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ID.4 CROZZ偶发车门无法开启的故障诊断

2021-12-01 01:12毕方英张颖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1年11期

文:毕方英、张颖

关键词:纯电动、无钥匙进入、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软件升级

故障现象:一辆2021年产一汽-大众ID.4 CROZZ 运动型多功能车,行驶里程1.2 万 km。用户因偶发无钥匙进入功能失效无法打开车门报修。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与用户沟通,当用户携带钥匙用手按住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开门时,偶尔会出现拉不开车门的现象,但是用遥控钥匙能够正常开锁和闭锁。维修员检查车辆,并未出现用户所述现象,于是先根据该车型门锁的结构与原理,进行如下3 方面的操作,以判断问题所在。

(1)携带多功能钥匙接近车辆,或者遥控钥匙在工作距离内,并用手按压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图1),钥匙上工作指示灯时而亮起时而不亮,车门不能开启。原地晃动钥匙或多次按压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偶发车门可开启。由此判断故障不在车门外把手或锁块的机械机构上。

图1 按压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开锁

(2)作为新能源车,为提高事故安全性,ID 车型的车门锁比传统车门锁增加了积极打开功能,车门锁增加了一条机械拉索(图2)。当出现碰撞事故、门锁电气故障或车辆供电电压缓慢降低到10 V 以下时,机械拉索会自动结合,用户只要稍用力向上拉车门,可紧急打开车门把手。因此当通过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无法打开车门锁时,维修人员采用紧急打开车门的方式向上拉车门外把手,但车门依然无法打开,说明车门锁没有进入紧急状态。

图2 带机械拉锁的门锁

(3)维修人员打开门锁装饰盖板(图3),用机械钥匙能够正常开启和闭锁车门锁,说明车门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此信号,正常对门锁电机进行控制。

图3 用机械钥匙开启门锁的锁孔

做完上述检查,维修人员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信息,于是用故障诊断仪VAS6150 对车辆进行检测,未发现任何故障码。查看开启车门时的数据流,也未发现异常。用诊断仪对车门锁进行执行元件诊断,执行元件能够作动,判断车门控制单元功能正常。

因为获得的故障线索有限,维修人员没有盲目维修,而是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条件,尝试使故障再现。另外,由于无钥匙进入功能涉及面较广,因此维修人员还多次进行不同环境条件下不能开锁的故障模拟,以便找出故障的规律性。经过一天的尝试,在不同的时间段共复现3 次车门无法正常开启的现象,具体如下。

第一次故障重现时,钥匙上的遥控指示灯不断闪烁。在故障重现之前,维修人员反复通过左前门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解锁和闭锁约5 次。

第二次是通过左前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反复解锁和闭锁3 次之后,锁车时不能闭锁,再按压2 次后才成功闭锁。等待5~6 s 后解锁不能成功(钥匙遥控指示灯一直在闪),再按压3~4 次之后成功解锁。

第三次是通过遥控功能开车门时,前照灯、尾灯以及迎宾灯光打开,外后视镜从折叠状态打开,此时按压左前门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却无法打开车门,钥匙遥控指示灯也不闪烁。再次按压左前门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时,车辆出现闭锁。之后再按压触摸传感器2~3 次,钥匙遥控指示灯再次闪烁,可以正常解锁。

根据ID 车型无钥匙进入系统工作原理(图4),当遥控钥匙接近车辆或按压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时,进入及起动许可控制单元J965 通过其天线搜索钥匙,钥匙再通过其发送器发出带密码的开门申请,此时钥匙上的指示灯闪亮。车载电网控制单元J519 接收到钥匙发出的开门申请后,进行钥匙身份认证和密码审核,并再次与钥匙进行定位和身份确认。认证完成后车辆网络控制单元ICAS1 向舒适系统及车门控制单元发布迎宾灯开启、后视镜打开及车门解锁。

图4 无钥匙进入及起动系统布置图

按压左前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不能解锁,此时遥控钥匙上的红色指示灯闪烁,这说明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肯定没问题;前照灯、尾灯灯光打开,后视镜能从折叠打开,但多次按压车门外把手触摸传感器无法打开车门,这说明车辆的防盗系统没有问题。综合上述检查和分析,维修人员初步判断为遥控钥匙问题或车辆网络控制单元ICAS1 软件有问题。

由于没有确切证据,维修人员只能通过质保部门,运用车辆数据总线信息记录仪,采集内部工作流并将数据流传回总部。总部反馈该车的车门控制单元内部无故障码,功能异常的原因为车门控制单元检测到ICAS1 转发过来的ESP_Signal 信号,触发车门控制单元进入合理的机械模式。电控汽车安全设计理念下,当检测不到车速时,必须确保车门能被打开,而机械模式是最可靠的开门模式。只不过是此种情景属于误触发,造成车门开启异常。

故障排除:对该车进行软件刷新,升级车门控制单元的软件,故障得以彻底解决。升级后的软件修改了原程序中,车门控制单元关于车速信号的逻辑控制关系。升级后的软件确保控制单元不会错误进入应急模式,即不会出现停车时无钥匙进入功能异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