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耕地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以大荔黄河滩区为例

2021-12-01 12:10郝一帆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滩区耕地黄河

郝一帆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大荔黄河滩区位于陕西省大荔县黄河西岸,盛产粮果,资源丰富,属于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地貌,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开阔,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河淤土、盐土、沼泽土,但由于常年过度轮作以及不恰当的田间管理,导致其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耕地质量亟待保护与提升。

1 大荔黄河滩区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1.1 杂草秸秆处理问题

该地区对于除草剂的使用缺乏科学规范,由于其使用范围与使用量存在超标问题,导致农田生态平衡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而且杂草抗药性不断增强,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此外,本地区在秸秆处理方式上存在较大问题,秸秆燃烧时不仅一定程度上烧死了地表的微生物,而且促使腐殖酸、有机质矿化,同样破坏了耕地的生态平衡,使土壤碳回归指数急剧下降,甚至产生物理性状的改变,使土壤更容易板结,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1.2 施肥不科学的问题

在施肥方面,该地区也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首先,在肥料的种类选择上不科学,当地农民未能根据实际土壤的性状与水平选择合适的肥料,而是全部统一使用普通复合肥,虽然其可以改良土壤有机质,并提供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但复合肥的利用率约为30%,剩余肥料会逐步改变土壤的化学性状,造成土壤自身肥力下降;其次,肥料的投入结构也存在问题,农民常年使用大量无机肥,未使用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而农作物也会容易出现徒长、倒伏、抗病抗逆性差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盲目超量施肥的问题,农民单纯增加施肥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更严重的污染。

1.3 土地灌溉方式问题

大荔黄河滩区在耕地灌溉方式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一直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一方面会导致耕地排水不畅,另一方面则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问题。在长期大水漫灌后,对土壤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压实作用,尤其对于部分黏性土壤,大水灌溉后会让土壤耕种层出现厌氧状态,对农作物根系吸收养分造成较大的阻碍。

2 大荔黄河滩区耕地保护与治理措施

基于上述提出的问题,大荔黄河滩区应坚持以自下而上的耕地保护与治理措施,以基层实施为手段,生态规划为引领,机制建设为保障,从耕地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全方面实现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治理。

2.1 改变传统耕种方式,采取科学手段

针对大荔黄河滩区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应建立以“改、培、保、控”为核心的耕地保护策略,既要节约生产资源,又要达到高效、绿色的农业经济效益。

2.1.1 应优化耕作方式

在施肥方面,要杜绝传统的盲目施肥与习惯施肥,向广大农民科普优化配方施肥方式,通过对该地区不同耕地土壤的调查与化学分析,为农民提出科学的施肥配方。在耕作方式方面,则要指导农民掌握用地与样地的技巧,减少复种指数的同时,规避“小麦—玉米“”的连种模式,采取“粮—草、粮—豆”种植模式,既保证了作物生产,又能够有效养护耕地质量,提高了土壤的品质的同时,还利于农作物提高产量与作物品质。

2.1.2 要推动有机肥投入,减少无机肥使用量

建立以有机肥+配方肥的科学施肥模式,针对大荔黄河滩区的耕地土壤,建立全类别、全过程的施肥标准,一方面要向广大农民普及施肥的科学知识,指引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有机肥,减少无机肥的使用,让农民真正做到科学耕作。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地区耕地质量需要重点治理的土地,要派遣专家小队,通过对相应地块的物理与化学性状进行检查分析,进而采取微生物、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或治理手段,以此逐步改变土壤的结构与性状,使其回归良好的土壤肥力。

2.1.3 需要改善灌溉技术,采取节水灌溉系统

针对大荔黄河滩区,应进一步修缮其灌溉及排涝设施,并利用激光平地等技术,为耕地的灌溉提供更科学的方法。一方面,要保证耕地旱时有水,涝时能排;另一方面,要建立节水技术灌溉系统,推动水肥一体化发展,实现节水、用肥、减量。此外,针对盐渍化严重的耕地,还可以开展土壤调理措施,通过深翻深耕、秸秆还田、肥料深施、种肥同步等手段,全面提升耕地的种植质量。

2.2 优化区域空间规划,突出持续发展

针对大荔黄河滩区的空间地理位置,应建立“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的空间规划原则,通过对区域内生产资源、生活空间、生态布局的调整与规划,为耕地保护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与结构体系,全面促进大荔黄河滩区的可持续建设。在空间规划方面,要以“三区三线”为载体,坚持人水共生、协同共治、三生和谐的规划标准,既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做好防洪防涝措施;在生态建设方面,要沿黄河岸建立生态廊道,坚持因地制宜,以生态修复、保护为先的理念展开探索,严格把控耕地的污染源,全面、高度、持续化地降低化肥使用量,并优化农业废料的资源利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通道,坚持以生态还原为路径,保护耕地的持续化、绿色化发展;在滩区治理方面,则要进一步建立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别突出防洪、保育、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科技农业等特点。推行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大数据支持管理专项资金,并进一步细化耕地保护的规定与要求,完善监管机制,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3 建立耕地保护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针对大荔黄河滩区的耕地保护现状与治理措施,政府还需进一步建立完善的耕地保护机制。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到各个层级,由党委组织领导、政府部门负责,基层单位配合,并由公众与志愿者参与,由此形成以上下级联动、政府与群众共同开展的耕地保护机制,强化耕地保护的管控措施;建立补救性与建设性并存的保护措施,由此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针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制度,要以陕西省官方发布的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标准,规范本地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与综合监管平台;针对已经获取批准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实施并坚决履行对应的耕地占补平衡义务,以“划、建、管、护、补、考”为基本流程规范,进而全面推动耕地保护政策的管控力与约束性;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于大荔黄河滩区而言,其属于县内管辖区域,归属县域平衡的主要框架结构中,因此在实际落实环节上,要坚持以细化措施为主渠道,通过对耕地的科学整治,拓展耕地面积,通过“旱改水”“坡改梯”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耕地的综合质量,通过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的土地综合治理,对大荔黄河滩区的非法占用耕地进行合法拆除与复垦耕种,从而以有机化、科学化、协调性的方式完善耕地保护治理与空间建设布局。

3 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省大荔黄河滩区的耕地现状表现不佳,对此应通过改变传统耕种方式、优化区域空间规划、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等措施与手段,全面推进耕地保护与治理的科学化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生态化、综合化建设。

猜你喜欢
滩区耕地黄河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河南省黄河滩区迁建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黄河』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