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模式

2021-11-30 23:23魏玉学
乡村科技 2021年29期
关键词:水费安全工程供水

魏玉学

(隆德县观庄水利工作站,宁夏 隆德 756300)

保障饮水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基本条件。获得安全饮用水的前提条件是要有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保障,而工程的运行管理对工程效益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因此,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是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和强烈愿望,同时是水利工作者的主要工作[1]。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概述

1.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力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了保证饮水工程能安全运行,使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达标,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量,做好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1.2 评价农村饮水安全的指标

评价农村饮水是否安全主要包括4个指标。一是水量,要求水量在能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量的同时还能满足家庭饲养家畜禽的用水需求。《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规定,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不得低于35 L(/人·日);对于那些居住分散且偏远、水源条件差的居民,不得低于20 L(/人·日)。二是水质,包括集中式供水水质和分散式供水水质,前者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后者主要要求饮用水无色无味、肉眼看不到杂质、长期饮用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三是供水保证率,包括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用水户,前者的供水保证率要高于90%,后者的供水保证率通过出现连续干旱天气时能持续供水来判断,即当出现70~100 d连续干旱时能持续供水。四是用水方便程度,尽量做到供水入户,如果未入户,要求取水的垂直距离不能大于100 m,或者往返水平距离不能大于1 000 m,或者往返时间不超过20 min[2]。

1.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特征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如下5个特征。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为以分散供水和单村供水工程为主。二是统筹规划水资源方面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形式不统一,建设规模比较小。三是供水成本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建设一个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相当大,而有的农村居民居住偏远且分散,工程受益的人口较少,造成工程供水成本较高。四是水费收缴难度大,由于部分地区制定的水价相对较高,超出了当地农村居民的支付能力,导致水费收缴难度较大。五是工程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标准低,受技术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工艺简陋,运行和维护管理达不到要求。

1.4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

我国自2005年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一是农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农村地区涉水性疾病得到了控制,如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以前,水中含氟量超标的农村地区农民患有不同程度的氟斑牙和氟骨症,实施饮水工程后,患病率明显降低。还有一些涉水重病区、砷病区和血吸虫疫区全部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的供水保证率得到了提升。我国通过大力发展饮水安全工程,出现饮水困难的人数比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前显著减少。三是农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后,大多数农户拥有了热水器、洗衣机和沐浴器等家电,大部分地区实现了供排水一体化,不但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而且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四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减少了农民拉水的时间,缩短了农民拉水的距离,从而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间接地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发展,增加自身收入。

2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一是部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不仅仅与水利有关,而且涉及电力、机械设施和设备等知识,还与卫生疾病防控等相关。一部分工程竣工后就移交给受益村进行管理和维护。近年来,随着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外出务工,造成了这些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业务技能低下且年龄普遍偏大。以最常见的无塔供水器压力供水和扬水设备送电为例,当逆止阀关闭不严或者压力罐气压低时,有的管理人员只一味地启动设备,而不会检查逆止阀开关,更不会想到给压力罐充气增压。当扬水设备送不上电时,有的管理人员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只凭自己的经验进行处理。二是一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移交到受益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人员大部分不是专职人员,其只是在农闲时进行兼职管理;在农忙季节,更无法一心一意地进行管理,系统电压不稳、机组烧坏、水源不足、供水中断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部分管理人员的依赖思想严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只坐等主管单位派人来处理;即便是小问题,也不自己想办法解决[3]。

2.2 日常的维修和养护工作开展不到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加强日常的维修养护,但是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工程缺乏日常的维修和养护。一是专业化、精细化的维修和养护管理制度缺乏。例如,有的地区由于水资源充足,日常缺乏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一旦遇上干旱的年份,其饮水设备和设施极易出现故障。有的地区对工程中涉及的漏电保护装置不进行复位操作,也不通过试验按钮检验漏点保护装置是否起跳动作安全、可靠。有的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管网中的闸阀长期得不到保养和维护,易出现生锈、磨损或者螺母卡死等情况,造成启闭的时候出现问题或者故障。二是维修和养护费用缺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公益性项目,收取的水费特别有限。这部分有限的资金用于工程维护和管理显而易见是微不足道的,从而导致工程中出现的小问题逐渐拖成大问题,在后期维修时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由于经费不足导致不能按时对水表进行检测,从而大大影响了水表的精确度,由于水表的误差给水费的收缴带来了很大的不便[4]。

2.3 输配水管网漏损率较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输配水管网出现渗漏水、滴水、冒水、跑水、爆管和断管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增加了供水成本,而且引发了一些次生破坏,如冲毁农田、淹没路基、毁坏居民住房等。大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没有先进的检测管网渗漏和爆管的仪器和设备,工作人员在日常巡视检查中只凭借肉眼不能及时发现管网的渗漏问题,农村管网漏损率较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例如,在开挖管沟时不是特别齐平、深度不达标,回填管沟时没有挑拣回填土中的砾石,使用的管材有沙眼等。二是其他工程的施工影响。如在埋设管网地段新盖住房、改扩建道路、建设新农村排污设施等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管网渗漏,甚至挖断管道。三是不可抗的灾害。例如,管道布设在湿陷性黄土或者存在滑坡塌方危险的土中,雨水过多导致地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滑坡、塌方等,造成管网渗漏甚至管道损毁。四是工程建设时间久远,出现管道老化等问题[5]。

2.4 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资料不完善

资料不完善问题在一部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是饮水工程竣工后的基础资料不完善。部分施工单位盲目地认为建设单位、当地村委会和受益农民全程跟踪了工程建设,没有必要提交完善的资料,施工单位移交的资料不系统、不规范,给工程后期的运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资料不完善。部分工作人员自认为自己记忆力超强,对工程中建筑物座数、管道走向和管径大小、单位上的设备和仪器型号谙熟于心,没有必要在这些上面浪费时间做资料来记录,在日常巡视检查中遇到问题时只进行问题处理,而不进行资料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需要而调整单位后,由于缺乏资料记录,给后面来的工作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三是有的管理单位的资料随意堆放,丢失现象严重。

2.5 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淡薄

部分地区对农户收取的水费偏低,甚至有的地区不向农户收取水费。另外,存在大部分农户不愿意支付水费的现象。这种无偿饮水或者低价收取水费的模式,是造成当地农民群众的节水意识不强、节水意识淡薄的根本原因。农民群众淡薄的节水意识不但加剧了农村饮水的供需矛盾,而且造成了当地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3 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

3.1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尽可能地移交到水利主管部门下设的相关乡村供水站,并且配备年轻且业务能力强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管理和维护。二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编写涉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相关的机械设备、水利、电力和卫生防控等相关知识和内容通俗易懂的管理材料,并把材料及时发放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学习这些材料,实现对工程的规范化、系统化运行管理和维护。三是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方面的培训活动,通过聘请专家来讲解目前国内外在管理和维护中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及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处理措施。另外,培训时管理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督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操作能力。四是尝试建设专业化管理队伍,将2 个甚至2 个以上的村联合起来管理。五是开通多渠道的宣传通道,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饮水工程110 服务卡和印刷宣传彩页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3.2 完善维修和养护管理制度,加大投资力度

一是对工程所涉及的设备和设施建立科学、完善的日常维修和管理制度。例如,不论是干旱年份还是雨水充沛的年份,都要对扬水水源机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及时养护,做到合闸就能扬水;定期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复位操作,避免短路或者用电量过大时跳闸不及时而造成意外事故发生;供水管网中的闸阀也要定期通过涂抹润滑剂、转动手轮等进行维修和养护,以确保启闭灵活。二是加大维修和养护方面的投资力度。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的管网、蓄水池、泵房、管理房等设施以及水泵、水表等设备,发现有小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以免造成严重的大问题。只有对待工程运行管理像对待工程建设一样重视,且有充足的管理资金,才能让管理人员在维修和养护水泵、水表、输配水管网时游刃有余,从而确保水泵能正常运行,蓄水池能安全蓄水,输配水管网不会出现渗漏现象,农户家中用水干净、卫生。

3.3 多措并举,降低管网漏损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者日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提高管网的检测渗漏水平,降低管网漏损率。一是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购置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只有利用高端的测漏损设备和仪器,才能准确、及时地找到渗漏点所处位置,从而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二是增加日常巡视检查次数,可以及时判断并排除工程隐患。三是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施工人员上岗之前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如开挖和回填管沟、挑选和安装管材等基本技能。四是加强对其他工程施工的监督和指导,避免因为其他工程施工造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损坏。五是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时,要将工程建在地基牢固、周围无塌方和滑坡的山坡、河流等地段,尽量避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六是对于那些建设年代久远的饮水工程要进行巩固提升、更换管道甚至重新建设等。

3.4 完善工程运行管理资料并归档保存

要想最大化发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效益,离不开真实、全面的运行管理资料。全面、完善的资料是管理工作质量的真实记录,也是工作人员分析原因、查找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依据。一是及时完善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等各个阶段的所有资料,并科学、规范地进行归档保存,为今后的运行管理提供最基础的资料依据。二是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在日常管理中进行的维修养护、巡视检查等数据和资料进行翔实的记录并归档保存。只有资料全面完善,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的运行状态,才能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3.5 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合理的水价、水费收缴制度,让农民群众明白“水作为一种商品,要通过付费才能吃水”。还要制定阶梯式水费收缴办法,用水越多,费用越高,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避免浪费、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另外,要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如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和标语等广泛宣传“保护水资源光荣,浪费可耻”,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要引导广大群众改变以往的用水方式,从而营造出一个人人节约用水、人人保护供水设施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保证农村水质水量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极大作用。但是,农村饮水工程在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水利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猜你喜欢
水费安全工程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通过农田灌溉的治理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安全工程专业化工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安全工程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没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