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解读

2021-12-01 11:01魏榛李双印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加工减损加工业

魏榛,李双印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马列主义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0)

1 指导思想

《指导意见》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制定的,主要是为了推动农产品朝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做铺垫,紧紧围绕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为主要发展目的,加强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发展,以高质量高标准做为准则,进行创新发展,指引农产品进行合理的加工生产,拓宽农产品加工的渠道,开发更深层次地加工,对农产品进行综合加工,激发农产品的更多价值,促进农产品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提升农产品的利用程度,促使农产品不断地增值,达到减损增效,提高农产品的收益,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转型发展,不断地进行升级优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铺垫,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撑。

2 基本原则

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农产品的加工要进行分类,即根据农产品的不同需求,按照农产品的不同种类来对农产品的加工进行合理的分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功能类的加工、鲜食类的加工以及主食类的加工。对农产品加工进行细致化的划分,有利于对农产品加工行业进行监管。另外,也方便不同类型的加工行业制定加工标准,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目的。二是要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标准化。以农产品的营养做为加工的首要标准,此外还要考虑外观和口感等方面的要求,对农产品的加工标准进行完善,区分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适度加工,保障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三是农产品加工业在发展时要保持创新的发展核心,即要加强加工技术的研发,对加工工艺进行创新,开发新型适用的加工设施设备,以此来提升农产品加工的综合利用率,在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延长农产品的销售时间,实现减损增效的目的。四是推进农产品的绿色生产。全面建设农产品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制度,保障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安全,注重生产时的环境卫生,建立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保证农产品加工的安全性,优先生产发展绿色生态食品,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全面发展绿色农副产品。

3 发展目标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犹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了乡村产业的发展主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农业提质增效,而且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农业生产环节。但是随着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地发展,其问题日益凸显,农产品要么加工不足,要么过度加工,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加工环节的损失过多,不仅影响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益,而且还严重影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利于农产品的经济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上诉所提及的问题,农业农村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发展情况,而且为了能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超高质量、高标准的方向发展,对此制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25年时,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损失率要维持在百分之五以下,而到了2035年时,则要求维持在百分之三以下。

4 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目的,在《指导意见》中,围绕着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提出了四个不同方向的内容:

4.1 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

在《指导意见》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实现减损增效的目的,要重点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而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对能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的类初加工要引起重视,因为这能更好地保存农产品,延长农产品的供应时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能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增加了农产品的经济效益。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个体户加强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关于农产品储藏和烘干设备的建设,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持农产品的质量。对于耐储藏的粮食,如小麦、水稻等农产品,要重视其初加工的工序,避免因未正确进行烘干、脱壳、磨制、去杂等初加工,造成了粮食无法长时间进行储藏,出现了浪费的情况,而是要先努力去维持粮食的价值,再考虑粮食的增值。对于鲜活农产品,例如蔬菜、水果、水产品、奶类等,因为这类型的农产品容易发生质变,不易长时间的保存,因此要发展冷链技术,加强仓储设施的建设,并且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商品化的处理,可对其进行冷冻、保鲜、包装等处理,从而减少鲜活农产品的损耗。

其次类初加工的发展方向要以终端消费需求为主导,拓宽农产品初加工的范围,减缓农产品生产后所带来的损耗。对于食用类型的农产品,为了提升其附加的价值,可对其进行初加工,例如可以将初级农产品进行晾晒、腌制等操作,制作成易于保存的干制品。对于非食用类型的农产品,通常有木竹藤棕草、棉麻等,则可以采取烘干、编织、拉丝等工艺,对其进行各种类型的开发,开发其多种用途。

4.2 改良农产品工艺装备,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

对农产品的工艺装备进行改良,重视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从更深程度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在《指导意见》中指出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着手,一是对口粮品种进行适度的加工。积极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对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进行合理的精度加工,避免进行过度的加工,导致出现米、面的营养缺失,应当减少精米、精面的生产,提高出米和出粉的生产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开发新型且健康的米、面产品,生产糙米、专用米,或者是全麦粉、专用粉等,减少精深加工,既能增加米、面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以减少过度加工所带来的损耗,一举两得。

二是推进农产品的深程度的加工。支持大型的农业科技型的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研发,开发各自适合的加工技术,研发对农产品蛋白质进行改性和超微粉碎等技术,从不同程度来挖掘农产品更多的功能价值,研发营养价值高,具有保健养生功能,或是食药同源的农产品加工食品,对非食用加工产品则要求达到物美价廉,实用耐用的标准。

4.3 推广农产品绿色生产,提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推广农产品绿色生产,是遵循了《指导意见》的基本原则,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程度,能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对此是要求做到一是加强提高粮油类副产物的利用率。积极指导粮油加工企业采用新型绿色的加工技术,确保低耗低碳的加工,实现循环利用,对粮油的副产物进行合理化的利用,生产各种类型的食品配料,避免副产物的浪费,提升其综合利用的程度,最大限度地将其利用开发,提高其可用价值。二是加强对水果、蔬菜类的副产物的利用,可对其副产物如菜叶菜帮和果渣果皮等,进行高效提取、生物发酵等创新技术,生产出肥料饲料或精油、果胶等产品,将原本的残渣废物变成有用的宝物,从而达到最大化的利用。三是关于畜禽水产类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采用发酵、酶解等先进的科技,把畜禽水产类的内脏、骨血或皮毛等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研制出新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层次。

4.4 重视农产品生产标准,促进农产品的创新加工

对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工作,要求要重视农产品的生产标准,首先是要对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产品加工生产标准中,如果有现有的国家标准则或行业标准,则继续进行采纳,而没有的话则重新制定新的标准,要求加工生产全程要根据国标或行标执行。另外还要制定相关的评判标准体系,做到有依据可判别加工生产品是否合格。其次要研发新的加工技术。加工技术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地更迭创新。而且加工技术的研发要往智能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力求开发出能精准的控制、智能的操作等具有减少损耗的实用型技术。最后是要加强加工装备的研发,加工装备的创制对农产品的加工也是极其重要的。在政策中指出要积极指导企业进行研发新型加工装备,把清洁化和职能化等加工技术运用到加工装备中,提高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水平。实现职能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生产,降低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损耗,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益。

4.5 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为了确保《指导意见》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能落实到位,要加强政府组织的领导,一是对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采用责任制考核制度。把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推进措施的落实。各级农业农村部要承担责任,积极引导地方的配合,推进措施的落地。二是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相关项目的建设,政府不仅要从政策给予支持,加强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的建设,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建设,对加工技术装备进行改造升级,提高技术装备的利用率,颁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的范围,鼓励社会各资源强强联手,进行资源的整合,加大资源的利用程度。另外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对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企业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提供贷款贴息,或者采取奖励制度,扩大其影响力,推动各方积极配合政策措施。三是加大宣传的力度。借助各种类型媒体进行宣传,除了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等传统的媒体之外,还要充分借助新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积极为公众普及营养膳食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者观念,从原本追求粮食精致的习惯渐渐转变成营养健康的思想,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减少生产精米、细面,从而达到减少损耗,提升粮食效益的效果。鼓励公众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监督,督促其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行业的标准进行农产品加工生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总的来讲,《指导意见》的提出是为了能促进农产品加工合理化,拓宽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度,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利用率,推进农产品多元化的开发,多层次地利用农产品,实现减损增效的目的,提高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也确保市场的供应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初加工减损加工业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损耗因素与减损对策研究
农业部部署扎实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
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