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编制的探索

2021-11-30 06:54闫佳丽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念

闫佳丽

【摘要】随着我国空间发展和空间治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形成,规划的龙头作用将愈加突出,旅游规划作为规划体系“三类”中的专项规划之一,未来将在旅游领域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级战略相继出台,农村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实现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兴旺发达,旅游业作为农村地区产业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要求入手,提出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中须把握及补充的要点,以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助力。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旅游规划;理念;编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027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市居民普遍希望去环境优美的乡村愉悦身心、回归自然,乡村旅游产业随之蓬勃发展,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现代化、商业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乡村旅游业呈现出特色景观“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生态景观“破坏化”、景观内涵“缺失化”等诸多问题,阻碍着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期我国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规划体系的构建坚持保护优先、集约节约、分类分级、多规合一的原则,以实现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虽然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各有侧重,但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等相关文件的要求,编制中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多规合一、协调发展,以人为本、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等原则,要求依托完善的数据资源,通过“双评价”“双评估”,摸清自然基底状况及发展潜力,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并充分吸收原有各类规划编制的工作经验,实现城乡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

2、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农村区域的新型旅游模式。作为旅游业的新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重大的意義。乡村旅游依托农村自然环境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在农业体验游及农村休闲游的基础上,拓展出休闲、度假、娱乐、会务等多样的游憩活动,改变了乡村传统经济格局和社会形态,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增收致富。

3、乡村旅游景观的现状与优势

首先,乡村旅游景观同质化较严重,千篇一律的“农家乐”“采摘”等活动很难对游客产生较强吸引力。其次,缺乏合理的布局和空间优化,旅游景点处于无序化状态,景点与景点之间缺乏合理的路线规划,整体不注重细节和质量。再次,对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不足,特别是一些乡村中极具特色的建筑、自然景观等遭到破坏,乡土特色逐渐消失。最后,旅游公共设施较为匮乏,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同时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乡村自然景观较为丰富,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内心渴望得到放松,乡村旅游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历史文化悠久,乡土文化丰富,不同地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例如太极、陶瓷、戏曲等,这些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

4、新时期做好乡村旅游规划编制须把握的要点

4.1坚持规划先行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需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要对农村进行深入调查,摸清家底,高标准、全覆盖做好美丽村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做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个性,不搞千村一面,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体现地方特色的精品村。结合乡村振兴规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把乡村旅游发展融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有计划、有重点、有梯队、多层次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增强规划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布局,依托地方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发挥城区周边的环城游憩功能,打造环城乡村旅游圈;发挥成熟景区的带动作用。

4.2保护乡土景观,延续历史文脉

和谐发展乡村旅游,保护乡土景观,是乡村旅游地景观开发的首要前提,旅游景观项目建设需与旅游地的生态、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旅游者前来旅游的主要动机源于乡土情结,旅游地需长期维持原生态和本土化的景观氛围。回归本土景观,需在整体环境和节点景观营造上将当地特色的乡土元素进行重组,如对乡土植物、乡土材料、老物件、生活器具、民族服饰、历史传说等进行拟物化处理,由“形”至“意”,通过对乡土元素的概括与移植,重释景观的文化语义,找到旅游景观与乡土元素的契合之处,旅游景观之“景”与乡土元素之“情”相融,从而提升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统一的特色景观。乡村旅游的开发主要围绕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展开,如主题文化村落,是在原有传统村落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此类村落民宿基本为传统民居整修,或以古建筑样式建设,软装搭配古董家具、古老农具等老物件,呈现沧桑古朴的室内设计和古意盎然的景观环境。通过对消失的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让旅游者在休闲之余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

4.3强化产业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美村富民”的内在动力。中心城区,具有独特区域优势,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要求,充分利用好区域资源,以产业振兴为主抓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走资源共享、资金共筹、企业共建、收入共有的路子,不断拓宽村级收入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培育特色宜业产业,因地制宜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农户的产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户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4营造景观意向,策划旅游形象

乡村景观意向是指人类在感知乡村景观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景观意境,源于鄉村的亲身感知体验或宣传形象的媒介广告。乡村景观意象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个性化、地方性、标识性强的乡村景观是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因此,营造特色乡村景观意向是打造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关键。乡村景观介于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并蓄,营造乡村景观意向时应着重体现田园风光的魅力和返璞归真的韵味。旅游形象泛指旅游者对旅游地相关要素的感知认识和综合印象,而旅游地生动、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前提。根据旅游地的地域特征进行旅游形象策划定位,其中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文化传统等。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定位需从自身资源出发,开发特色产品突出独特性,认清优劣势并扬长避短。

4.5打造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

保障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最终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是乡村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总和,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打造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需要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乡村旅游规划作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契机,提升人居环境的空间规划质量,保证旅游基础设施设备健全完善,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供设施基础。

4.6文化景观建造策略

不同的地区由于独特的地域性和人们的生活习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论是哪一种文化都是当地人们与自然环境长期融合而来的,是独特的。河南省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在保护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应实现创新发展,同时也要提高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让游客参与进来,从而激发其生命力,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规划思路,完善乡村旅游的各项功能,治理乡村道路、垃圾、水电等基础问题,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时完善现代化基础设备,如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等。另外,对乡村生态景观和乡村原始植物设备、农房农屋进行标准化改造,全方位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4.7强化底线约束,体现保护优先

整体来看,乡村地区是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具有开发强度小的特点。乡村旅游规划应树立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三线”管控制度,确保生态功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基本农田具有适度合理的规模和稳定性,并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生态、生产、生活留出合理的空间。同时,规划编制中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走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这就要求规划在编制中牢筑保护优先的新理念,遏制无序的开发建设,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不仅注重对文物、古建等人文资源的保护,更注重对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真正做到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使乡村地区山水相依、山清水秀、阡陌相连的景致成为乡村旅游最大的看点、最美的基底。

4.8优化生态农场景观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要素较为丰富,因此,为保证生态旅游功能效果,则需要根据其空间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景观设计方案,生态农场作为乡村农业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其核心景观要素的构成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构建为主,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为人们提供了开放、舒适的活动空间,右侧灰色步道上摆放的藤编座椅,即作为艺术品丰富了空间景观要素的构成,也实现了基于功能的生态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阶梯型的台面设计与梯田的造型相一致,碎石铺设的路面使生态农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结语:

健康是生存之本,康养是生活必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健康旅游,需要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益于健康为方向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市场定位、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节点方案、产业策划等。积极发展“健康+”产业,鼓励发展多元化的特色康养产业。做好“服务+”“文旅+”,以此来构建健康旅游目的地,使之宜居、宜业、宜游、宜养。

参考文献:

[1]姚婧兮,李婵,张冰.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武宁县灵泉谷生态

[2]闵志坤,张昊楠,杨迪卿,王培洪,吴小刚.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南安水头镇呈美村旅游规划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37-38+96.

[3]刘玮,燕凌,卢兴华.微度假模式下江西凤凰山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4):148-151.

[4]朱丹瑜.乡村振兴视角下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5]胡强.生态旅游下的乡村景观开发——评《生态旅游》[J].环境工程,2019,37(12):223.

[6]黄强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9(11):83+85.

[7]金世轩.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策略——以鄂州市梁子镇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7-8.

猜你喜欢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村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考
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法律地位的必要性
市县“多规合一”实现路径初探
用心处事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市场一线人力资源编制配置模式探索与研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