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追象人

2021-11-30 06:17
消防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监测点指挥部总队

迭所村村委会无人机监测点,是象群监测活动以来我们无人机监测点距离指挥部最近的一次。以往,象群在山林间活动,监测点往往距离指挥部有一段距离。

夜降临  追象人开启新一轮监测

6月20日是我们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任务分队从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进入峨山县大龙潭乡的第2天。傍晚6时30分左右,工作人员陆续进到村委会饭堂。担任今晚值飞的总队无人机C组组长段孟超匆忙从饭堂端起饭碗,走到正在担任白天监测任务的玉溪公安巡特警支队分队前,边吃饭边讨论象群活动。

院内,C组成员段现能、杜伟从装备车里依次取下监测、通信装备。19时30分,总队监测分队指战员如约而至,带着无人机和飞行装备来到一楼大院与公安支队的战友进行监测任务交接。

迭所村村委会位于峨山县大龙潭乡北部,距离大龙潭乡镇13公里,距离易门县十街乡6公里,村委会所处位置海拔1300多米。站在指挥部所在的村委会二楼远眺,远处山川起伏,沟壑纵深,几朵白云飘在半山腰,村庄与镶嵌于群山间,道路盘旋于沟谷中。近处是一块块梯田,隐约可看到青翠的玉米,挂果的芒果树和田埂上高高的大芭蕉。

象群白天在林间穿梭,傍晚借着夜色开始下山赶路、觅食。追象人,真正迎来了最为紧张的时刻。

在迭所村,夕阳好像比其他地方收得更晚一些。余晖中,我们的无人机起飞了。“地理坐标,高度……我方已监测到象群,数量14头,活动一切正常。从现在起,由我们云南总队来执行监测任务。”

无人机稳定后,段孟超转身庄重向特警支队战友敬礼,“辛苦了,明天见!”“明天见!”新一天的监测任务开始了。

“这些黑色小点就是无人机热成像模式下的象群,别看它在显示屏上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其实它可是庞然大物。”段孟超告诉围观人员。说话间,象群已开始大摇大摆地接近它们的食堂:大面积的玉米地、烟叶地和水稻地。

21时左右,天已经黑了。但院子里却很热闹,附近村民、过往路人、媒体朋友,有的前来看大象,有的过来拍人象故事,有的过来看网红无人机……

此时此刻,象群有些兴奋。有的安静吃玉米,有的甩着鼻子把玉米秆卷起来在空中挥舞,有的干脆就不吃来回在地里小跑,有的索性躺下歇一会又站起来抖抖身子开始进食。

顽皮的象  紧张的追象人

单从顽皮的角度讲,把象比喻成孩童,一点不为过。作为追象团队的记录者,每夜我们都和追象人一起目睹、讨论象群的活动。

在红外夜视仪下,象群的活动一清二楚。贪吃的象在啃食青苞谷中大致分为三个聚集点,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第一个群象是2头,走在最前;第二象群7头,在其他象群中间;第三个象群5头,在最上方。每个象群之间直线距离已经大于300多米。

象群的分离活动,让监测队员警惕起来。“第二架无人机,准备起飞。”夜空下,2名监测队员紧紧盯住显示屏。三个小群还在继续游离……值班的领导也赶到监测点。

如果象群分离太远,盯住象的任务压力就会更大。6月6日,北迁到昆明晋宁时一头离群野象给后续监测带来不少困难。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不想看到。

30分钟、60分钟,象群还是在随着喜好在田间觅食。段孟超操控的无人机负责盯住2个象群,杜伟操控的无人机盯住另外1个象群。

“如果象群还不汇合,只顾自个吃自个,那就麻烦了。”有干部焦虑起来。“应该不会!这群象一起生活了这么久,说不定一会就聚到一起。目前暂时分开只为了吃到更多想吃的。”段孟超给出这样的分析。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像约定好了一样。两边的象群开始向中间收拢。在显示屏上,三处黑点慢慢聚到一起。监测队员和指挥部的同志终于放下悬着的心了。

有象开始睡觉了!观察员段现能提醒到,在4倍变焦显示下,可以清晰看到一头大象倒头躺在玉米地里,一动不动。

漫长的夜  坚守的人

除了迭所村村委会,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小村里,深夜里再也看不到一点光亮。偶尔,嗡嗡响的无人机像探照灯一样划破黑夜。

干热河谷的蚊子不仅多,咬人一口还特别痒。段孟超告诉我,夜间最让人挠头的就是蚊子。为了对付蚊子,仅仅喷驱蚊水还不够,他们把白天的风扇开到最大转速,通过风力驱赶蚊子。

白天调休,晚上追象。“网上有人说,我们是专业牧象人”。段现能苦笑着。“虽然技术上相同,但运用中有很多新的特点。”比如,用无人机勘察火场时,火势运动规律相对是可以做出预测的;但象群它们有自己的判断,运动规律难以掌握。这些给监测带来了很大难度。”最活跃的时候,象群一晚上能走7—8公里山路,我们得转场4个点左右,追象就变得更为艰难。

从来没有熬过这么多夜。“算上今晚,是第11次整宿熬夜了!20多年熬的夜,也没有这次这么久,这么彻底、集中。”杜伟告诉我,在指挥部附近的监测点,白天围观看象的群众很多,大家说说话就过去了。但在晚上,每个夜晚都是那么漫长。“起初,大家聚在一起新鲜的话题很多。但久了之后,除了盯大象、聊大象,话题会很少,夜就感觉更漫长了。尤其,当大象不动的时候,我们就得整宿在一个点。”

凌晨4点左右,监测队员脸上写满了疲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吃飽休息好的象群一会成一路,一会成一群,开始爬山。吃饱喝足的它们,要去寻找白天的休息地了。

而追象人,距离轮班还有7个小时。随着无人机第9次划破黑夜升空,追象人又开始紧张的监测。

猜你喜欢
监测点指挥部总队
建强“指挥部” 打响“大会战”
滑县2020年耕地质量监测主要做法与成效
建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部”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
长三角典型农业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环保警察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2016年1—8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坚守一线“指挥部”?当好一线“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