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桂花香

2021-11-30 02:45潘春华
养生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木犀桂花

◎潘春华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咏岩桂》中的诗句,短短20 个字,就把桂花的生态习性、物候表现以及挺拔的主干、层叠的枝叶和稠密的花朵,描绘得淋漓尽致。

桂花,又名木犀、月桂、九里香、梫木、金粟、天竺桂、岩桂、山桂等,常见有金桂、丹桂、银桂、四季桂等品种。桂花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植株四季翠绿,枝繁叶茂,姿态秀丽,清可绝尘。金秋八月,每当花蕊盛放,状如金粟、银粟,簇簇点缀枝头叶腋,雅致清逸,风送幽香数里,芳气袭人,可谓“独占三秋压众芳”。

据文字记载,我国桂花栽培历史已达2500年以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桂花的记载。如《山海经》中就有“招摇之山多桂”“皋涂之山,其山多桂木”;屈原《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诗句;《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和贡品。

唐代以后,文人引植栽培桂花十分活跃,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栽桂花10 多株,种植在零陵的精舍里。李德裕《平泉山居记》提到,他曾将剡溪之红桂、钟山之丹桂、曲河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等名贵树种,先后引种于洛阳郊外之别墅园苑。白居易曾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有“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旁。明清时期,桂花栽培更为普遍,《红楼梦》的金桂夏家有数亩地专植桂花,丛桂开时,香飘数里,堪称香窟。如今,杭州天竺山、苏州虎丘、湖北咸宁、广西桂林、湖南桂阳、江西于都、安徽宁国等地香桂丛生,清香绝尘,皆为赏桂胜地。

自古以来,桂花就被视作高洁、吉祥、美好、荣誉的象征。古人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古代还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而借喻仕途得志、飞黄腾达的“蟾宫折桂”,更是一般文人墨客向往的目标。

历代文人墨客酷爱桂花,宋张景修取花为十二客,以桂花为仙客,曾端伯以岩桂为仙友,写下了大量吟颂桂花的诗句。杜甫赞美桂花“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洪适赞曰“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陈与义誉桂花为“天下风流月桂花”。杨万里称之为花仙,并作诗《凝露堂木犀》二首赞之。一首曰:“雪花四出剪鹅黄,金屑千麸糁露囊。看去看来能几大,如何著得许多香。”另一首为:“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花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宋子问则在《灵隐寺》中唱出了“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千古名句,诗人喜爱桂花,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的诗句。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曰:“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形象地展现了作者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及崇敬。《咏桂树诗》曰:“新丛入望苑,旧干别层城。倩视今移处,何如月里生。”诗文描述了嫦娥奔月故事,还出现月生桂花的传说。

桂花之所以受人喜爱,除清芬浓郁,为众花所不及外,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不仅花朵可供入药,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之功,能治痰饮、喘咳、牙痛、血痢、疝瘕、经闭腹痛等症,其根、籽、叶皆可入药。《吴氏本草》曰:“桂一名止唾。”《本草纲目》载:“木犀花辛,温,无毒,同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桂花又是名贵的芳香植物,花含桂花烷、三十碳烷、对羟基乙醇、胡萝卜素、棕榈酸、硬脂酸等成分,可提炼香精。古人常以桂花制作香囊,用以佩戴,能辟浊气,防病养身。《南方青草药实用全书》曰:“桂花,性温,味辛,主散寒破结,化痰止咳;果,性温,味辛、甘,主暖胃,平肝,散寒,寒虚胃痛;根,性平,味甘、微涩,主祛风寒,风湿筋骨疼痛。”并载有验方数款,治牙痛:桂花10 克,虎姆根30 克,水煎服;治咳嗽:桂花10 克,枇杷叶、鸡屎藤各15~30 克,水煎服;治经闭腹痛:桂花10 克,益母草15 克,刺刁根10 克,水煎服;治腰痛:桂花根、白蛇根、刺刁根、朴子根、杜仲各15~30 克,水煎服。

除此之外,桂花还可调剂各种饮料与食品,古人将桂花采下酿酒,称为桂浆,色泽美而透明,酒味香而甜醇,沈辽曾有桂浆诗:“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苏东坡赞其“色香味超然,非世间物也”。用桂花点茶,茶香花香并茂,香生一室。《遵生八笺》有天香汤和桂花汤的制法,自木犀盛开时,清晨带露水用竹竿打下花朵,以布被盛之,拣去蒂萼,置于净器内,候集积多时,再移入新砂盆内,捣烂如泥,每一斤桂花加甘草一两,盐梅十个,捣为饼,放瓷罐中封固,每用沸汤点服,此为天香汤。用桂花焙干为末四两,干姜、甘草少许,均为末和匀,入盐少许,贮于瓷罐中,莫令出气,饮用时以白汤点服,此为桂花汤。早在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载有广寒糕制法,采桂花去青蒂,洒以甘草水,和糯米粉蒸炊成糕,大比之年,士友皆以其相互馈送,以取广寒高甲之谶。至于以桂花为配料的食品,如桂花元宵、桂花白果粥、桂花酒酿、桂花糕团、桂花月饼、桂花酥糖、糯米桂花藕等,至今在我国南方仍时常见到。

猜你喜欢
木犀桂花
桂花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及制剂研究进展
做桂花糕
桂花蒸
打桂花
如果你不曾存在(中篇小说)
YT星球的少年
YT星球的少年
YT星球的少年
YT星球的少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