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高光效研究实现从“0”到“1”源头创新

2021-11-30 18:57瞿剑
湖南农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学院根际种业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基础研究提升作物种业科技竞争力》中获悉,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长期布局和支持下,我国作物种业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其中,合成生物学推动高光效和生物固氮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提出新的解决路径,驱动从“0”到“1”的源头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表示,通过提高光合效率来增加产量潜力,将开启第三次绿色革命。“十三五”期间,在作物高光效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科学家对比碳三、碳四植物叶片结构,揭示碳四解剖学结构和生化途径进化的遗传调控网络,模拟碳四植物高光效回路的特点,设计并优化了6条新的光合作用通路,创制了一批具有类碳四结构、光合效率提升的水稻材料。

他介绍,在人工固氮体系研究方面,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首个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全基因组分析,鉴定了参与固氮调控的新型非编码RNA(核糖核酸);首次解析了光依赖型类固氮酶的三维晶体结构,重构了根际联合固氮基因表达调控通路和碳代谢抑制调控网络;创建了耐铵泌铵功能模块与人工抗逆高效固氮体系,建立了根际微生物互作、智能传感与气候变化模拟等装置结合的田间评价技术平台。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自 然》)、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利用生物固氮部分或完全替代化学氮肥,可为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中国农业科学院根际种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登海种业
山西召开全省种业工作推进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提升稳粮保供能力
长期不同养分缺乏对冬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毛棉杜鹃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不同秋眠类型紫花苜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化学计量特征
缺氮胁迫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