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民意识基础

2021-11-30 03:46杨丽霞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摘 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不仅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群众推进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回应人民呼声,将群众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尊重群众首创,充分激发了人民群众创造创新精神;积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人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79-03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努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本文力图从人民意识视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创造创新精神,汲取人民智慧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人民意识基础进行系统考察,以期揭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民性特征。

一、倾听人民呼声,在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289-290人民呼声是社会矛盾和时代问题的集中反映,是时代精神状态的重要体现,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逻辑起点。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矛盾和问题,都有每个时代的任务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倾听人民呼声,努力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时代问题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呼声,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要求全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2]在回应人民期待,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一系列重大社会矛盾和急难愁盼问题中,将党的理论创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顺应人民期待,准确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重大判断。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需要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已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目前面临的更加突出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基于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深刻认识和分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了新的判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逐渐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的提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人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体现,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大政治判断。

倾听人民呼声,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随着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认识和把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区域、城乡和不同领域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等人民群众反映日益强烈的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提出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使之成为解决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戰的战略指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并正以昂扬的斗志向着实现全体人民更加富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回应人民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人民群众呼声较大的教育、住房、医疗、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党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物质和精神产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全党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惠及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落实在人民群众身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由城乡人民共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二、尊重人民创造,在激发人民创造创新精神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传统,努力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精神,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推进到了新阶段。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各行各业提供创造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平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创新活力,形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思想。首先,制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创新看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带领全党,破除思想、体制、机制上的束缚,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简化科技等领域的管理体制,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层群众和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类创新主体创造创新精神的随时迸发提供了有利资源和条件。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建设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改革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激发了科技、制造、商业等行业领域人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系统阐发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战略和新举措,将党的改革理论推向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把握和处理涉及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他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来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落实改革方案,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不断完善政策主张。坚持要求全党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程度激发民力,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不断夯实深化改革开放的群众基础,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将党的改革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鼓励人民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突破,不断培育可供推广的基层经验,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政策和乡村振兴的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尊重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同时,要坚定支持和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其一,总结广泛活跃在社会基层的草根创业和创新的新经验、新模式,制定了鼓励大众创业创新的“双创”政策。随着“草根创业”“大众创业”“人人创新”等创业创新理念和模式在社会中的传播和流行,中央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出台一系列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在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渐显滞后、衰退的局面下,基层的小微企业中逐渐成长起了一些创业型和创新型公司,如以“创客运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创业、创新运动所带动的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成为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由基层群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产业或商业模式,解决了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无法解决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消费体验,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党和国家针对创业、创新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建立相关扶持政策体系和支撑平台,推动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其二,尊重农民的创造创新,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出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之源。针对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鼓励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企业组织和农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创农业、农村振兴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以安徽合肥“三瓜公社”为代表的“电商特色产业模式”、以河南郑州“泰山村”为代表的“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撬动模式”、以山东临沂“竹泉村”为代表的“外部资金撬动模式”等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有的模式甚至在全国得以推广。正是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模式的同时,适时总结新时代农村、农民创造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经验,提出振兴乡村发展战略,进一步引领和指导农业、农村发展振兴工作。

三、凝聚人民共识,在汲取人民智慧和力量中推进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汲取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凝聚社会共识,极大地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进程。

坚持相信人民,尊重人民,坚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全面阐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4]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信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对人民的创造创新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首先,坚信党和国家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时谈道:“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5]88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智慧和经验为改革开放后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资源。他坚持认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只有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汇聚人民力量才能创造历史伟业。其次,通过回顾历史,对中国人民的创造创新精神给予高度概括和评价,对包括创造精神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系统阐发,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创新精神。他认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由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创造精神的迸发,是推动实践和理论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继承并发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根本认识路线和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群众期盼,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解决了脱离群众的各种问题,改进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员干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取得了实际成效。正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顶层设计与問计于民相结合,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人民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政策和新举措。首先,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6]9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花费大量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他常常走村入户,深入工厂车间等群众工作生活一线,切实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直接获取来自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就一些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广泛汇聚共识,及时形成科学决策,推动利民、惠民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7]他坚持认为,不仅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汲取人民创造的鲜活经验和智慧,还要通过正确的组织领导、有效地集中统一,科学地提炼和总结,才能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和创造创新智慧转化为新的理论和政策或决策。如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中央文件的起草过程中,在做好总体谋划和设计的同时,他要求文件起草工作组专门下发《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草案,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对社会各阶层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草案进行重要修改,使之成为汇聚全社会共识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总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人民群众对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的呼声,人民群众创造创新精神的迸发,人民群众意见和智慧的激发,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意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倾听人民心声,尊重人民创造,及时将人民的期盼、意愿、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圆满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同时,正带领全党及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J].求是,2014(1).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杨丽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群众实践基础[J].学术前沿,2019(23).

[7]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11.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