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建设探索

2021-11-30 21:47王雪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品牌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专业

文/王雪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格局,社会经济体系多元化发展,使得社会市场对于毕业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高校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地方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稳定,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学习目标,这就需要高素质、高水平就业团队的引导和锻炼,让大学生在校园学习中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目标,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大学生就业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品牌是就业团队的精神载体,是就业团队的形象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建设中,将高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融入其中,能够提高就业团队的底蕴和影响力,增强团队认可程度,能够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通过品牌化建设,能够让大学生在就业、履职过程中强化团队品牌作用,能够扩大大学生就业团队影响力,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有显著的价值意义。

一、高校就业品牌的内涵

高校就业品牌能够提高毕业生的外在就业形象,是社会及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认可程度体现,高校就业品牌与市场企业品牌本质上相似,企业品牌是向外界展示出企业的文化和产品质量,而高校就业品牌体现着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高校在就业品牌建设方面,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结合本校教育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品牌塑造路径,合理定位品牌方向,强化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学科课程、就业指导等方面建设,为社会输送大量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在市场上打造出高校就业品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人才精品化

高校就业品牌的塑造其核心在于毕业生专业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高校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要素,但随着高校综合化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生源的增多,导致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本末倒置,精英化人才培养理念逐渐向大众化发展,严重影响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市场认可度,使得高校就业品牌塑造缺乏有效途径,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办学特色和重点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强化高校就业品牌影响力。

(二)专业品牌化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综合化,大部分高校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扩充专业数量,盲目追求高校综合化发展,忽视了特色专业建设,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大部分学生只能就业非专业岗位,因此,高校需要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程度,来合理规划专业生源。突出专业培养特色,培育出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人才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从而获取更大的认可度,塑造品牌声誉。高校专业品牌化与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管理等密不可分,品牌声誉好、认可度高则说明产品过硬、性能好,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具有优势,高校专业品牌化亦是如此,高校借助特色专业优势,在社会经济市场中打造品牌化专业,让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就业中获得更好的关注度,提升其就业竞争力,拓宽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让社会用人单位通过高校专业品牌就能提高对其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和认可度。

(三)品牌服务化

高校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活动,品牌服务能够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能够通过专业就业服务来适应市场竞争,学习到更加专业的知识,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在市场经济中品牌服务化指的是企业通过高标准、高水平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消费者认同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发展,从而成为企业的忠实消费者,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帮助企业以优质的服务质量来提高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高校在品牌服务化建设中,可以将企业用人单位比作“消费者”,在校“大学生”作为产品,借助完善的教育体系、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指导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并结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合理匹配毕业生,实现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切实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高校就业服务品牌效应。

二、高校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来看,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关于就业教育的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其具体表现在于,对就业教育这门课程的内涵不能全面的了解,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只是单单地把它作为一门普通的课程,与其他的学科课程相提并论,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程度,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且不科学的。教师只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导和巩固,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了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引导和教育,粗浅地认为学生的就业率只要达到要求,就相当于完成任务了,将高校的主要目标定位成让学生找到工作,而不重视学生在工作中的就业力问题,这与我国提出的人才需求的相关政策相悖,属于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缺乏科学性与前瞻性,使就业教育的课程过于形式主义,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会出现高校学生对于就业教育需要和其需求无法满足的矛盾。

(二)就业教育缺乏连贯性

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大多只针对应届的毕业生,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或是一笔带过,或是完全放弃,没有将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贯穿其整个学习生涯,这是十分片面的行为,使就业教育缺乏了连贯性,无法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对学生就业教育的指导不利。然而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许多教师认为只有面临毕业的学生才需要进行就业教育的相关指导,而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故而不需要就业指导,可以说这种想法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因为学生如果想对一个领域或一种职业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就要从入学一开始接触相关的知识,并且需要教师加以指导,由此可见,将高校就业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阶段是尤为关键的,能够使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长处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在学习之初,对自己想要学习和接触的行业有一个大概的把握,确定好目标,对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学习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就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如何运用到之后的工作中,进行一个系统化的考量,做一个长远的规划,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

(三)就业教育组织机构不健全

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工作进展不顺利的局面,除了教师方面的主观因素的外,还存在着一些由于硬件条件不足而造成的问题,如高校就业教育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开展就业教育的经费不够充足等等客观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展开。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针对此类问题实施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活动中心等组织机构,但大多数都是虚有其表,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没有真正履行到这些组织机构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只是流于形式。

(四)就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关于高校就业教育的指导工作,可以说,师资力量建设的稳定程度决定了指导工作的开展顺利与否,我国高校就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够强大,是现存的重大问题,就目前就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来看,主要的师资力量是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抽出部分时间来进行相关的就业教育指导,并没有专业的就业教育指导的工作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帮助,这直接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关于就业教育指导方面的知识储备,没有专业性及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几乎都是就个人的就业情况和工作经验侃侃而谈,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且可能会因为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建设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组建大学生就业团队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就业品牌来改善学生就业教育问题,有效地解决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塑造高校就业品牌来提高社会市场认可程度,在学生和社会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发挥出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

(一)建设品牌专业,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

塑造高校就业品牌是高校无形资产的提升,如同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一样,能够为学生和社会企业带来显著的潜在价值,具有高知名度的高校就业品牌专业,不仅能拓宽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能形成完善的企业、毕业生的供应链,如高校通过与校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让学生具备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在毕业后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助力,企业在学生成长中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有利于扩大高校就业品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知名企业来进行联合人才培养。对于提升高校社会知名度和专业声誉有显著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品牌的传播价值和形象价值,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办学特色,挖掘重点专业,打造出品牌专业,借助品牌效益来改革学生就业教育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来实现高校专业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创新教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借助与校外知名企业合作方式,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在就业教育方面,通过校企合作、1+x证书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形成高校独特的专业品牌,在就业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带动和辐射其他专业,从而提升整体毕业生就业质量。如高校打造出石油工程专业品牌化,在石油市场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这样会导致该校在毕业季校招过程中,大量优质石油企业会涌入到该校进行校招,毕业生也能结合自身职业水平获取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带动石油企业其他岗位的招聘,为其他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二)树立学生品牌意识,强化反哺责任意识

高校就业品牌化建设能够给高校毕业生带来良好的就业环境和优越的职业发展空间,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塑造方面不仅要重视高校专业品牌化建设,也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让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后实现反哺作用,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影响力。高校毕业生在就职后需要明确自身的身份特征,是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代表,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高校教育水平。高校就业品牌化建设能够成为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重要的砝码,属于学生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业影响力能够推动学校就业品牌声誉,形成高校大学生就业良性循环,高校借助品牌效应来吸引大量的用人单位招聘,提升学生的就业空间,毕业生在社会市场的良好表现增强了高校品牌影响力,促使更多的企业热衷于吸纳学校毕业生,增强高校品牌的聚集效应,形成高校品牌双赢局面。如高校在学生就业教育中强化学生的品牌意识,树立学生反哺责任意识,学生在进入社会职场后,借助高校品牌资源更好地发展,并通过自身发展来带动高校专业品牌发展,通过建立“校友会”等形式来提高高校专业在市场行业的影响力,让高校毕业生能够借助学长的资源和高校资源打开就业、创业通道,增强学生职业竞争力。

(三)强化校园文化,提升品牌内涵

在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建设中,校园文化是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凝聚高校师生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之间的桥梁。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根本,是教育理念的体现,校园文化是高校风骨,是高校精神面貌、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的综合体现,是高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高校大学生就业品牌塑造过程中要将校园文化融入就业品牌中,借助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增强品牌底蕴,让高校学生在就业品牌塑造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节操,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增强高校就业品牌在社会中的声誉,校园文化的融入,让高校就业品牌在成长过程中有文化可依、有踪迹可循,能够在保持良好专业竞争力的同时做到思想不滑坡、道德不掉队。

四、结语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需要不断强化人才体系,改革教育方针,努力打造大学生就业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部分专业介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