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2021-12-01 15:37王仕虹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高级化合理化产业结构

王仕虹

(东营市垦利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东营 257500)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县域经济占比超过50%。在县域经济增长速度上,在2012年~2017年的15年间,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20%,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此期间,我国整体经济增长为9.42%[1]。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国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必要内容。县域经济增长主要有两大发展引擎,首要发展引擎在于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持续投入,只要资本以及劳动人才的要素不断地向农业方面投入,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县域产业结构必然会产生进一步的飞跃。另一个发展引擎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流动。将城市过剩的资源以及劳动等要素分配到县域中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的进步。在当前发展状况下,资本要素投入减缓,人口红利消失,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依赖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要通过农业现代化还能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益[2]

(一)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

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传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其资源的配比劳动要素远远大于资本要素。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农业结构中,劳动力的占比远远大于资本的占比。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调整,更多的资源进入到农业发展环节中来,尤其是资本的进步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技术,在此背景下,农业发展不需要依赖,过多的人力就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而这些过剩的劳力在退出农业市场之后,纷纷转向其他的产业,诸如工业或者服务业等,带来了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就是在县城中,假如有一定的资本进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先进的机器,那么务农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而这部分务农的农民就会开始寻找其他的活计来谋生,有一大部分转而投入了工厂,实现了整个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说是农业现代化倒逼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农民出于自愿或不自愿的目的退出农业生产过程,一单位的资本代替了更多的劳动要素,导致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

(二)农业现代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当更多的资本以及要素流动到农业生产领域,原先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变成了机器密集型[3],那么更多的人工则会解放去从事其他的产业,带来县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这种高级化转而带来的就是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县域生产结构中,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但是农业生产的产出是有限的,那么平均到每一单位的人力上带来的产出就非常的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造成了一定资源的浪费。而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意味着资源的更有效利用。更多的资本以及要素进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带来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得人工解放出去从事其他产业,带来了更高的社会产值,平均到每一单位人工身上所带来的产出,则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明显得到了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意味着资本要素向农业流动,劳动要素向非农业流动,缩小了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导致整体的产业结构更加趋向于合理。

(三)农业现代化对不同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不同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时,必须要将不同的地区进行分开研究,各自分析其影响效应。在对于农业现代化数据以及地区产业结构数据另行广泛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对于东部县域城市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均是正面的,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赋值与产业结构的赋值,在数据表现上呈现明显的显著性关系,且为正显著性。而对于西部县域城市来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影响却是负面的,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农业现代化的赋值与产业结构的赋值,在数据表现上表现出明显的负显著性关系。东部城市与西部城市的不同,主要原因可能是:东部县域具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技术、信息等,在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时候,这些资源更容易向农业部门流动,而由于经济的发达,劳动力资源也更加容易向非农业产业流动,从而带来这个县域经济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在西部县域,其资金,人才的匮乏是比较明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起来,县域产业结构也无法得到良好的调整。在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是呈现了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外移,进而倒逼农业的现代化。

二、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升级,必须要充分利用县域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由于农业现代化对于不同地区,县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如何利用信誉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不同的县域进行不同的分析。首先,在东部县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其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将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同时在农业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外移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于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教育,实现每一单位人力资源的效率以及产出最大化。在西部县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本地区的优势来发展本地区独有的产业,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促进自身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例如,对于四川理塘等部分地区来说,可以大力地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服务业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以及县域经济发展道路。

(二)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4]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还必须要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首先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资源之间的互相流动。在东部县域中,可能资金,技术等较为发达,而在西部县域中可能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较为丰富。东西不限于彼此合作,进行资源的互补,可以共同促进东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已经有了很多县域之间合作的案例,例如浙江与新疆两省的县域合作,就带来了良好的县域合作效果,创建了非常形象的县域合作范本。另外,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不同发展经验的相互借鉴与学习。在东部城市,有整个县域通过农业现代化促进了自然资源的更高效利用,那么这种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县域当中去,给其他县域的人同样带来福祉。但是在县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要认识到本县与其他县域存在的不同之处,不能一味地模仿,丧失主体性,要因地制宜地实现县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还必须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这是对于县域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的必然举措[4]。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于农业的现代化升级,更是要包含对于工业部门与服务业的整体的升级改造,要保证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之上有足够的产业升级承接空间。这就要求政府在农业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需要减少对于市场的干预,要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从市场规律入手,让农业自主创新。同时,政府也需要增强看不见手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例如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加对农业创新的激励等,来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县域农业劳动要素向工业服务和部门流动,同时促进资本要素向农业农村部门流动。

三、结束语

伴随着十八大以及十九大的召开,农业现代化更加被人们关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成了当前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做好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叹息农业发展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促进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而在空间视角上,不同地区的县域产业结构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是不同的。基于此结论,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县域资源,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加强县域之间的合作,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支持,从多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县域产业结构的升级。[5]

猜你喜欢
高级化合理化产业结构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机械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编制说明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及效应分析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