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路径之思

2021-11-30 03:46黄若男李晶晶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黄若男 李晶晶

摘 要:对党忠诚是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最基本的原则和政治品格,是对全体党员的普遍要求。党员群体中的青年学生是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也因此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也是面对新时代挑战的迫切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需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掌握要领,丰富教育方式和内容,依托多维度的渠道平台,利用迅捷的网络信息平台,开创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忠诚教育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91-03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党员的严格要求,是实现自身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21年7月1日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将涵盖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的伟大建党精神发扬光大,在长期奋斗实践中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处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的事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大学生党员作为时代新人,为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为党的使命和远大理想而奋斗,就需要深刻把握针对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新内涵和新特点,探索其中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内涵

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党员一以贯之的要求,需要全体党员牢记这个普遍要求。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上明确指出对党忠诚是具体的、无条件的,对党忠诚体现在对党的信仰、对党组织、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2]。首先是对党的信仰的忠诚,这是一种理性、稳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支持党和人民一路披荆斩棘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对党忠诚最为牢固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持党的崇高信仰,即虔诚而执着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其次是对党组织的忠诚,所有党员入党时“对党忠诚”的庄重宣誓中蕴含对党组织的理性认识以及责任感,正是因为忠诚的前提,才凝聚起无数党员个体的力量而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壁垒。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义务和责任,始终相信、依靠、服从组织[3]。最后,对党忠诚更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要忠诚于党的伟大事业,要始终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以及人民的利益,将对党的忠诚与对人民和国家的忠诚有机统一起来。

大学生对党忠诚教育是与新时代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主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对党忠诚教育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忠诚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党忠诚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理论的正确才能转化为思想上的正确认识,对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有着深入准确的理解,才能让工作实际成为理论形态的具体转化,并落实到实践中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理想、坚定信仰[4],要学懂、弄通党的科学理论,需要牢牢把握住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引导。高校更应该重视党员群体中青年学生的忠诚教育,坚持以长期以来总结的忠诚教育的经验理论为指导,结合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状况和自身的教育背景,对其进行包括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教育和“四史”教育等在内的忠诚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培养坚定的忠诚品格。

二、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时代挑战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和多元思想文化的侵袭,形形色色的时代挑战也因为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而放大,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忠诚教育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一)信息时代的意识形态渗透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接收多元化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多种意识形态的渗透。青年学生接收信息和接受教育的方式不断更新换代,而处于虚拟背景下且相对隐蔽的信息多元环境中,大学生接收信息不仅种类繁杂、不易辨别,而且极具片面化的倾向,不能全面了解历史从而易被不良意识形态钻空子。并且针对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年轻人,西方敌对势力也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持续进行强有力的渗透,一些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意在通过超时空、超地域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价值观渗透,甚至抹黑中国共产党,借助网络操控舆论导向、否认历史、歪曲事实真相,这些都让信息网络技术处于劣势的国家深陷意识形态危机中。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会不断地侵蚀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对其不良影响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并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在“否定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5]的同时,也否定当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想领域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也依托更加开放式的教育领域而逐渐泛起并输入到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让青年学生更易获得想要探究的历史信息的同时,也因为碎片化信息的网络缺陷极易未知全貌就下定论。同时因为理性批判的能力相对较弱,更易被误导,这也使得大学生党员的忠诚教育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及时、科学、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对党忠诚教育迫在眉睫。

(三)经济全球化下的价值观偏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性和市场性的因素,市场在激发劳动热情、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功利意识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价值观方面的偏差。在市场机制下,个人利益的过分追逐也反衬出对传统忠诚观念的淡忘。经濟全球化发展而催生的功利价值观会使一部分人见利忘义,利己主义的不断膨胀使得很多人甚至可以不顾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时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利益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日益强化,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很多青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扭曲和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6]。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的不坚定势必会导致青年在价值观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移,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也有所下降。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迫切性

新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历史发展合规律性的演进阶段。在这个关键节点要始终坚持大局意识来谋划工作。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广大青年学生的优秀代表,更是实现中国梦接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顺应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锤炼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忠诚品格,以应对来自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

(一)应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客观需要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和深入,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势必会争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权和话语权。我国要谨防一些腐朽的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以及随互联网发展而不断扩大、加深的影响力。在国内新的时代局势和世界大变局的背景下,一些社会矛盾涌现,处于价值多元、信息迅捷的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易在思想上、行动上受到干扰,而社会中青年的价值取向也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大学生党员,更是代表着党的全局事业的发展方向并担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党员坚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辨别能力和理性判断能力,提升对党的政治认同,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

(二)牢固大学生党员宗旨意识的必然要求

牢固宗旨意识,坚持党性原则,首先应该明确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共产党人的一种初心和使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团结不仅是党的宗旨的要求,更是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的根基。共产主义的事业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永远不会改变,不忘早已深植的初心才能慰藉先辈,牢记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勇往直前。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依靠的是时刻团结人民,保持亲密良好的党群关系是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石。而新时代条件下成长的大学生党员,没有经历过革命困苦的年代,缺乏党性锻炼导致一部分人缺乏忠诚意识从而丧失理想信念。因此大学生党员作为时代新人,迫切需要牢固和强化宗旨意识,要主动承担作为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忠诚素养。

(三)基于网络宣传党性教育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工具,活跃的思维让他们更易也更乐于接爱新鲜事物,正处于价值观定型关键期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因为“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性、虚拟性和复杂性,大学生自身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必须警惕外界借助网络对其进行价值观侵袭。随着时代的进步,全新、全面、全民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宣传党性教育是“互联网+”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迫切之举,需要高校統筹好线上线下教育阵地,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学习特征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转变传统的对党忠诚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党员忠诚教育更加高效、科学。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因此高校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对党忠诚教育,让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深植于内心,让这种政治信仰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一)教育内容有高度

开展对大学生党员的忠诚教育必须要丰富教育内容,通过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教育、“四史”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增强教育的有效性:一是加强党的宗旨教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宗旨、“不忘初心”,面对着时代责任,要始终不渝地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宗旨教育,让其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向。二是让党章党规成为党员心中的度量衡,经常反省和鞭策自己。经常性的党章党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员的责任、义务和党规党纪,做到对党绝对忠诚。三是深入推进“四史”教育,充分利用好历史这个“活教材”,中国青年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历史,才能进一步建立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党史国史教育为载体,与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相结合,使大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党的历史发展和内在规律,进而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四是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深入挖掘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资源并融入对党忠诚教育中,将红色文化资源以最优的展现方式、最易于人民大众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用对用好用活红色文化不仅是最好的传承方式,也有利于丰富对党忠诚教育的内容,让对党忠诚教育具有鲜活的感染力、说服力。

(二)教育方法有创新

通过“协作式”“研讨式”和“启蒙式”学习模式,让大学生党员在明理辨析、辩论研讨、合作自省等活动中,在不断提升自身思辨、沟通等能力的同时,能有效内化对党忠诚的内涵和价值。创新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从传统教育模式中呆板单一的方式,积极向互动协作、共同研讨的新型学习方式转变,让青年学生在与他人协作、研讨实践中受到对党忠诚教育的熏陶。构建科学、系统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遵循大学生党员学习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做好需求调研,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线,将“讲解理论、互动研讨、实践体验”相结合。坚持讲解理论为主导的教育课程,深入解读关于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理论概念,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坚持用互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在思想交汇中感悟对党忠诚的精神价值;坚持深入推进以实践体验为辅的模块学习,推出以红色文化为基调的系列课程,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担当。逐渐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育模式,依托各地区特有的红色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将对党忠诚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的主题活动的创新方式和长效机制,推进对大学生忠诚教育的工作,让学生在自觉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对党忠诚的品格。

(三)教育平台有广度

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拓宽对党忠诚教育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的平台载体,进一步构建对党忠诚教育广泛且精准的新型网络教育阵地。从广泛度来说,要推进网站、公众号、论坛等忠诚教育平台建设,有力保障广泛的教育阵地,并充分利用地方性的红色文化场馆资源优势,在线上线下多维平台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正确舆论导向。从精准度来说,更加注重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设计,利用传统的忠诚教育手段与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结合,运用青年更易接受的话语符号与其进行对话交流。另外同样重要的是搭建实践学习平台,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进行忠诚教育的内容大多抽象化、偏理论化,方式上也仅仅依赖于课程化的、教学性强的教育模式,这些显然不符合新形势下青年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特点,当代学生更易于接受体验感强、有启发性的教育方式。因此要形成理论与实践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将理论学习成果运用在社会实践中。例如,根据不同专业进行社会志愿服务、定期参与相关主题红色基因活动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了解国情、社会和历史,坚定政治认同和理想信念。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务实重行、知行合一,才能不断提升组织归属感,将对党忠诚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实践成效。

(四)保障机制有力度

新时代要加大力度保障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长效运行,需要规范党内学习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健全监督制度。首先规范党内学习制度,引导大学生党员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同时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对学习制度加以创新,为学生开设有利于启发思考、深入探究和相互交流的模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其次,要完善考核制度,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大学生党员忠诚状况,还能在考核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党的宗旨教育。不过要明确的是,对党忠诚这种思想上的抽象概念本不应该被量化,因此就要设计出更加科学、多元且全面的考核制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细化比较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的理论学习程度、实践参与情况等指标。同时考核应该客观公正,参评的主体应该多维、全面。最后,要健全监督制度,只有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加强党性修养、规范自身行为。不仅监督过程要客观公正,对于监督的结果也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扩展监督的范围和渠道,在监督后设置奖惩制度,严厉惩处不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违纪违法行为。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虽面临多方的压力和挑战,但党带领广大群众仍取得巨大成就,事实证明,要始终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坚定地紧跟党的方针部署,不脱离群众,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社会发展。新时代青年是担负起党和人民事业的先锋力量,要带着闪耀的初心和使命,以坚定的信仰之力团结在党的周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87.

[3]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

[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1(2).

[5]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0-53.

[6]倪邦文.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42.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新时代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