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 20:13李建萍
乡村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农产品

李建萍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44100)

1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农产品物流,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即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

农产品特色鲜明,对物流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农产品鲜活易腐,因此要求冷藏运输;其次,农产品产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实现批量生产。

总体来看,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程度较低,且各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起步。因此,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建设物流供应链体系迫在眉睫。

2 电商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支持农村物流发展,加快建设新的供应链体系。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拓宽、硬化村级道路;鼓励年轻一代物流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物流业发展等。但总的来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

2.1 农村物流供应链体系不够完善

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耗资巨大,且配送成本高。许多地方只在县一级设立了配送站点,无论是销出去还是买进来,都只能到达县一级,运输效率极低。部分农村地区甚至没有设立县级站点,农产品快速运输出去的难度极大。一些地区虽然建立了乡一级的仓储站点,以多级仓储服务于当地农产品销售,但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农产品在一级一级的站点间转移,装载周转次数较多,易造成产品损坏,使货损量大大增加[1]。

2.2 农产品营销模式单一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局限于当地批发市场,销售途径较少,覆盖范围较窄,产品运输大多依赖于当地的一些批发商[2]。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一个快速可行的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也只是局限于通过电商网站的运营来促进销售,而且许多乡村并未普及站点。

2.3 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差

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还有一个薄弱环节,即人才缺乏。农村电商运营需要大量电子商务类、网站运营类、网络营销类人才,同时需要大量物流规划人才、基层物流管理人才及从业人员。目前,通过政策引导,虽然相当一部分青年选择回乡发展,但更多的年轻人仍选择留在城市,这导致农村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整体缺乏。

2.4 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基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如质量标准不统一、种植分散等,各地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之没有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及质量检验体系,导致农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3 电商环境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策略

3.1 创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3.1.1 建设分级仓储体系。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逐步加大力度建设基础仓储设施,从村一级到乡一级构建分级仓储;完善乡村道路建设,将泥泞的山路逐步改造成标准、通畅的水泥公路;选择合适地址建立当地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应用标准化的物流作业流程,提高存储拣货效率;加大对冷藏冷冻车等冷链运输工具的投资力度,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延长其销售时间[3]。

3.1.2 建设通畅透明的物流信息平台。信息透明、沟通顺畅,对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着力打造完善的信息平台,实时更新物流信息,确保供货农户、消费者均能及时查询实时的物流信息,这有利于农产品溯源。

3.1.3 构建特色供应链。农产品销售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要想解决此问题,一是以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将散户种植进行集中经营,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有文化的青年一代统一运营,实现农产品种植规模化、产业化,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着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一两个特色品种,在质量过硬的前提下,加大营销力度,打造产品亮点,营造地方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发展。三是以供销合作社为基础,在逐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当地农产品网络营销与配送体系。四是在初级农产品销售模式相对成型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附加产品,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3.2 开发多种营销模式

除了各地电商网站的持续开发运营外,地方政府可以着眼于一些新的营销模式。例如,开发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出产品信息;增开抖音号,促进农产品销售等。

3.3 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加强培训帮扶

地方政府应积极主动发挥其先导作用,一是准确识别当地的优势资源及潜在的优势资源,找到当地的优势农产品,再依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引导。二是针对农村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差的现状,多引入一些优秀的师资及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培训当地农民,让部分人先认识、学习互联网,了解互联网营销的相关知识,再带动其他农户逐步学习;政府多组织学习培训活动,使当地能基本做到自主建设运营电商网站并进行日常维护[4]。同时,应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整体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提高农民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

3.4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针对当地主要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各地方政府应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并将标准固化,使所有农产品遵循此标准进行生产。应建立覆盖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种养加工、检验检测、质量分级、标识包装、物流零售等环节,并将国标、地标、企标有机结合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逐步做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生产情况,做好产品的溯源工作,真正让消费者买得放心[5]。

3.4.1 制定各农产品质量标准文件。由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当地的基本条件,编制各类农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及生产标准,同时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力度,要求所有种植户都按照标准来执行。

3.4.2 对质量控制人员加强培训。为了严控产品的质量检验,必须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有关质量控制的案例、法律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培训。针对不同专业程度的人员,采用多级培训,以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3.4.3 加强产品质量抽检。对于地区内的所有加工企业及种植户,要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各级政府制定抽检方案并严格执行,对于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及种植户进行一定处理,对于表现良好的企业给予奖励。

3.4.4 建立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必须建立起产品的溯源体系,在种植过程中对种植地块、种植户姓名、种子来源、种植各个环节、农药用量、采收方式及时间、加工信息和出入库存储信息、销售信息等进行记录。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能够看到部分溯源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及时追溯。

4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健全、从事人员专业能力差、产品无特色等。对此,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物流设施建设、物流信息完善、网络营销、供应链体系构建等方面逐步解决上述问题,为农产品销售及当地经济发展开辟一条有效途径,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供应链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