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水果产业现状分析

2021-12-01 14:09许振
园艺与种苗 2021年7期
关键词:蒙城县果树果园

许振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蒙城 233500)

蒙城县是安徽省农业大县,隶属安徽省亳州市,土地面积2 091 km2,耕地面积14.43万h m2,人口142万,年平均气温14.8℃,全年无霜期214 d,年日照2 410 h,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20.4℃,年平均降雨量为732 mm。境内土壤除涡河沿岸部分土壤为潮土外,其余均为砂姜黑土,由于该类土壤黏性较大,通透性较差,制约了蒙城县果树产业的发展,只能选择部分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桃、梨、葡萄等进行栽培。基于此,文中从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拓展产业链条,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水果产业品牌创建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对蒙城县果树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进行了阐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

1 果树产业发展情况

截至2020年,蒙城县水果种植面积2 667万h m2,年总产量4.2万t。水果年总产值2.2亿元,其中葡萄1.1亿元,梨1.0亿元,桃1 000万元。水果产业带动了运输,销售,农资生产等相关产业。

1.1 经营主体

已建成标准果园8个(道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篱笆黄花梨种植专业合作社、亿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鑫乐福家庭农场、乐慧家庭农场、丙雨家庭农场),标准果园面积合计800 h m2。涉及水果栽植的经营主体225个,其中露地栽植3.33 h m2(或设施栽植2 h m2)以上大户115个,6.67 h m2以上71个,13.33 h m2以上43个,33.33 h m2以上果园个数11个,这些经营主体的成立为今后蒙城县水果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三品一标”认证

2018年认证绿食品1个(蒙城县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认证绿色食品2个。2019年申报2020年确认通过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蒙城篱笆黄花梨)。

1.3 产后服务

蒙城县与北京新发地联合,在蒙城设立分公司,年批发水果5万t(本地产品3万t,外调水果2万t),蒙城县煌金家庭农场组织专业服务队伍,为全县及周边县区开展修剪、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2 自然灾害对蒙城县水果生产的影响

蒙城县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境内除涡河沿岸部分土壤为潮土外,其余均为砂姜黑土,该类土壤粘性较大,通透性较差,且多偏碱性,制约了蒙城县果树产业的发展,水果产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容乐观,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2020年春季3次低温对桃树和梨树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桃树开花授粉不正常,产量较往年偏低。6—7月连续降雨造成部分桃树和葡萄光照不足,落果、裂果现象较多,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对水果产量造成一定影响。早熟品种比往年相比价格基本持平,中晚熟桃比往年价格略低。

3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

在果树病虫危害上,梨园主要是梨茎蜂、金龟子、螨类、梨木虱和梨黑斑病,靠近城镇的园区发现少量梨锈病;桃园主要有蚜虫、蚧壳虫、穿孔病、黑星病、缩叶病;葡萄园主要是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由于蒙城县的果园多是新果区,病虫危害不算太严重,发生的这些病虫害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4 果树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4.1 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

2015年,中共蒙城县委《关于2015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果树栽植方面的奖补政策。2016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蒙城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暂行规定的通知》(蒙政办[2016]142号)提出多项奖补政策,整合农业发展项目,加大政策性奖补力度,2019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又重新印发《蒙城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暂行规定的通知》(蒙政办秘[2019]51号)对蒙政办[2016]142号文件作了调整。

4.2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县农业十三五规划,重点在漆园果蔬示范区、双涧休闲农业示范区、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沿岸和S203线、S307线、S305线等三条省道以及宁洛、济祁高速公路两侧针对蒙城县土壤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种植的黄金梨、丰水梨、黄花梨、大樱桃、葡萄、油桃等优质水果优先发展,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水果产业带。

4.3 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蒙城县水果产业主要以鲜食为主,加工能力较弱,产业链不长。仅仅是道源葡萄和乐土镇的丰之爱石榴进行部分深加工,酿造葡萄酒和石榴酒,产业融合度不够。要不断拓展水果产业的功能,在休闲采摘、乡村旅游、农家乐和深加工上做文章,重点打造一批精品果业,形成蒙城特色。把水果生产和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结合起来,扩大水果产业的横向发展。同时可以适当发展果树盆景,结合设施栽培的观赏果树、景观,提升观光果园的档次。

4.4 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技术支撑

结合农技人员能力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重点提升水果产业设施化水平,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土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逐步提升水果生产技术水平。

4.5 加大水果产业品牌创建力度

2017年之前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18年后改称合格农产品)(水果)8个,2018年认证绿色食品1个(蒙城县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2019年认证绿色食品2个,2019年申报2020年确认通过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蒙城篱笆黄花梨)。已建成标准果园8个(道源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篱笆黄花梨种植专业合作社、亿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龙派坊种植专业合作社、鑫乐福家庭农场、乐慧家庭农场、丙雨家庭农场),标准果园面积合计800 h m2。今后要加强对企业指导,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行合格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和管理,打造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

4.6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大农药、化肥、农膜和违禁品使用监管,特别是规范生产过程记录,从源头上控制,全过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规模不够大

蒙城县14.43万h m2耕地,水果种植面积仅2 667 h m2,水果总产、产值都很低,没有影响力较大的品牌。

5.2 果园基础条件薄弱

部分果园水电路、沟渠不配套,防范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5.3 产业链不长,效益低下

水果上市集中,效益不高。栽植过程中缺少合理计划,没有考虑集中上市与分散上市,旺季与延迟销售问题。水果产业的冷藏和水果深加工的很少,不能延迟销售和延伸产业链条,只是跟着市场走,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效益不高。

5.4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

缺少龙头企业,虽然合作社、家庭农场成立数量不少,但是缺乏有效沟通联系机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组织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6 果树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需求

6.1 政策上继续健全政策扶持机制

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激发广大农民种植水果的积极性,为水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6.2 技术上加大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力度

蒙城县从事果树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少,专业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全县水果产业的发展,一些合作社、家庭农场外聘技术员工资待遇偏高,增加了运行成本。建议从省级专业部门聘请专家、教授对蒙城县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工进行专门培训,推广应用安全高效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土肥水一体化管理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结合技术以及农业物联网技术等,逐步提升水果生产技术水平。

6.3 资金上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降低贷款门槛,加大贷款额度,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资金不足问题。

6.4 招商上加大果树政策性奖补和招商引资力度

在蒙城县食品工业园区内,加大果品深加工项目招商力度,引进水果深加工企业,延长水果产业链。

6.5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大农药、化肥、农膜和违禁品使用监管,特别是规范生产过程记录,从源头上控制,全过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蒙城县果树果园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果树夏剪有诀窍
秋天的果园
呼噜猪的大果园
果园
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建议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
2014年蒙城县花生品种展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