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在社会记忆构建中的途径研究
——以美国为例

2021-12-01 11:49静,余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社群档案馆记忆

黄 静,余 强

(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实施“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推动了一批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社会记忆理论引入档案领域,为认识和研究档案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学者们积极将社会记忆理论与档案工作相联系,档案记忆理论也因此诞生。随着学术研究的热潮逐渐付诸到实践中去,美国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档案工作,以推动社会记忆的构建。作为社会记忆的载体之一,档案凭借其本质属性原始记录性,使得其构建或参与构建的社会记忆更为可靠、真实。档案在构建社会记忆中有着独特地位,本文以美国的档案工作为例,研究其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途径,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档案工作在美国社会记忆中的构建途径

美国在社会记忆方面的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美国的档案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将美国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记忆中的途径整理如下。

(一)档案部门参与“记忆工程”项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记忆工程”就成为各国各地区争先建设的热门项目。美国对于这一主题所进行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借鉴意义。作为世界上最早实施记忆工程的国家之一,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推出“美国记忆项目(American Memory Project)”。现今,“美国记忆”包含超过900多万条和美国历史、文化相关的数字藏品,被认为是关于美国历史和文化的较为全面的数字化记录。[1]美国记忆项目的成果丰富,主体部门众多,机构合作密切,如国家图书馆与佛洛里达档案馆共同开展的“佛洛里达记忆(Florida Memory)”、印第安纳州立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共同开展的“沃巴什谷视觉与声音(Wabash Valley Visions and Voices)”,等等。

在具体的项目内容上,美国“记忆工程”侧重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特色。如弗洛里达档案馆与国家图书馆共同开展的“佛洛里达记忆”项目,该项目将反映当地民俗文化、地理环境、重大历史事件等的各类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并入库。目前,该资源库共有50多万个条目,并向佛罗里达州州民和其他对佛罗里达州历史及文化感兴趣的公众提供数字资源的分类型横向查阅、分专题纵向研究及特色资源在线订购服务。[2]

“记忆工程”项目的直接作用就是将国家、各州甚至社区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挖掘那些之前未能被发现的各种档案资源,经过整理加工后向社会大众展出,从而构建社会记忆。

(二)“公民档案员”思想的普及和应用

美国一直注重保存个人档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家庭中的个人档案有了更好地保存和分享途径,该现象也引起美国相关学者的思考。

2008年,美国档案学者考克斯(Richard J.Cox)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到了“Citizen Archivist”这一词语。之后他又在文章中,对“Citizen Archivist”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他认为,随着个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管理水平的不断改进,档案馆难以接受个人以及家庭档案,而家庭以及个人也不太愿意把这些档案捐赠给相关的档案保管机构。在数字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是档案工作者,我们整理和保存自己的档案,并不时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3]

2010年4月,时任美国国家档案暨文件管理署长的大卫·肖恩·菲尔里诺,在其官方博客上首次以官方名义提出了“Citizen Archivist”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美国国家档案暨文件管理署不乏大量的纸质文件需要数字化或者转录,是否可以改良档案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协同合作方面的力量呢?借助于普利策奖获得者、传记作家斯提尔斯(T.J.Stiles)为完成其著作而充分挖掘图书馆馆藏资源这一典型作为,菲尔里诺认为,这就是“Citizen Archivist”的典范,即公民个人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是专长,充分利用国家的档案资源进行研究、创作,从而最大化地发挥国家、社会的档案资源价值。[4]之后,美国国家档案馆就开通了“Our Archives”的档案领域网站,开展了对美国档案事业发展影响巨大的“Citizen Archivist”项目,造就了一大批公民档案员。

(三)“参与式档案馆”思想的提出及实践推广

参与式档案馆是在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实践的。参与式档案馆承认参与的多方对记录拥有责任、需求和发表观点的权利。它是由多个社群根据尊重社群价值观、实践、信仰和需求而创建的,为多个社群服务。参与式档案馆为不同的观点、经验和需求提供了一个协商的空间,也提供了一种协调两者的机制。[5]

美国的维基百科是参与式档案馆开展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高度开放互动是维基百科的重要特征,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直接参与维基百科条目的编写。2009年,维基百科GLAM(Galleries,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合作项目启动,以档案馆为首的多个文化机构与维基百科开展交流合作,以开发各类信息资源。[6]在“GLAM”项目中,档案工作人员与用户通过对资源条目或评论信息进行添加标签的方式,共同参与档案馆维基资源组织与整合。[7]

参与式档案馆概念的提出以及实践的开展,使社会公众能广泛参与社会记忆的构建工作,通过与官方档案机构的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构建社会记忆的热情,使社会记忆的构建过程更加大众化。

(四)档案部门跨界合作参与构建社会记忆

构建社会记忆不应该是档案部门大包大揽的任务,在各个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部门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跨界合作成为构建社会记忆的新途径。档案部门将自己的馆藏资源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发,进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档案展出的服务质量,促使公众更快、更好地体验到馆藏资源,构建共同的社会记忆。

美国的缅因记忆网就是档案部门通过跨界合作实现社会记忆构建的经典案例。它是由历史学会、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270多个机构协同建设。在网站建成前后的资金支持方面和整个网站建设过程中,共有多个组织和团队参与,团队成员对150多项历史藏品进行了数字化,还研究撰写了当地历史,并在缅因记忆网内建立了在线展览和社区网站。多方协同建设不仅为缅因记忆网项目提供了稳定和持续的资金支持,还使得网站的在线资源越来越丰富,网站功能越来越健全。[8]

(五)档案工作与新兴技术结合构建社会记忆

新兴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档案工作来说是一次自我更新和挖掘档案资源潜力的机会。新兴技术一方面为档案资源的挖掘提供新的技术与手段,另一方面为档案资源的展出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

特定历史时期、群体以及事件档案库主要使用文本编码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档案文献和各类影音照片资源进行编码,再进行结构化处理,重新研究历史事件。[9]美国的布朗大学图书馆实施的“开放档案”(Opening the Archives )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和索引编制工作,将美国总统图书馆的数千条纪录扫描上传并归档,最终为研究美国、巴西两国关系提供参考。[10]

美国档案部门积极与高新技术公司开展合作,充分开发馆藏资源,扩大档案产品服务对象的范围,提升公众对于档案展览的体验感。美国国家档案馆借助谷歌强大的内容制作技术,将展览在谷歌文化与艺术(Google Art & Culture)平台上展出,扩大了档案文化产品的受众范围。该项目运用谷歌地球和街景视图艺术,突破了原有观赏的局限性,高达10亿的像素让公众在网上就可以在线浏览展览作品的笔触特点。[11]

(六)档案部门与社会媒体合作构建社会记忆

一方面,社会媒体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各种材料和各类资源;另一方面,社会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使用群体广、覆盖种类全的特点,使得社会媒体逐渐受到档案部门的重视和关注,为档案部门构建社会记忆提供了新平台与新途径。凭借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和广泛的公众参与度,美国在社会媒体文件归档工作中,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曾发布多个关于社会媒体信息归档以及管理条例,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总署(NARA)曾发布过《社交媒体文件管理指南》,用以规范社会媒体文件的捕获、保管期限等方面。[12]美国各州政府积极与社会媒体合作,对社会媒体文件归档以构建社会记忆。亚拉巴马州的档案与历史部门从2006年起就开始收集亚拉巴马州档案机构的Facebook页面、亚拉巴马州的美国国会代表参议院的Twitter、州政府机构的YouTube视频等。2010年4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和Twitter签订协议,收集Twitter公司的tweets档案,并建立规范的流程来接受与保存这些档案。[13]

(七)档案工作与艺术工作结合构建社会记忆

对于美国的档案工作来说,艺术一直是与之结合的“活跃分子”。作为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可以使传统档案中晦涩难懂的内容可视化,并更好地向社会公众展出,以此构建社会的共同记忆。

美国波特兰市档案馆曾开发过“驻场艺术家”项目,该项目要求艺术家进驻档案馆,通过将他们的艺术眼光运用到历史记录中来为档案添加新的维度。在2018年初,美国地区艺术与文化委员会(RACC)选择了克莱奥·戴维斯(Cleo Davis)等人的艺术家团队参加2018年波特兰档案馆的“驻场艺术家”项目。这些艺术家与档案管理员合作,深入研究纽约市的档案记录,并根据研究成果创作了相关的作品,最后在档案馆展出。[14]艺术与档案工作的结合,不仅使得传统的档案展出更加容易为大众接受,也为构建社会记忆提供了新的思路。

影像作为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在档案工作中,同样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国家电影登记处每年都会挑选25部电影,展示美国电影遗产的范围和多样性,以提高人们对保存的认识。这些电影并未被选为有史以来“最佳”美国电影,而是对美国文化具有持久重要性的作品。[15]极具影响力的影视作品被收纳进档案,不仅在源头上丰富了档案的资源种类,也更容易唤起社会对于重大事件的共同记忆,从而实现对社会记忆的构建。

(八)社群档案建设参与构建社会记忆

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社会团体众多。因此,社群档案就成了美国档案工作关注的重点。鉴于美国的国情,社群档案的实践工作往往将视角集中在特殊群体的方面,这些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处于社会底层,因此多被主流档案馆排斥。

美国南部历史档案馆是一个以特殊群体档案为研究对象的社群档案馆,帮助弱势群体建立档案,补充除官方档案以外的历史纪录,从而构建对应的社会记忆。南部历史档案馆鼓励社群成员参与建档,让社群成员决定什么是重要材料并纳入社群档案馆的保管范围,同时推出经验推广计划和未来档案工作者培养计划,创建项目宣传网站,定期分享项目进程和经验。[16]

社群档案的建设对于构建社会记忆的意义十分重大。在提倡构建社会记忆的今天,社群档案往往是对社会公众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是社会记忆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社群档案,使得广大的社会群体能够成为构建社会记忆的一分子,一方面修补与完善了社会记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群体的身份认同,提高了他们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三、对档案工作在美国社会记忆构建中途径的评价

美国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记忆的途径中,既有其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对这些途径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可因其优点而过分夸大,也不能因其缺点而过分贬低。

(一)优势

美国的档案工作相对发达,在构建社会记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公众参与度高,社会档案意识强

美国不仅由各个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合作构建社会记忆,且积极吸纳民众参与构建社会记忆,民众具有较强的档案收集与利用意识,全体公民在有意识保管自身档案的同时,也让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共同维护社会记忆的趋势。民众的广泛参与,能够激发其自身的身份认同,提高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使构建社会记忆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职责。随着民众档案权力意识的增强以及数字化技术为档案工作带来的变革,民众广泛参与档案工作成为可能,也使得社会记忆的构建更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感。

2.重视特殊群体档案工作,全面构建社会记忆

美国在利用档案构建社会记忆的过程中,除了传统档案工作关注的主流档案,一些特殊群体档案也被重视,这些社群档案研究的对象为社会中的各种弱势群体。鉴于美国多种族的国情,在档案工作中只涉及主流的官方档案明显是不能适应社会记忆构建要求的,特殊群体的档案为构建社会记忆提供了细节内容。特殊群体档案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许多社会原本的边缘性群体能够通过档案找到认同感,提升社会地位,构建的社会记忆也得到了更多民众的认可,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3.档案部门广泛开展跨界合作

美国档案部门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历史悠久,且与时俱进。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委员会创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员咨询小组,共同致力于保存美国的影像档案。美国的档案部门也积极与社会媒体合作,如亚拉巴马州的档案与历史部门与社交媒体的合作。同时,美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多方协作的社会记忆项目,“缅因记忆网”就是一个由档案馆、图书馆等多个机构协同建设的产物。此外,美国也将档案工作与艺术相结合,将档案通过艺术家之手转变成艺术品,再通过展览的方式构建社会记忆。可以说,美国档案部门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为构建社会记忆提供了多种途径。

4.社会记忆类项目较为成熟

美国对于社会记忆的构建十分重视,既有国家级记忆工程,又有地区级记忆工程。各项目侧重反映民族特点,着重与其他机构合作,制定标准,开设网站,建设数据库,并采用多种方式宣传,不仅推进了美国社会记忆的构建,且构建的途径十分丰富,具体工作也已较为完善。美国的记忆工程项目多是以记忆网站或者在线资源库为基础内容的,项目的成立和发展模式已经较为成熟,都借助数字化平台发布项目成果,供社会公众阅览。

5.制度规范较为完善

在社交媒体文件归档工作中,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发布的《利用WEB2.0和社交媒体网站的行为准则及内容管理责任(NARA指南831-2)》、《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2014-02布告》与各联邦机构的社交媒体政策,一起组成了规范美国社交媒体记录捕获归档的法规体系。[17]

在档案工作的其他领域,美国也推出相关法律条例。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国家电影保护法》,以法律的形式保护美国电影档案。在“记忆工程”中,相关的成果网站也已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以规范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总的来说,美国档案工作在法律和制度规范的建设方面还是比较完善的。

(二)不足

美国档案工作在构建社会记忆的途径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现就其不足方面做出简要分析。

1.档案工作体制和档案行政部门的职能存在局限

美国档案馆是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的内部机构之一,主要职能是保存联邦政府各机关的档案并提供利用,由于没有指导监督检查的职能,美国档案馆的档案大多靠部门以及社会大众自觉的档案意识来收集。美国的档案部门在社会记忆构建中,也没有起到领导、带头组织的作用,主要的社会记忆项目是由民间自发组织的。

因为档案机关指导职能缺失,易导致档案收集不全面,存在部分对于社会记忆构建有重要作用的档案未被收集的现象,所捐赠档案的格式也并不统一,对整理工作造成了较大压力。此外,由于指导职能的不健全,档案机构也较难开展某专题的社会记忆构建工作,该方面档案资源的缺失,会导致整个社会记忆的构建不健全。

2.档案资源储备有限,基础建设不够完善

从1789年成立至今,美国的历史只有两百多年,相较于一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美国国家的历史较短,其从古老时期遗留至今的档案资源也相对较少,总体的档案资源储备有限。

由于美国种族问题复杂,移民众多,为了扩大存储的档案资源,美国在开发档案资源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挖掘特殊群体档案资源以及倡导公民建立个人档案等方面,但对于这些方面的工作大多也只是停留在挖掘层面,对于进一步的档案资源基础建设力度不够,未能有强有力的档案部门进行统一指挥与领导,整体的档案基础资源建设较为混乱,不利于各地区各种类资源的分享。

四、结语

利用档案工作构建社会记忆离不开不同的时期、地域特点与数字技术的发展。美国积极开展“记忆工程”项目,提出“公民保管员”思想,档案部门积极与社会媒体、艺术部门合作,同时也注重对社群档案的建设,以此来构建社会记忆。根据对这些途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任何国家或地区在构建自己社会记忆的时候,选择的途径都要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来决定,并不是其他社会记忆构建途径都适用于任何地区和国家,对于构建社会记忆的途径的研究,要有清醒和冷静的思考,切忌“拿来主义”。对于我们档案工作者来说,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道德素质,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与责任,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为档案工作和构建社会记忆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社群档案馆记忆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