟通资料;对于执行困难,逾期无法收回的账款进行诉讼管理,将客户信息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并停止一切业务。通过法律手段进行逾款催收。四是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应根据销售订单结合库存进行计划生产;生产完工并经质检后,将完工信息传递仓储、销售、发货等部门;发货部门在发货前,需提交涉及质量检验的质检部门、现场情况或需外包安装等业务的售后服务部门、确认合同付款情况的财务部门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货。只有企业内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呆、坏账的发生,减少坏账损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四)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力度

1.对客户信息进行动态跟进

客户信用状况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财务水平、经营状况、行业发展等相关因素变化而变化。企业应对客户建立动态的信用评价体系,根据账龄定期对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根据每单应收账款实时情况,调整收款策略和方式,及时给相关部门负责人传递应收账款变动信息,从而更合理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利用对赊销客户跟踪管理,保持与客户亲密度,随时可互动信息,使得客户所欠金额及逾期账款数目降至最低。

2.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激励考核制度

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激励考核制度、应收账款奖惩制度。签订合同的客户信用评定级别、合同条款中支付方式(电汇、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回收率(考虑时间因素)都应纳入销售人员考核项目中,并设定合理权重比例。通过激励考核与奖惩制度调动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从知道“应该去催款”转变为“我要去催款”。

3.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并制定催收政策

企业应收账款账龄应按区间分期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信用期内、超信用期两部分。超信用期应再细化,小于等于30天,30~59天,60~89天,90~149天,150~179天,180~209天,210~364天,365~540天,大于等于540天。根据超期长短制定计提坏账损失比例,如180天内不计提,180~209天计提20%,210~364天计提50%,365~540天计提80%,大于等于540天全额计提。

不同账期应对应不同收账政策。对超期稍长的客户,可通过发电子邮件措辞婉转地进行催款;对超期较长的客户,可频繁的信函并电话催询;对超期很长的客户,应措辞严厉加速催款,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提请诉讼或有关部门仲裁。收账的花费越高,收账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账款就越大,坏账损失就越小。因此,应在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作出权衡后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三、结束语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是每个生产制造企业都存在必然要面对的,只有防患于未然,提高重视度,多部门、多方位强化应收账款跟踪,加强合理考核监督,优化资金回笼率,加速资金运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才能使企业生产经营充满活力,持续良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伟,曾煜,彭浩.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13):103-105.

[2]岑泳仪.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中小企业,2021(04): 105-106.

[3]王际华.关于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J].纳税,2021,15(05):161-162.

[4]金燕.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会计,2020 (21):97-98.

[5]钱孝丽.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20,1(13):170-171.

猜你喜欢
信用管理制造企业举措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威海市中小型企业信用决策的管理
医药企业的信用销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