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秧歌舞台形式转化的文化自觉与本体创新
——以舞蹈《海阳有个王大娘》等为例

2021-12-01 14:06兰珊
艺术品鉴 2021年20期
关键词:海阳秧歌大娘

兰珊

海阳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它与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并称为山东地区三大秧歌。海阳秧歌以其豪放、活泼的风格特点呈现于广场、舞台上,其表演尽显独特的山东韵味,备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海阳秧歌最初以原汁原味的民间形态出现,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变化,社会也在进步,海阳秧歌的舞蹈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民间向舞台、由业余向专业、由传统至创新,逐步地转化着。

目前,海阳秧歌已从原始单一的民间形态逐步走向舞台形式,在当今各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学与实践中,也都展现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一发展历程离不开民间老艺人的传承,也离不开舞蹈工作者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创新。海阳秧歌这一山东秧歌文化在山东乃至全国不断扩大着其影响力,从理论到实践都在不断前进,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一、海阳秧歌由民间向舞台转化的过程及其必然性

(一)海阳秧歌起源于山东海阳,它是一种古老传统的山东民间舞蹈,是集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相当明确,《赵氏谱书》上有关于海阳秧歌最早的记载,据此,海阳秧歌距今已有587 年的历史。海阳秧歌在民间流传发展并经久不衰,海阳秧歌常逢年节表演,属群众自娱性舞蹈,表演者大多为当地传统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热情活泼,质朴大方,备受观众喜爱。说起来海阳秧歌在民间的流派,它还分为“大架子秧歌”“小架子秧歌”两种流派,在海阳东部和南部地区流传的为“大架子秧歌”,而“小架子秧歌”则广泛流传在海阳西北部地区。在表演形式上也分两种,分别是大场子和小场子,海阳秧歌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戏剧色彩,表演角色也各不相同。

山东海阳秧歌属于一种舞蹈文化,同时,它又代表和反映着山东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是山东民俗文化的一种,也是海阳地区的一大民间特色。海阳秧歌从演出步骤、秧歌队阵容到演出服饰道具都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民间特色,于是,老百姓在日积月累中归纳出来海阳秧歌的六个特点,它们分别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结构严谨,礼仪深重;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即兴扭舞,多样统一;走阵多变,布阵巧妙;鼓乐清纯,快慢适度。海阳秧歌是海阳地区的传统文化,正如在文学作品中词汇构成语句,语句构成段落一样,在舞蹈作品中,也是如此,比如,在舞蹈《翠狐》中编导运用许多丰富的海阳秧歌动作元素,把各种单一动作有次序有组织地串联起来,使舞蹈中小狐仙的形象特征逐渐清晰起来,赋予它鲜明的形态和生动逼真的个性,令观众眼前一亮。演员的或静态或动态的动作是构成舞蹈语言的最小单位,然后,将这些零碎的动作组合起来,由点成线,构成了舞句,其次再由舞句连结成一个舞段……这就是舞蹈语言的构成,正是由这些舞蹈语言而循序渐进地表达、传播着舞蹈文化,使大众更进一步地了解舞蹈作品以及从中感受到舞蹈文化的力量与魅力,正是由于这种舞蹈文化的内在的深厚力量,才不断推动着山东海阳秧歌文化由民间向舞台的自觉转化,海阳秧歌的文化魅力也是在从民间到舞台升华的过程中,不断被我们所发掘,海阳秧歌舞台形式的转化过程,必然与舞蹈文化联系密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二)舞蹈作品《海阳有个王大娘》是一个三人舞,舞蹈中的三人分别是一位年迈的民间老艺人和一男一女,这对男女所饰演的角色是“王大娘”和“锢漏匠”,而“王大娘”“锢漏匠”正是民间传统海阳秧歌里面的人物形象,这部舞蹈作品所讲述的内容是这位民间老艺人毕生对“王大娘”这一角色的痴迷热爱与追寻。整个舞蹈始终贯穿着海阳秧歌的动律特点和风格特征,舞蹈开头并无音乐,而是以连续几句喊着海阳秧歌动律节奏的声音出现,引出下文,此时老艺人从扁担上挑的箱子里,慢慢抽出一只红手绢,这一细节的刻画描绘出了老艺人对海阳秧歌深深的热爱与不舍,也勾起了她对曾经自己所跳的“王大娘”这一角色的怀念和回忆……这些细节无不体现着海阳秧歌在当今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在当代海阳秧歌风格的舞蹈作品中,融入了多元化的创意及手法,不像民间海阳秧歌的演出仅仅是为了热闹,抒发欢愉之情,当代海阳秧歌的舞台形态更多的是加入编导的想法,再配合舞台美术的效果,运用综合性的手段来完整地呈现出一部极具海阳风格的山东民间舞蹈作品。

二、海阳秧歌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本体创新

(1)首先,某一领域内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这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现为这一领域的文化自我反省,文化自我觉悟和文化自我创建。其次,海阳秧歌由民间形态向舞台形式转化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体现,是山东海阳地区人民对其家乡传统民间文化的发扬和传承,这一切都基于海阳秧歌文化的自觉性,海阳秧歌文化的自觉性又是源于人民的喜爱和其文化本身的优越性。在作品《海阳有个王大娘》中,我们看到了各种独特的海阳风格的动作题材,从演员的提、抻、拧等动作中将海阳秧歌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代表着舞蹈舞台形式下,海阳秧歌文化的进步与优越性。最后,海阳秧歌文化是一种非语言性文化,海阳秧歌以它的非语言性特征在诉说着人物故事关系,在走向舞台后,舞台形式为观众深刻感应和体会海阳秧歌文化提供了条件,也有利于观众去了解和意会舞蹈作品的内在深层含义,所以,海阳秧歌由民间向舞台的转化有助于体现海阳秧歌的文化自觉性,这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发扬海阳秧歌文化所必经的过程。

(2)海阳秧歌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创新的过程,海阳秧歌由民间形态走向舞台形式,这体现了海阳秧歌这一舞蹈形态本体的创新,这个“本体”指的就是海阳秧歌本身的舞蹈形态。在民间表演时,海阳秧歌的演出活动大多呈现为较为随意、活泛,手舞足蹈、自娱自乐,同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与热闹、喜庆的气氛相衬。民间海阳大秧歌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演出时在最前面的是执事部分,其次为乐队,接着是舞队,最后为秧歌剧人物或是戏曲杂扮者。舞蹈《海阳有个王大娘》中的“王大娘”就是民间秧歌队中舞队里的一个女子角色,且王大娘常与锢漏匠这一角色结伴出现,以男女双人表演的舞蹈形式出现,表演中王大娘和锢漏匠这对人物也表现的十分生动,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大量海阳秧歌动作元素组合在一起,也变得更加灵动了起来,相较民间形态,海阳秧歌的舞台形式在动作上更具规范性,内容上更具有内在深意,这正是海阳秧歌本体创新的体现。

三、海阳秧歌由民间向舞台形式转化的意义与价值

(一)有利于舞蹈演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了解海阳秧歌舞台形式的这一转化过程,对专业舞蹈演员表演民间人物角色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表演时不会盲目地急于表现舞蹈外在动作,而能够更加清楚舞蹈内在的动律特点,舞蹈本身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游刃有余了。

(二)有利于丰富表演形式

从民间形态的海阳大秧歌逐渐演变到现在越来越多有关海阳秧歌的舞蹈作品,舞蹈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变得丰富起来,出现了以训练为主的海阳秧歌舞蹈组合,有单纯抒情的海阳秧歌舞蹈,有以叙事为目的的海阳秧歌作品,这些舞蹈形式的丰富有助于展现海阳秧歌魅力,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水平。

(三)为舞蹈编创提供了新思路

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的创作与完成始终离不开舞蹈编导的想法和构思,舞蹈编导在创作一部舞蹈作品时,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被生活情景或某种事物所打动进而引发创作动机,然后去实践调查并收集创作素材,再对这些素材进行提炼加工选出合适的题材。这一创作过程,是每位舞蹈编导创作舞蹈作品所必经的过程,从海阳秧歌民间形态向舞台形式的转化中,舞蹈编创者拓宽了思路,也从中获取到一些新思路,得到灵感和启发,创作关于海阳秧歌的舞蹈作品,对海阳秧歌的舞蹈形式和题材进行创新,使海阳秧歌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四)有助于发掘编创素材

海阳秧歌在从民间走向舞台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原始民间素材,为编导进行素材的发掘提供了条件,在海阳秧歌舞蹈作品中,有许多人物形象都可在民间海阳秧歌舞蹈形态中,找到它的原形,进而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编创。

总之,本次主要研究海阳秧歌从民间形态到舞台形式转化的意义,从不同角度入手综合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海阳秧歌由简及繁、由浅到深的变化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将山东海阳秧歌舞台形式转化的文化自觉与本体创新,从各方面逐一做出其内在分析,对海阳秧歌这一舞蹈文化内涵以及舞蹈形态本身的创新进行了论述,本文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海阳秧歌的看法、理解以及对舞蹈美的感受,旨在对海阳秧歌的研究及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海阳秧歌大娘
海阳地雷战
昌黎地秧歌
扭起秧歌,留住记忆
推销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王大娘的遗嘱
雪天里的良心红薯
我们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