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苹果容器大苗培育技术

2021-11-30 09:25李英娟
果树资源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基质根系容器

李英娟,高 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苹果生产在我国水果产业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苹果规模栽培和系统科学研究在我国真正兴起;改革开放至今,现代苹果栽培及苹果科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空前发展[1]。苹果苗木质量是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苗木繁育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受到制约[2]。

目前苹果树建园大多数采用一二年生大田裸根苗栽植,其存在的主要问题[3]包括:1)营养生长周期比较长。从定植到具有产量,通常情况下需要4~5 年的生长周期,短期内有产无量,无经济效益。2)品种难以辨别。一二年生裸根苗品种特性不明显,难以区分。3)定植受季节限制。定植一般在休眠季节进行,不能四季栽植。4)苗圃轮作占用土地多,若在重茬地繁育则会造成重茬障碍,影响苗木质量。

针对上述一二年生裸根苗栽植问题,可采用容器大苗[4]进行建园,即采用1~2年生裸根苗在容器中培养3~4年,育成符合定植要求的大规格苗木,具备基本树形结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主枝和侧枝,定植后没有缓苗期,当年即可开花结果,较常规定植的普通苗木早3~4年进入盛果期。缩短了建园时间,实现早果丰产。容器大苗在园林绿化、庭院栽植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果树栽植应用中较少,本文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栽植的“长富2号”为例,通过简述苹果树容器大苗培育技术,以期为果树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1 容器材质及规格

目前生产中可采用的苹果育苗容器主要包括陶制容器、无纺布袋和控根容器等。前期试验结果显示,控根容器效果较好,因此本文所讲述的培育技术均采用控根容器。容器规格为高50 cm,直径35 cm。

2 基质配比

基质材质为:有机质(草木灰∶蛭石∶珍珠岩=3∶1∶1)、壤土(筛掉大块的石子及硬块,便于与其他成分充分拌匀)、羊粪、锯末。基质配比为:有机质∶壤土∶羊粪∶锯末=1%∶59.33%∶29.67%∶10%。基质按比例配好之后,充分搅拌直到混合均匀。

3 栽植

3.1 栽植时间及苗木

一般栽植时间为春季苹果树发芽后(3月中下旬)或者秋季落叶前(10月底),时间不可过早或过晚,否则会影响根系吸收养分或者会导致根系脱水,降低成活率。

苗木采用3年生的自根砧成品苗。由于自根砧苗木易管理、丰产、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建园者的首选,但其根系为须根,大的侧根少,苗木挖掘后保护措施不当极易失水,从而降低成活率。因此所选苗木要求外皮无伤口,根系完整,防止失水。

3.2 栽植前准备

用挖沟机挖50 cm×50 cm的定植穴,随种随挖,防止水分流失。株间距为80 cm,为节约土地且便于机械化操作,可采用宽窄行栽植,即行距为2 m和4 m交错栽植。

栽植前对成品苗进行根系修剪,剪去损伤的、生长较弱的根系,能快速促发新根,也便于整体根系轻松放入容器。

3.3 栽植方法

首先在限根容器内装入1/5配好的基质,将苗木放入容器中央,再将基质装到距离容器边缘3~5 cm处,压实,扶正苗木。随后将容器放入定植穴内,并回填土壤,不要高出容器,踩实后浇水,80%浇在容器内,20%浇在沟内,要求浇透容器内基质。浇水后扶正苗木和容器,补充基质与土壤,使土壤与容器齐平,苗木与营养钵内土壤及营养钵与定植沟内土壤接触紧密。铺上地布,便于保墒防草。

栽植后在靠近果树主干1~2 cm处立杆和立架,竹竿长3.5m,架高3 m,立柱间距10 m,顺行向拉两道铁丝,铁丝在1.3 m和2.2 m处,将竹竿用绳子或细铁丝固定。为防止树干偏斜及大风对树体造成损伤,苗木长到40 cm处开始绑干,每长20 cm绑一次。

4 水肥管理

栽植后,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及时补充水分,若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降雨量多的,每年可浇水2~3次,降雨量少的可浇3~5次;若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根据墒情可少量多次,每次每667 m2地可按1 t来浇水。容器苗移栽前,无需追肥。

5 病虫害防治

目前我国苹果树主要的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炭疽病、花叶病、锈果病;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螨类、蚧壳虫类、食心虫类、蚜虫类、卷叶蛾类等。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并节省人工成本。许多病虫害的防治要以前期防治为主,如果前期防治不好,后期很难防治。前期防治及时可减轻后期防治压力。病虫害的发生与栽培技术、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如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雨量多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本文重点讲述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苹果花叶病是影响苹果的主要病毒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及果品质量。由于该病为病毒病害,目前还无法通过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栽植无病毒苗木是唯一有效的防治途径[9]。

3月清园后可采用5°Be石硫合剂,用于杀菌、杀虫和杀螨,由于它呈碱性,不可与其他药剂共同使用。花期可采用10%多抗霉素1 000倍液预防霉心病以及斑点落叶病。谢花期主要预防轮纹病、锈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可采用25%吡唑醚菌酯2 000倍液或者25%丙环唑2 000倍液;虫害主要防治红蜘蛛、盲蝽蟓、蚜虫等,可采用34%乐斯本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5月上旬开始结果时,由于气温上升,是白粉病高发期,可采用40%晴菌唑8 000倍液或40%氟硅唑4 000倍液预防各种病害;采用50%氟啶虫胺腈10 000倍液或3%阿维菌素5 000倍液预防蚜虫类、红蜘蛛等虫害。5月底6月初果实套袋前,可喷施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 000倍液来杀虫、杀螨;用晴菌唑40%晴菌唑6 000倍液杀菌。6月中旬套袋后可喷施43%戊唑醇3 000倍液预防白粉病、早期落叶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预防红蜘蛛、卷叶虫,可采用3%阿维菌素5 000倍液或20%哒螨灵1 000倍液。6月底或7月初需喷施预防蚜虫类、刺吸式虫类和预防早期落叶病的药剂。每次喷药都加保护剂,如70%丙森锌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800倍液。上述药剂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做适当增减和调整,交替使用以防病虫产生抗性。

6 整形修剪

苗木栽植后的前两年处于营养生长期,对萌芽率较高的苗木采用抹芽的方式,疏除长势较弱的嫩芽,侧枝长到40 cm以上即可进行开角和拉枝,角度为110°~120°。冬剪时疏除全部侧枝,便于养分集中到主干上,促进主干生长。若出现花芽,疏除即可,保持养分供应到主干生长中。

栽植后第3年营养生长期,可在萌芽前在芽上方0.2~0.5 cm处横刻切伤皮层,深达木质部,造成月牙形伤口的方法来促进芽的萌发。使每株果树保留15~20个以上分枝即可,侧枝长出后,即可进行移栽,出圃前无需进行枝条修剪。

7 出圃

容器苗在苗圃地生长到第3年,苗高2.5 m以上,苗木具有15~20个以上分枝即可出圃。在出圃前一般要停止浇水,以减少重量,便于搬运,但在干旱地区出圃前应适当浇水保持墒情。出圃时,无需进行枝条修剪,移栽前,将因运输造成损伤或者长势弱小的枝条进行修剪。起苗时从沟的一端开始,逐个把容器挖出,剔除发育不良及病虫为害的苗木。

猜你喜欢
基质根系容器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蓝莓基质栽培幼苗根系处理不当引发苗木死亡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难以置信的事情
不同播期对甘草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质育秧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