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经济效益分析

2021-11-30 17:20杜勇
经营者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济效益

杜勇

(乐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山东 德州 253600)

一、引言

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村地区人口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视程度也普遍较低。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涉及较多的经济效益主体,其牵涉的经济效益内容也比较多,不仅有收入、消费,还有劳动供给,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应倡导农民积极缴纳养老保险,但这又是一项比较复杂且漫长的工作,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二、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相关主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众多保险制度中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制度,其表现出典型的双侧型结构特征,调查显示,我国的农村人口总量远超城市人口,但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城市地区的覆盖面积较大,其享受的等级也较高,而农村地区的人口享受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最初的等级,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涉及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体[1]。

(一)从政府角度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

政府是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倡导者和管理者,其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政府也是此项制度的执行者和制定者,因此政府在整个制度中发挥着协调作用。政府是社会各地区推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

对于企业而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属于公共产品的一种,其提供的相关服务也是政府规定的,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营利受到的影响较多,主要有个人偏好、信息畅通度、资金周转程度等。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部分企业提供的信息会存在偏差,因此会降低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度,如此不仅会影响城镇经济的发展,还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要相应地改变发展策略,尽量选择工业领域,把发展农业的机会留给农村人口,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社会资金得以有效运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从农民角度分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

农民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因此其在此制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农民既是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的缴纳者,也是受益者,因此农民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此外,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支出,这和农民的家庭条件是无法分开的。总之,农民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地位说明了其发挥着协调政府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三、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经济效益分析

受农村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支出的影响,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城市地区较低,但从横向上来分析还是比较可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农村地区的养老压力。下面主要从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劳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2]。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调查显示,农村地区有养老保险的农民收入通常比没有养老保险的农民收入要高。按照养老保险等级的不同,农民的收入也有所不同,保险等级越高其收入就越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有养老保险的农民,其缴纳的养老保险本身就可以为其提供一笔收入,这使其收入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个台阶,而且这笔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会刺激缴纳了养老保险的农民进行消费,还会降低其经济管理的风险。

第二,由于养老保险金相对稳定,所以会有更多农民愿意参与到农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很多地区的农民都经营起了副业,收益也比较可观,资金周转量也会越来越多,因此积极缴纳养老保险金会更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越高,消费也越高,因此,缴纳了养老保险金的人群比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人群的消费水平更高。事实上,不仅对农村地区的人口和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是这样,对于城市地区以及其他保险制度而言也是一样,人们的消费水平取决于其收入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缴纳了养老保险金的农民的经济收入会增加,而且这种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就会有效地刺激农民的消费。

第二,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影响,农村地区人口当月的收入不仅会增加,其未来的收入也会增加,因此就会相应地改变农村人口的理财观,其会逐渐减少在当下的储蓄量,又因为未来的经济收入通常比较稳定,其自然会相应增加当下的消费。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农业劳动供给和受雇劳动供给。

第一,农业劳动供给。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主要开展农业活动,农业相较于非农业而言,其经营活动更加稳定。在农村地区,农民拥有固定的农田和林地,因此其收入也会更加稳定。调查显示,缴纳了养老保险金的农民比没有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农民规划能力更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更强,又因为其背后有养老保险金做支撑,因此很愿意投入到农业活动中,故而农业劳动供给和养老保险是成正比的。

第二,受雇劳动供给。受雇劳动即他人以金钱或其他物资为交换而雇佣农民去劳动的行为。在农村地区,受雇劳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农村地区家庭的收入,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来说,这不利于其身体健康,其正常的社会权益也得不到保障。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导致农村地区的受雇劳动供给发生了逆向调节。受养老保险金的影响,很多农民在金钱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自信,不再愿意受雇劳动,因此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幸福感,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优化农村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济效益的策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因此应大力鼓励农村人口积极缴纳养老保险金,进而使养老保险的经济效益可以发挥到最大。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体系不够健全,受益人群范围不够广,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农村地区人口的养老保险意识也相对较弱,缴纳资金额度的高低也受制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国家应该积极对相关制度进行优化[3]。

(一)协调企业进行养老保险制度重塑

综观当下我国企业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状况,其还存在大量缺陷。首先,大部分企业只为城市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却不够及时。其次,为城市职工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企业也只占我国全部企业的一部分,大多数私企或临时性的企业拒绝履行此项职能。最后,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年轻员工的离职率越来越高,其一旦离职,养老保险金的缴纳就会出现空缺或者丢失。因此,国家应该协调各企业积极进行养老保险制度的重塑,也要进一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倡导私企及小型公司积极为职工缴纳入养老保险金。

(二)组织农村集体保障养老保险制度

政府应该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可以由个人供款转变为集体供款,这能加强资金缴纳的均衡性,也能引起农民对养老保险的重视。

主要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地区的人口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大力扶持当地的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经营,进而增加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地区的资金积累;第二,政府应该制定、完善配套制度,针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结语

推进农村地区人口的养老保险金缴纳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农村的养老压力。要使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需从养老保险的经济效益上进行分析,政府要配合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民经济收入增加,进而使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的对策分析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 提升工程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