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审计”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1-12-01 07:20李广红王颖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审计工作监督

李广红 王颖

(开滦集团公司审计部,河北 唐山 063000)

内部审计工作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KL集团“大审计”管理模式,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各级审计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审计管理机制的“大审计”;二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审计,审计范围的“大审计”;三是与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审计监督合力的“大审计”。本文旨在通过研究KL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推行构建与国家审计管理体制机制相适应的“大审计”管理模式,纵向建立了两级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以“上审下、联合审、交叉审”为业务开展方式,履行对集团公司各级单位监督、评价和建议的职责。通过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审计覆盖面的拓展和“四位一体”的审计监督合力的建立,进一步增强了审计监督效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构建具有特色的“大审计”监督格局。

一、构建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一)内部审计接受党委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

一是内部审计接受党委领导,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监督委员会,内部审计接受监督委员会的领导,审计报告、审计问题移交、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等日常工作要向监督委员会报告;二是内部审计接受董事会领导。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集团重大事项决策,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对集团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接受董事会的领导,由董事长分管,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

党委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董事长分管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加强了党委对内部审计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见图1)。

图1 内部审计领导体系

(二)对二级内部审计机构进行垂直管理

集团公司本部和各二级单位设置两级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集团审计部对审计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对审计人员进行垂直管理,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

本部设置独立的一级内部审计机构,负责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完善审计制度、设计审计规划、编制审计计划、制定审计标准、下发审计报告、把控审计质量、培训审计人员,并坚持“以上审下”的原则,负责对所属二级单位履行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责,并负责制定审计制度、审计标准、业务考核和统一印发审计报告。所属二级公司设置独立的二级审计机构,负责对所属单位履行审计监督、评价和建议职责,并根据业务需要参与集团公司联合审计和交叉审计项目(见图2)。

图2 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二、拓宽审计范围和业务领域

从拓宽审计范围和审计业务领域两个方面,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一是拓宽审计范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实现对集团公司高风险业务领域、业务流程及离任领导人员全流程全覆盖审计,做到“应审必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二是拓宽审计业务领域。实现由传统审计向增值型审计的转型,将内部审计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企业价值增值方面,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整合企业经济资源上发挥更大作用,帮助企业提升治理水平、优化内部控制、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三、形成协同配合的监督合力

内部审计积极与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相互融合、贯通、协同配合,形成审计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与纪检监察、与党委组织部“四位一体”深度融合的监督机制。通过审计专报制度和办公平台,将审计发现问题在领导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间进行及时传递,协同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管理水平提升(见图3)。

图3 审计监督合力图

四、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筑牢审计工作根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内部审计不断完善和修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筑牢审计工作的根基。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强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陆续下发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一系列新制度和新文件,为更好落实审计署和河北省审计厅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和精神,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了及时更新和修订。根据审计体制改革要求和审计署最新下发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制定和修订了《关于完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增强审计监督效能的意见》《内部审计管理制度》等内部审计管理制度5项。截至目前,共制定下发内部审计制度17项,内容涵盖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贸易风险审计等业务领域审计制度8项和内部审计实施细则、审计专报制度、审计问题整改、外聘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考核评价等内部审计业务流程制度9项。同时根据审计工作实际,对审计工作流程进行了梳理,统一审计工作标准,统一审计工作流程、统一审计工作记录和工作底稿格式,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逐步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

五、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随着审计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满足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KL集团内部审计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观念,抓好审计人员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审计理论学习与创新,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素质,以适应新时代对审计人员的新要求,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能打硬仗的审计队伍。

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思想,鼓励全体审计人员参加多层次、多体系的学习和培训,促进审计方法、技术的革新发展。在集团领导及员工自身努力的共同推动下,KL集团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已明显提升,目前各级审计机构全员中级以上职称占比达94%。

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

不断与时俱进,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服务集团发展为目标,创新审计思维和工作方式。一是编写审计指导意见,指导全年审计工作。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集团决策部署,编写年度审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以风险为导向,服务集团中心工作,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主要内容,用于指导集团和各二级内部审计机构全年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二是利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利用集团浪潮财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远程联网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做到审计之前“数据先行”,查找重点问题,确定审计线索,带着问题深入被审计单位进行核实,大大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

七、促进审计问题整改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体现,持续督导审计问题整改是确保审计成果转化的有力保障。KL集团内部审计多措并举,全方位加大审计问题整改力度,增强审计监督效能。

(一)建立审计专报制度

为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便于公司领导及时掌握公司运营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促进重大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KL集团审计部建立了审计专报制度,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审计问题,审计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通过审计专报的形式,及时报送集团公司党政领导,提高审计工作成效。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在审计专报上做出重要批示、亲自督导,要求被审计单位明确责任、指定专人、限期整改,大大促进了审计问题整改。

(二)开展后续跟踪审计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提问题、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的作用,加强审计问题的整改督导,确保审后整改工作的落实。要求被审计单位认真组织整改,限期上报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开展后续跟踪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对未整改到位审计问题实施“三不放过”政策,即“审计问题没解决的不放过、相关制度没健全的不放过、责任人员没处理的不放过”,确保审计问题整改到位。

(三)公开通报审计问题整改情况

建立审计问题整改台账,对审计问题进行整改销号的闭环式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年末对审计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总结,形成审计问题整改报告,在集团内公开通报,对整改实效好的单位给予表彰,对整改不认真、落实不彻底的单位进行批评曝光,切实提高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的认识程度。必要时监督委员会组织召开审计整改专题会议,通报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及重要资金风险点,并提出下一步整改意见及要求,有效促进了审计问题整改。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审计工作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